吳亥
【摘 要】體育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課程環(huán)節(jié),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幫助學生成長為綜合素質(zhì)的人才。學校幫助學生樹立終生體育意識不僅推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必要教育手段,還是建設(shè)體育強國的必備步驟。本文將從高中的體育教學入手,簡要分析體育教學的特點后進行進一步改進,以期望對體育的教學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guān)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終生體育意識;培養(yǎng)分析
體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其作為高中體育的重要技能型科目,是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目前,體育的重要性逐漸被大眾接受,想要獲得個人的成就,身體素質(zhì)是必要的支撐。但仍有小部分的人收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實踐中對于體育沒有足夠重視,認為體育只是簡單地放松和不必要的玩耍,占有了高中生寶貴的備考時間。在此形勢下,進行高中體育教育顯得尤其必要,樹立終生的學習觀念也是大勢所趨。
一、為什么要求高中生樹立體育意識
時代的發(fā)展提高了對教育的要求,在教育領(lǐng)域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出現(xiàn),體育教育也不斷受到大眾的關(guān)注。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能夠為學生們的學習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沒有健康的身體便無法專注、高投入任何事情。因此進行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刻不容緩,高中生的發(fā)展階段正是成人成才的好時期,在此時期的體育鍛煉,能夠幫助他們應對繁重的學業(yè)。
二、現(xiàn)存高中體育教育的不足之處
(一)教師對終身體育意識的認識不夠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培訓的是技能的培訓,對高中生來講,體育課的內(nèi)容應當是技能更多的讓步給體育意識。也就是說,進行體育課的過程中,應著重培養(yǎng)體育意識,激勵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體育的活動中,獲取體育運動的經(jīng)驗。體育的活動可以豐富多樣,不應局限于一般的跑步、投擲等活動。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由于沒有足夠的體育認識,因此沒有對學生進行豐富的體育活動引導。在這種因素下,教師沒有承擔好相應的引導人員的職責,而是放任同學進行自由的活動,會造成部分同學的肌肉損傷,甚至體育課成為輕松地閑聊課,長此以往,老師在上課中會產(chǎn)生怠惰心理,體育意識得不到加強就逐漸瓦解。
(二)學生沒有認識到體育教育的必要性
學生的發(fā)展階段相對而言較為淺顯,因此對體育知識獲取有限,也就沒有深刻的終身體育的意識。大多數(shù)的高中生進行體育鍛煉時由于課程的設(shè)置,迫于這種外力的作用,學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主動意識,一旦課程的設(shè)置不到位或者其他的外力因素出現(xiàn),學生就難以做到對體育運動的持之以恒。
三、如何進行體育教育的培養(yǎng)改進
(一)重視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意識決定習慣,推動高中生進行體育鍛煉首先要做到的是進行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只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學生們的觀念,才能夠內(nèi)在地激發(fā)出學生們進行體育活動的熱情。為達到這一目標,一是教師可以在生活中進行集體性的活動組織,促使學生們進行組團嘗試,并且進行體育優(yōu)點的講述,通過現(xiàn)實可見的例子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輔助,以達到推動學生進行體育嘗試。而是進行體育氛圍的營造,學校可以進行體育活動的宣傳,適當進行一些趣味的體育比賽,通過多途徑、多方法達到學生對體育氛圍的認同感。
(二)進行體育活動的開展
在高中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意識空前高漲,體育意識因此具有較為廣闊的宣發(fā)空間。體育宣傳可以通過學生渠道進行宣傳,例如黑板報、廣播站、櫥窗展覽和主題班會等,通過進行體育活動周、活動月的主題開展,最大程度聚焦學生的關(guān)注力,形成全校參與體育的熱情渲染。與此同時,還可以進行大型活動的組織,比如體育運動會、體育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競賽等形式,并通過媒體途徑進行傳播,擴大到其他專業(yè)的教師和家長群體,進而充分發(fā)揮體育媒體的影響力,由此達到開闊學生知識、增長體育意識、樹立終生體育鍛煉目標的目的。
(三)進行多形式的體育課的設(shè)置
體育教學不同于紙面的考試學科, 鍛煉的不是大腦思維,而是肌肉骨骼,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因此進行體育教學中,具有十分豐富的可選新項目,從跑步到跳躍,從籃球乒乓球到跳高跳遠,體育項目不斷推陳出新,并且能夠融合益智和趣味性與一體,進行多哦樣的體育項目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還可以將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進行一些變形,融合集體性游戲,例如將接力棒跑步比賽融合乒乓球進行乒乓球接力賽,既可以降低難度,又可以融合更多的趣味和可看性。
(四)引導高中生建立良好的鍛煉習慣
為培育終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學校和教師可以進行日常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有些學生會因為自身沒有堅強的意志力而難以堅持體育鍛煉,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和教師扮演的角色就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通過設(shè)定固定的鍛煉時間,推動學生們進行必備的鍛煉,可以形成體育鍛煉的慣性思維。典型的是進行體育的跑步鍛煉,不僅所需條件少,而且能帶動全校學生一起參與,成就積極地體育運動氛圍。只有在當前的階段進行固定的體育鍛煉,培養(yǎng)了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才有可能伴隨學生走向社會,終生堅持。
總結(jié)
總的來說,終生體育意識僅僅是需要體育教師的努力遠遠不夠,社會各界應對終生體育意識進行高度重視,高中生會成長為社會的各階層,進行高中生的終生體育意識建設(shè),也是進行全民性體育意識建設(shè)的必備途徑。在體育意識、體育習慣、體育方法等教學的不斷推進后,終生體育意識必將成為學生們終生參與、終生堅持的基本意識。
【參考文獻】
[1]金勝.全民健身理念下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健身意識培養(yǎng)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8(08):63-64
[2]林武春.探討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