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在小學班級當中,單親孩子往往是存在的,并且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單親孩子的人數(shù)也在逐年的遞增。對于單親孩子這一群體來說,與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較,其更加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如戒備心較重、逆反心理較強、存在早熟的現(xiàn)象等,需要班主任和教師更多的關注?;诖?,本文力求借助家校共育這一策略的實施,來保障單親孩子的健康成長,使其的成長環(huán)境得到真正的完善和優(yōu)化。
【關鍵詞】家校共育;單親孩子;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59-01
前言
與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較,單親孩子這一群體往往具有著較強的特殊性,其由于缺少家庭的關懷與溫暖,容易出現(xiàn)感情淡薄、不愿意說實話等情況,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內(nèi)向、孤僻的性格,對其本身的成長和發(fā)展產(chǎn)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針對于這一情況,學校也應大力的實行好家園共育,使得孩子真切的感受到來自于學校和家庭的雙重溫暖,使其形成開朗、樂觀的性格,為其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一、基于家校共育,全面了解學生
在進行家校共育之前,首先學校要做到的就是,全方位的掌握單親孩子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和心理情況,對其的家庭情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對癥下藥,為家校共育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作為一名教育者,在面對單親孩子的過程中,首先就應該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想要的是什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家校共育,幫助單親孩子解決諸多的心理問題等,為其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多的保障。
例如,部分教育者在了解單親孩子情況的過程中,常常會選用一些片面的方式,比如找尋其他學生了解、查詢學生的資料等,這樣的方式缺乏全面性、真實性,往往是道聽途說,并不具備可取性。而正確的做法則是家訪,應真正的進入到學生的家庭中,切實的了解孩子的真正情況,并可以以單獨談話的方式來及時的掌握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對于孩子本身的隱私也不應去宣揚,而是要予以保護和尊重,真正的開展好這一環(huán)節(jié),為后續(xù)家校共育的開展提供良好基礎。
二、基于家校共育,構建聯(lián)系平臺
首先,建立網(wǎng)絡平臺。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家校共育的開展也提供了較大的便利,這一方式具有著非常大的便捷性,是值得倡導的[1]。因此,學校就可以在家校間構建一些QQ群、微信群、運用“家校路路通”、手機短信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方便不分時間和地點的進行家校間的溝通,對一些錯誤的發(fā)生進行預先防范等,真正的展現(xiàn)出家校共育的優(yōu)勢,使得家校共育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
其次,建立文字檔案。對于小學生來說,家庭和學校是其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為了便于對單親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心理進行分析,學校也應針對單親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建立專門的檔案,并構建一個系統(tǒng)且長期的系統(tǒng),同時,也可以以文字的方式來記載一些家校共育中的案例、方法、錯誤及糾正等,為家校共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參考,使得教育效果達到最佳。
三、基于家校共育,實行家長教育
單親孩子由于家庭的缺失,其的教育必然也是缺失的,家庭的離異會給孩子這一方的監(jiān)護人造成各個方面的壓力,使其的行為、性格、情緒受到影響,使其并沒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放置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這樣的影響勢必也會對孩子有所波及。因此,在實行家校共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對家長進行相應的教育,以此來形成合力,使得教育效果達到預期[2]。
例如,學校應幫助家長們調(diào)整好情緒、思想認知等,不要將一些仇恨、矛盾灌輸給孩子,以免帶給孩子孤獨、恐懼的心理,這樣的行為是要及時制止的;另外,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應對自身的言行進行規(guī)范,應親身引導孩子形成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思想等,使其成為陽光、善良的孩子,使其走出父母離異的陰霾。
四、基于家校合作,注重心理教育
父母間的離異,對孩子的物質(zhì)傷害是比較好解決的,如何才能真正的解決給孩子心靈上的傷害,這是一個非常難解決的問題,是幾句話難以安慰的[3]。因此,針對于這一方面,學校也應實施好家校共育,對心理教育加以注重等,使得學生真正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和發(fā)展。
例如,學校除了自己要實施好心理教育課程、開設心理健康室之外,也應為家長們傳授相應的心理教育方法,聘請一些專家為家長們開展講座等,使得家校雙方真正的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干預和訓練,使得學生真正的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心態(tài),將家校合作的價值最大化的展現(xiàn)出來。
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于單親孩子這一群體來說,其不會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消失,學校對其進行有效的轉(zhuǎn)化和引導是義不容辭的。因此,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學校一定要承擔起在此方面的責任,巧妙的借助家校共育的實施,來帶給單親孩子更多的溫暖和關愛,使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得到優(yōu)化,使其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將家校共育的價值和意義真正的展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張玉石.基于德育“心理念”的班主任工作新角色[J].江蘇教育,2018(87):11-13.
[2]侯曉蕾,徐文娟.家校共育孩子的美好童年[J].教育視界,2018(21):74-76.
[3]彭瑞清.家校共育 用心成就孩子的未來[J].甘肅教育,2018(2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