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敏芳
【摘 要】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小學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無論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還是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合理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參與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學生參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051-01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實施和推進,使得各個學校對于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在小學教學體系中,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學生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功利化比較嚴重。
眾所周知,教育具有一定系統(tǒng)性,其不僅包含了宏觀方面,還包含了許多的微觀方面?,F(xiàn)階段,由于經(jīng)濟的飛速增長,使得小學教育也逐漸成為了經(jīng)濟內(nèi)在驅(qū)動力,而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育就會在社會氛圍的影響下,變得越來越功利化,學生的休息、感悟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厭學感,這不僅嚴重制約了小學語文教育的良好發(fā)展,也對學生的成長造成了很大影響。
2.教育形式單一化和固有化。
在小學教育中,加大對古典文學的關(guān)注度雖然是好事,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文學觀念,然而只注重表面,沒有更深層次了解文學的實質(zhì)的情況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語文教育的科學化以及合理化。并且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對語文進行清晰的了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語文產(chǎn)生一種畏懼感,不能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讓學生走入了學習的誤區(qū),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語文水平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還大大影響了小學語文教育科學化構(gòu)建[1]。
二、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小學語文教學的對策分析
1.強化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
一個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講了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想了些什么。為此,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激發(fā)學生勤于想、善于想,保證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興趣能夠被全面激發(fā)出來,提升學生的主動性,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促進教學質(zhì)量以及效果的提高。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某一位學生受到了教師的斥責,那么學生就會對某一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相反,如果某位學生受到有關(guān)教師的贊賞和表揚,那么學生也會對這一學科的重視程度比較高。在具體教學階段,教師應該注意全面關(guān)心和愛護學生,多給學生表揚和鼓勵,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好感而不感到畏懼。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揚民主,讓學生敢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并且,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與學生達成共識,強化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可以在融洽的氛圍中,慢慢養(yǎng)成主動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很大熱情[2]。
2.合理應用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多樣化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手段。要充分運用各種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如實物、演示、投影、游戲、朗讀、故事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是非常側(cè)重的,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并且,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點撥、歸納等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fā),從而更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引導學生學習期間,教師應明確學生學習目的與任務。這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就會圍繞著學習任務和目的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對語文知識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比如: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明確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和任務,引導學生對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想與現(xiàn)實進行對比分析。同時還可以采用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小組探討等多種自主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提升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3]。
3.構(gòu)建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身的有效引導,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綜合水平。所以,為了可以更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和效果,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利用合作學習,為學生構(gòu)建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中,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在講解《郵票齒孔的故事》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向?qū)W生們展示兩張不同的郵票,并引導學生觀察總結(jié),發(fā)現(xiàn)兩張郵票的不同,從而引起學生的思考,然后再帶領(lǐng)學生走進課文,尋找答案。當學生找到答案以后,教師可以讓小組代表進行回答,當學生回答結(jié)束之后,教師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可以具備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意識。
4.制定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
為了可以更好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合理的應用教學方法,并且,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能力以及知識結(jié)構(gòu)等,將教學內(nèi)容與合作學習內(nèi)容有效的銜接在一起,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綜合提升學生的水平和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兩小兒辯日》一文時,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學習,針對語文水平比較低且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安排朗讀文章的任務,小組之間的學生可以相互朗讀,相互糾錯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而對于能力較高且語文素養(yǎng)較好的學生,教師不僅要求學生熟讀文章,還要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及時改正和健全,讓學生可以不斷的提升語文學習興趣,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結(jié)束語
為了可以有效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xiàn),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主動轉(zhuǎn)變觀念,積極迎合時代的發(fā)展,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和分析,明確學生的實際需求,合理的制定教學對策,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學生水平以及能力提升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其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策略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8,9(04):48-49.
[2]秦松.談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