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平
在高中教育教學中,學生面臨的壓力非常大,不僅要在數(shù)學、物理以及化學和一些文綜類科目上著重下功夫,還需要不斷地加強對英語的訓練。很多教師發(fā)現(xiàn),雖然很多學生都進行了刻苦的學習,但是學習成績卻沒有得到顯著的提高。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手段。與此同時,很多英語教師也可以感受到,一些學生雖然沒有刻意地下苦功夫去學習,但是英語成績?nèi)匀槐容^靠前,主要是因為這些學生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早在上世紀起,就已經(jīng)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意識到學習手段對學生成績的影響。與此同時,國內(nèi)外很多專家也開始對最有效的學習手段進行研究。很多教育學者認為,學習策略實際上就是學生為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而制定的有效的學習計劃。但是其實學習策略并不只是管理策略,其中還包括形式演練以及功能演練兩種手段。管理策略主要是指,在學習之前,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而母語策略則是指學生在學習中一般都會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有計劃的安排,但是此種安排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能通過學生的不斷實踐,逐漸找出一條捷徑。
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一些心理上的變化以及情緒上的變化就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感受。根據(jù)相關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了解到,很多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一般都會感到快樂,但是一些英語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則感到非常困難,不僅沒有愉悅的感受,甚至還可能懷有厭惡的心理。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只有一小部分難以忍受學習英語的過程,而成績較差的英語學生占有的數(shù)量則非常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學習者的成績與其自身的學習情感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不愉悅的心情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學生情緒上的照顧,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和良好的氛圍,如此一來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此同時,無論是英語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的學生都認為學習英語知識是為了應付考試,這就表明有一部分學生的情感控制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只是單純地從成績的角度出發(fā),實際上此種做法比較片面。教師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感受,才能更好地對學生的情感進行調(diào)控,并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習英語的目的也與學生的考試成績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大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并沒有太大的用處,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而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則認為學習英語不只是因為考試,還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學習動機一般分為表層動機以及深層動機,其中表層動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發(fā)展,而深層動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則是學習者學習的興趣以及堅持的毅力。所以,從考試成績來看,英語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主要為表層動機,通過考試而學習英語,在學習當中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而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則是具有深層動機,他們在學習過程當中能夠進行更加愉快的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也處于主動地位,能夠有效地結(jié)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手段。此外,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學習的毅力也比較頑強,能夠使用適當?shù)膶W習手段進行相關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才能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深層動機,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地增強學生對英語認知策略以及認知策略的使用能力,就必須有效地增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一般來說,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會根據(jù)聽、說、讀、寫的學習特點分別進行相應的訓練。但是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在此方面下的功夫卻比較少,只是盲目地聽從教師的直接安排,并沒有自己的主見。所以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保證完成教學任務,還應該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策略和管理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一般來說,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認為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就會獲得更好的成績占大多數(shù),而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認為通過努力就可以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只占一半左右。英語成績好的學生認為考試成績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努力,而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經(jīng)常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學生運用學習策略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此外,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感受,學習目的以及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都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強對學生學習感受以及學習目的的重視,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用合理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