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寫話的重要形式之一。但目前看圖寫話教學存在三大問題:缺乏說寫欲望;觀察靜態(tài)化;表達不到位。為了改變現(xiàn)狀,教學中應聯(lián)系學生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快樂地走進圖畫,細致地觀察圖畫。從詞到詞組到句子,層層推進,快樂表達。同時,提供學習支架,引導學生有序、連貫表達。
關鍵詞:看圖寫話;觀察;連貫;有序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寫話訓練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將一幅簡單的圖描寫得完整、具體、活靈活現(xiàn)、繪聲繪色,看圖寫話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然而,目前二年級看圖寫話教學中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缺乏寫話的內(nèi)在動機。不少學生是“奉命寫話”,有草草了事甚至只言片語應付的現(xiàn)象。二是觀察靜態(tài)化。因為圖是靜止的,低年級學生還不能做到化靜為動,其作品就缺乏動感。三是表達不到位。表達沒有一定的順序,句子與句子之間缺乏連貫性。
因此,筆者嘗試采用“快樂地走進圖畫,動感地觀察圖畫,有序地寫出畫面”的教學策略,從思維能力訓練到表達能力訓練,層層推進,讓看圖寫話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本文以人教版二上語文園地四的看圖寫話《看猴子》為例進行說明。
一、 快樂地走進圖畫
要讓學生在看圖寫話教學一開始就有傾吐的欲望和需求,則需要建立圖畫與學生已有生活體驗的聯(lián)系;要讓學生寫完后有分享的欲望,則需要建立“以用為目的”的“曬話”平臺。看圖寫話《看猴子》是二上語文園地四的“日積月累”中的一個欄目。畫面呈現(xiàn)的是老師帶著學生觀賞猴山,猴山上的小猴形態(tài)各異,機靈可愛。二年級學生一般都有過游動物園,看猴子的經(jīng)歷,教學一開始,就引導轉(zhuǎn)換說寫視角,從第三人稱轉(zhuǎn)換為第一人稱,幫助學生建立圖畫與生活的聯(lián)系,寫完后,引導學生利用微信、板報等各類平臺曬曬自己看猴子的經(jīng)歷。
教學一開始,學生就已經(jīng)走進圖畫。寫的是自己游動物園,看猴山的經(jīng)歷。因此,寫完后,讓學生將自己的寫話作品張貼在教室的板報上,曬曬自己秋游看猴子的經(jīng)歷。學生每人手中有一顆星,把星貼在自己猴子寫得最可愛的作品上,因為有了廣大的讀者,學生寫話時必定盡全力而為,不敢有半點敷衍。
二、 動感地觀察畫面
引導學生寫觀察到的事物,就是要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雙手等器官全方位地來觀察和感受事物。學生有了這種豐富的生活感受和體驗,寫話才容易生動?!犊春镒印芬粓D中,小猴子的動作十分逗人。因此,在引導學生觀察猴子時,應抓住動詞,從詞到詞組到句子,層層推進。
(一) 第一層次:找動詞
寫話是由詞到句,由句到句群,就像建筑工人蓋房子。詞語就是一塊塊合格的“磚”?!犊春镒印芬徽n教學時,只要抓住猴子的動作,學生就能清晰地寫出圖畫的主要內(nèi)容了。
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說被哪只小猴子吸引了,它在干什么。學生由于詞語積累貧乏,可能會說:一只小猴子抓著頭皮;一只小猴把尾巴掛在樹枝上;一只小猴子把香蕉皮放在頭。面對學生這樣的表述,老師除了肯定性評價,還要引導學生是否還有更合適的詞,積累“撓”“倒掛”“頂著”等動詞,幫助學生從局部到整體有序觀察,從說寫一句話到說寫一段話作好準備。如圖:
(二) 第二層次:長大的詞語
在動詞前加形容詞,所寫事物就更清楚、更有趣了。以“吃桃子”為例,用“詞語長大”的魔術激發(fā)學生說寫興趣,重點引導“()地吃”
首先觀看猴子吃東西的視頻,喚醒學生生活和閱讀體驗。學生可能會用上《酸的和甜的》一課中的“大口大口地吃”,也可能會說“三口兩口地說”。
其次,引導學生做做圖中小猴子“看”“爬”“躲”“抱”的動作,再書面完成“長大的詞語”練習。借助于手、嘴等各種器官全方位地觀察,寫話就更鮮活、生動了。
三、 有序地寫出畫面
寫幾句話是二年級寫話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幾句通順、連貫的話,認識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關系。為此,可以制定《看猴子》一課教學重點:通過編號、使用恰當?shù)木涫?,按一定順序描述其中的三只小猴子,寫一段通順、連貫的話。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需要為學生提供兩個學習支架:為猴子編號;借助恰當?shù)木涫健?/p>
(一) 支架一:為猴子編號
教材插圖的猴子有十多只。引導學生在自選三只最喜歡的猴子,并按順序為猴子編號?!斑x出三只猴子”指向選材,“為猴子編號”則指向組材和構(gòu)思。學生編號無論是從山前到山后,無論是從山頂?shù)缴侥_,都值得肯定。
(二) 支架二:提供句式
用幾句話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通順、寫連貫,是二年級寫話教學的重點。所以在寫話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認識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關系,初步學習按時間、方位等順序來寫,并嘗試使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等句式把話寫通順、寫連貫。
綜上所述,看圖寫話是低段寫話訓練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學中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體驗,走進圖畫,激活表達欲望。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圖片,從詞到詞組到句子,層層推進。同時,提供學習支架,引導學生有序、連貫地表達。
參考文獻:
[1]薛法根.文本分類教學·實用性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吳忠豪.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指要——寫話·習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葉玲,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qū)姜家山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