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航
【摘 要】二人轉的敘事有當代敘事學的特征。本文試圖以敘事理論為參照,對民間二人轉這一藝術在敘事層面所呈現(xiàn)的圖景作一簡單描繪。
【關鍵詞】東北;二人轉;敘事;藝術;描述
中圖分類號:J82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033-01
總的來看,二人轉敘事講究互文本性、辨貼性、開放性、游戲性,這與當代敘事原理十分契合,因而,說它具有當代敘事學特征的理由便基于此。本文試圖以敘事理論為參照,對民間二人轉這一藝術在敘事層面所呈現(xiàn)的圖景作一簡單描繪。
一、文本本體
民間二人轉的段子大多來自于藝人在演出中的口傳心授,因而,它不是一個作者創(chuàng)作的結果,而是諸多藝人反復搬演后固定下來的。迄今為止,流傳在民間的二人轉曲目都不標明作者,只標出了曲牌及演員的名字。
在《祝英臺哭墳》中男演員忽而扮梁山伯,忽而出戲釋說劇情,兩者相互滲透,在相互交織中呈現(xiàn)應有的互惠性、互相參照性?!段鲙洝愤@折曲目,我曾看過多次,每一次都各不相同,顯然,每次演出都因演員與演出場地的不同而融入了不同的內容,在相互參照中增添了自己的特色。如《月牙五更》一共十段唱詞,每更兩段。一更唱貂嬋女下樓燒香拜月惱恨董卓老賊,二更唱劉金定思念南唐報號的高瓊,三更唱韓湘子三度林英,四更唱姜須三下寒江關請樊梨花發(fā)兵解鎖陽關之圍,五更唱洪月娥為羅章她把家鄉(xiāng)忘。與此表現(xiàn)手法大同小異的還有《繡紗燈》《繡花燈》《畫紗燈》《繡云肩》《打水歌》《采茶》《河南調》等。涉及到的人物甚多,如伍子胥、劉備、關羽、張飛、趙云、貂嬋、呂布、董卓、紂王、隋煬帝、姜太公、徐茂公、苗光義、劉伯溫、秦瓊、敬德、羅成、劉金定、高君寶、薛禮、薛丁山、樊梨花、姜須、趙匡胤、楊六郎、穆桂英、楊宗保、李逵、武松、薛平貴、王三姐、張生、鶯鶯、紅娘、劉高、李三娘、咬臍郎、趙五娘等等。
二、拼貼性
后現(xiàn)代藝術的特征之一便是拆解傳統(tǒng)模式,這種拆解包括內容與形式的雙重拆解。如無厘頭電影《大話西游》,它將古典小說《西游》揉碎與拆解后,注入一種現(xiàn)代理念與精神,形成當代意識與傳統(tǒng)演繹的融合。很多當代藝術也都帶有這種特征,如影片《誰說我不在乎》中動畫形式的插入等。二人轉的拼貼性既表現(xiàn)為對其它藝術樣式的融入,如《祝英臺上墳》中采用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十八相送”的大段唱腔等。又如《茉莉花》頭段唱的是:想掐一朵茉莉花戴怕看花人罵。從第二段起轉為:張生去會鶯鶯,鶯鶯關上房門,張生哀告紅娘,開門卻不見張生?!懂嬌让妗贰峨p十比》《繡耳包》等的表現(xiàn)手法皆大致如此。
三、開放性
在內容上,二人轉具有十分明顯的開放性。即它的可隨意填充性。對故事的闡釋,也往往不一而足,同一段子,由于不同演員的不同演繹及不同釋說,也往往呈現(xiàn)出不同特征。如《梁山伯五更》也是十段唱詞,每更兩段,但它從頭到尾都是用梁山伯自思自嘆的口氣敘述了:草橋結拜,寒窗共讀,十八里相送,思念九紅(祝英臺)等一系列細節(jié)。而《張生游寺》則將此一情節(jié)分解為:張生游寺遇鶯鶯,調情,鶯鶯留汗巾,紅娘向張生索取汗巾,張生隨紅娘去見鶯鶯送還汗巾,二人情意動等。《祝九紅五更》《吉腔》《銀秀英五更》《孟姜女哭長城四季歌》等的表現(xiàn)手法,也與《梁山伯五更》《張生游寺》大同小異。
它呈現(xiàn)出異常突出的開放性。如《劉三姐拜壽》故事前有很長的“帽兒”,故事中又有很多題外話,可隨時插入,并與觀眾交流,隨時增刪內容。呈現(xiàn)出大開放結構特征。
(一)敘事角度:多元化
二人轉的特點是男女演員都參與敘事,且在敘事時既有全知視角又有限定視角,形成客觀視角與主觀視角、外視角與內視角并置的現(xiàn)象。如用[打牙牌調]演唱的《送情郎》主要是表述她對情郎的關懷和殷殷囑咐。用[孟姜女調]演唱的《送情郎》則著重表現(xiàn)她與情郎難舍難分,先唱的是送到大門東遇雨能留下情郎哥哥多呆幾分鐘,之后依次送到大門南、西、北、大橋頭,纏纏綿綿,無限深情?!杜吻槔伞穭t唱的是她從正月便開始盼望情郎回來,歷經二月、三月、四月……一直到臘月,還多了個十三月,從多元化的敘事角度細膩、真摯地描述了她殷切企盼情郎歸來的心跡。
(二)符碼:符號域——意義域。
二人轉有兩個符號性標志:一把折扇,一塊手絹。依符號學理論,符號具有象征性與指代性,它表明的是一種聯(lián)系,其連接點就是兩者的本質相似點。在許多藝術樣式中,包括虛擬性很強的戲曲中,符號都有明確的指定義、比喻義、象征義,即有固定的意義域,它是表現(xiàn)性與象征性的結合。但二人轉中的符號與它們的專用與恒定性有很大區(qū)別。它更具有多重意旨性及多種指代性。具有完全的虛擬性。如《梁山伯哭墳》中手絹的一件多用功能被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索緒爾“能指與參照物的關系是任意性的,能指與所指的關系也是任意的和約定的?!边@一符號理論對二人轉的符號現(xiàn)象很適用。
正由于二人轉藝術的敘事藝術描述具有多重性特征,因而,帶給人的是粗樸之美和充分的想象空間。
參考文獻:
[1]王紅簫.與會者說些什么——“東北二人轉藝術生存與發(fā)展研討會”紀實[J].戲劇文學,2014(07).
[2]王麗娟.東北二人轉丑角藝術探究[J].四川戲劇,2012(03).
[3]胡小東.“非遺”保護視野中的“東北二人轉現(xiàn)象”述評[J].戲劇文學,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