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丹紅
【摘要】初中生物實驗主要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這兩種方法相輔相成。初中生物實驗可以把生活帶進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當然,掌握基礎知識點和課標要求的重難點,是實驗成功的前提。經過多年生物實驗教學,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熱情都提高了。
【關鍵詞】實驗教學 興趣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80-01
生物新課程改革后,對于初中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也不斷在提高。我認為,初中生物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校要越來越重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在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養(yǎng)成實事求是、認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對于知識點的學習,有些內容是比較枯燥而且抽象的。如果平鋪直敘,完全按照課本講,學生可能會覺得乏味,所以這時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讓抽象物體更直接、更具體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1.生物實驗教學的內容
1.1演示實驗
初中生物實驗主要分兩種: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演示實驗的進行按初中生物教學新大綱要求來完成,老師課前對實驗做足充分準備,課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能夠獲得感性的認知和體驗,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領悟和學習。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比如北師大版七上生物,“驗證綠葉在光合合成淀粉”實驗,“檢驗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實驗,“驗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實驗等。這些實驗過程較復雜,通過演示實驗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清楚感知和體驗,同時,比較節(jié)省時間。若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改成分組實驗。
1.2分組實驗
對于學生的分組實驗,這個過程就相對復雜和不好控制。每個實驗步驟,教師都應該嚴格把關,教師要監(jiān)督好學生對每個實驗的熟練操作程度。如果一個班級對應一個老師,那么就可能沒辦法把握每個學生的情況,所以生物實驗課可以配備相對應的實驗老師配合。包括實驗前器材、材料的準備,實驗過程中學生的安全,實驗后實驗儀器和材料的整理。初中階段,我們要求每個學生掌握的實驗有四個:顯微鏡的使用、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雙子葉種子的結構、觀察單子葉種子的結構。這就按照分組實驗的方式,讓學生更快掌握。
2.生物實驗教學的目的
2.1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初一年,書本安排的第一個實驗是《觀察植物細胞結構》,植物隨處可見,但對于植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細胞,學生可能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但同時又充滿好奇心,所以這時候老師就要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本節(jié)教學還涉及到顯微鏡使用,顯微鏡的實物操作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但是,要想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的結構,所使用的材料要薄而完整,在刀片切的過程中要注意力度及安全。撕薄片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撕的時候要注意只能撕到內表皮。同時,模仿、練習制作臨時裝片是本節(jié)課的又一重點,在制作之前,教師可以在課件上展示洋蔥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并以視頻方式多方面呈現(xiàn)。在學生觀看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總結: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蓋、六染、七吸。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同時,教師要給予恰當?shù)囊龑В膭顚W生大膽進行實驗操作,大膽提出質疑。
2.2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性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剛剛接觸生物的好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有趣的生物現(xiàn)象。特別是在夏天,面包過了保質期可能會長霉菌,引導學生分析霉菌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這一環(huán)境因素。再比如學習了植物生長需要氮、磷、鉀這三種主要元素之后,學生對于教室里栽種的植物出現(xiàn)的病癥就會有一定的方法,對生病的植物進行診斷。每個班級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綠色植物,哪些植物會堅持到最后,這就要求學生們對養(yǎng)植有一定的認識。把生活和課堂融會貫通,讓學生對生物的好奇和興趣轉變成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
3.實驗要求
3.1 實驗前要有明確的實驗目標和重難點
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出對實驗的興趣,往往出于好玩。因此,在實驗教學前,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和重難點。例如,七年級生物剛接觸的顯微鏡,對于使用過程、臨時裝片的制作和動植物細胞的觀察、畫圖,生物實驗大綱都有明確的要求,是練習、達到或者初步學會、掌握,學生在實驗操作前就應該要明確,才能在操作時帶著目的,帶著好奇,帶著興趣,認真對待每節(jié)的生物實驗課。所以,生物實驗課,對老師的備課要求也會相應提高,學生在操作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老師要提前準備好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學生操作中會遇到的難題和疑問,都要提前備好課。
3.2掌握基礎知識為實驗做鋪墊
在實驗前,幫助學生復習與實驗相關的基礎知識是實驗順利進行的關鍵。而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所以復習的基礎知識應該緊抓住本節(jié)課實驗的重點,快速而有效地復習與本實驗有關的知識,直接導入實驗主題。比如學生在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這個實驗時,可以在實驗前幫助學生復習植物細胞的結構組成及功能。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及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壁等,讓學生在實驗前就對所要觀察的對象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才能讓這個實驗順利進行。在做實驗時,學生如果能將課本知識與實驗融會貫通,掌握好初中階段該有的實驗技能,并在實驗過程中大膽猜想與假設,允許錯誤的出現(xiàn),但要分析其錯誤的原因,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從一次實驗的學會到每一次實驗的真正會學。
4.主要成果和特色
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和認真實驗,培養(yǎng)了認真踏實的科學態(tài)度,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自身能力。比如,考查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制作及觀察,在這個實驗中既考查了顯微鏡的使用,又考查了臨時裝片的制作,同時也要求學生掌握了細胞這個結構層次,為以后乃至高中的生物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驗考查我們主要參照了初中畢業(yè)生物實驗考查的方式和標準,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都能在5分鐘內做完實驗,得分在90分以上,完成得比較好;多數(shù)學生完成實驗大概花了7分鐘,得分在80分以上,就是個別小問題沒有處理好,比如顯微鏡觀察后的擺放。通過幾年的生物實驗課教學實踐,以及對初二學生的實驗考查,我體會到生物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的實施與落實,將新課程理念與實驗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知識,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同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起了主導作用,學生的學才是課堂的主體,這就需要更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參與到實驗活動的探究中。
參考文獻:
[1]七、八年級生物(上. 下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