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采訪花絲鑲嵌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程淑美時,這位在業(yè)界被尊稱為“程觀音”的女士,有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干我們這一行,新手與老手的區(qū)別在哪里?手法的精細嫻熟,還是對工具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都不是,說到底,是對呼吸的控制能力。
花絲鑲嵌這種工藝,在影視劇中我們見過不少?;屎蟮镍P冠,嬪妃的金簪,皇帝放在書案上的文房寶車,都是這種精細工藝的結晶。這種古老的黃金工藝的煩難之處,一是備料,二是焊接,三是填絲。每一步,都是對浮躁人心的極致磋磨。光是備料,就需要融金成條,將手指頭粗細的金條一次次地穿過大理石絲板中大小不一的眼孔,利用黃金別具一格的延展性,將金條拉拔為金絲?;ńz原料的素絲,直徑必須達到0.12mm,與一般人的頭發(fā)絲一模一樣。而拉拔出來的滾圓素絲還不能直接用,必須經過“撮絲”環(huán)節(jié)變成“花絲”,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斷絲、歪絲等問題。
應該在全神貫注的緊張感中屏息工作嗎?程淑美淡淡地笑了,要全神貫注,又要保持一點自在曠達的心性。我做學徒的時候,只要一屏住呼吸,手上的金絲就會斷掉。后來師傅翟德壽先生跟我說,拉絲就像武俠電影中大俠們拉出的劍氣,你越是能自由自在地收放氣息,就越是能在分秒間掌控力度。你就會覺得,那金絲是你自己吐出來的一線鋒芒,或者一聲氣若游絲又縈繞不絕的仙音。
程淑美教徒弟的時候,會有意識地在晨課上教他們太極、冥想和瑜伽。因為唯有能控制緊張情緒的人,呼吸才能沉穩(wěn)練達、不疾不徐,手上對金線的控制能力,才會擺脫僵硬與匠氣,變得自由靈動。
【素材點撥】花絲鑲嵌的工藝流程透著細心與靈活。程淑美的厲害之處在于一呼一吸之間,拿捏住了分寸。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要全神貫注,又要保持一點自在曠達的心性。這樣富有彈性的心性十分契合“太極”陰陽相和的境界。做人做事亦是如此,在認真投入的同時,也要盡可能放下得失心,緊張情緒才不會把你的自由表達腐蝕掉。
【適用話題】行業(yè);經驗;細心;打磨心性;放下得失……
(潘光賢摘自2018年8月30日《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