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腫瘤細胞的侵襲及轉移是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的關鍵因素,故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分化等抗結腸癌療法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1]。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環(huán)氧合酶(COX)抑制劑——非甾體抗炎藥(NSAID)可抑制結腸癌等惡性腫瘤的癌前病變,從而降低惡性腫瘤發(fā)生率,在抗惡性腫瘤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2]。COX是機體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前列環(huán)素、血栓烷的限速酶,包括COX-1及COX-2[3]。其中COX-1在人體正常組織中持續(xù)表達,參與維持細胞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生成血管、轉導細胞信號等多項生理反應;COX-2在人體正常組織中低表達,但可經(jīng)炎性反應、細胞因子、癌蛋白等刺激而誘導性表達,與機體炎性反應、腫瘤的發(fā)生及發(fā)展等病理變化密切相關[4]。故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NSAID的抗炎及抗腫瘤作用與抑制COX-2活性有關,而長期服用NSAID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反應,與抑制COX-1活性相關[5]。因此,COX-2抑制劑已成為抗腫瘤研究的熱點。
人COX-2基因為快速反應基因,長約8.3 kb,定位于lq25.2~25.3,其基因結構由5′端0.8 kb的轉錄起始點上游區(qū)、蛋白編碼區(qū)(6 kb)及3′端非編碼區(qū)(3′UTR)組成[6]。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COX-2在食管癌、結腸癌等腫瘤組織中均可異常表達,更有學者指出,COX-2在腫瘤微環(huán)境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且與腫瘤的浸潤、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7]。李志鋒等[8]借助COX-2兔抗人單克隆抗體、免疫組織化學SP染色等方法,對結腸癌患者的腫瘤組織及癌旁正常組織進行分析比較,證實結腸癌組織中COX-2表達陽性率明顯高于正常結腸組織。王哲等[9]對不同結腸癌患者血清COX-2蛋白水平展開分析,發(fā)現(xiàn)復發(fā)轉移的結腸癌患者血清COX-2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初診結腸癌患者,且COX-2蛋白水平與復發(fā)轉移結腸癌患者預后呈顯著負相關。因此,COX-2可在結腸癌腫瘤組織中過度表達,且其表達情況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
COX-1及COX-2具有相似的疏水性通道(酶活性部位),但COX-1中523位為體積較大的異亮氨酸(Ile),COX-2中則為纈氨酸(Val),Val523體積相對較小,可在通道壁上留下縫隙,形成側鏈入口,抑制劑能由此進入,達到阻滯COX-2活性的作用[10]。不僅如此,COX-2中Val434取代COX-1中的Ile434,使Val側鏈能充分擺動,并打開與518位苯丙氨酸形成的分子門(通向COX-2表面相對極性區(qū)),擴大COX-2活性結合區(qū),利于抑制劑與COX-2結合,達到選擇性結合COX-2的作用[11]。
前列腺素E2(PGE2)可調控生長因子活性,并在腫瘤基因促進增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外源性PGE2的使用不僅能激活腫瘤細胞增殖,還能與表皮生長因子(EGF)產生協(xié)同作用,促進腫瘤基因c-myc表達及細胞增殖[12]。此外,PGE2還可刺激促血管生成因子產生,具有促腫瘤組織血管新生的作用[13]。故COX-2抑制劑能通過抑制COX-2活性,減少花生四烯酸生成PGE2,達到阻滯腫瘤細胞增殖的目的。
一項研究報道,將COX-2 cDNA轉染至大鼠腸上皮細胞株,建立持續(xù)表達COX-2的克隆,結果顯示,腸上皮細胞對細胞外基質蛋白的黏附性升高,且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達升高,減少細胞凋亡[14]。COX-2抑制劑能抑制腫瘤組織中COX-2引起的Bcl-2表達升高,發(fā)揮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
腫瘤細胞的生長及移植主要依賴于血管生成,腫瘤細胞可借助新生血管的供氧及營養(yǎng)生長增殖,也能占據(jù)微小的空間向毗鄰的組織侵襲,加速患者病情進展[15]。有學者指出,COX-2的過度表達能刺激血管生成因子大量分泌,導致血管上皮細胞由膠原基底膜轉移至其他部位,并遺留細小的管狀連接在膠原基底膜中,造成腫瘤的轉移[16]。Anadol等[17]發(fā)現(xiàn),結腸癌組織中COX-2高表達可誘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分泌,而VEGF可以刺激COX-2表達,進一步增強血管生成作用。上述研究結果均提示,COX-2抑制劑能降低COX-2的表達,抑制腫瘤組織血管生成,阻止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
李明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COX-2過度表達能提高腫瘤細胞的浸潤能力,下調COX-2后,細胞侵襲能力也隨之降低。近年來有學者提出,COX-2可以通過促進黏附分子CD44表達,使細胞黏附性升高,增強腫瘤細胞的侵襲性[19]。結腸癌腫瘤細胞還可以通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蛋白激酶B通路,使局部PGE2表達顯著升高,增強細胞的遷移能力[20]。COX-2抑制劑可以降低結腸癌腫瘤組織中COX-2表達,使腫瘤細胞遷移、黏附能力降低,以避免腫瘤細胞侵襲周圍正常組織細胞。
COX-2途徑的主要產物PGE2不僅能促進細胞增殖及血管生成,還能抑制人類白細胞抗原(HLA)Ⅰ、Ⅱ表達,并阻滯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T細胞)增殖,減少淋巴因子生成,抑制巨噬細胞活性,使腫瘤細胞逃避機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和攻擊,形成免疫逃逸[21]。COX-2抑制劑能減少COX-2途徑產物,解除PGE2對局部免疫系統(tǒng)的抑制,使機體及時對腫瘤細胞做出免疫應答。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COX-2抑制劑在無COX-2表達的惡性腫瘤組織中也能抑制細胞有絲分裂,但其作用機制尚未闡明[22]。另有學者提出,COX-2抑制劑抗腫瘤的COX-2非依賴性途徑作用機制可能與COX-2抑制劑能刺激NSAID-激活基因-1(NAG-1)表達上調、Bcl-2等轉錄因子下調相關[23]。然而,目前學者們對于COX-2非依賴性途徑作用機制研究的結果不同,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探討。COX-2抑制劑的非依賴性COX-2途徑的抗腫瘤作用,為抗結腸癌提供了新的靶點及新思路。
尼美舒利為第一代COX-2抑制劑,其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帶磺酰胺基的側鏈,其COX-2/COX-1達7.3,具有抗炎、鎮(zhèn)痛等作用[24]。該藥物口服易吸收,常應用于骨關節(jié)炎及耳鼻喉炎性反應治療中,但所致胃腸道的不良反應仍較多,使其難以發(fā)揮COX-2特異性抑制劑的作用[25]。然而,鑒于其COX-2抑制劑特異性不強,尼美舒利較少應用于治療結腸癌等惡性腫瘤。有學者將尼美舒利應用于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放射、化學治療中,發(fā)現(xiàn)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長,且能調節(jié)細胞周期分布,減少對放射、化學治療不敏感的S期細胞數(shù),增加對放射、化學治療敏感的G2/M期細胞數(shù),進而提高對放射、化學治療的敏感度[26]。以上研究提示尼美舒利在惡性腫瘤的放射、化學治療中具有一定作用,但具體用藥方法及效果仍需進一步探討。
美洛昔康也是第一代COX-2抑制劑,其COX-2/COX-1比值在各報道中并不一致,但其抗炎、鎮(zhèn)痛的效果明確,現(xiàn)已被廣泛應用于治療骨關節(jié)炎[27]。既往體外研究發(fā)現(xiàn),美洛昔康可以抑制結腸癌細胞增殖,降低腫瘤細胞的遷移能力,為結腸癌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28]。但由于新一代COX-2抑制劑已被廣泛使用,目前并未將其應用于治療結腸惡性腫瘤。
塞來昔布為第二代COX-2抑制劑,具有高選擇性COX-2抑制作用,該藥于1999年被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用于家族性結腸息肉的治療中,此后作為抗腫瘤輔助藥物被廣泛使用[29]。楊春勇等[30]研究發(fā)現(xiàn),塞來昔布可通過抑制結腸癌SW480細胞的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從而抑制結腸癌細胞增殖,并促進其凋亡,初步證實塞來昔布對結腸癌的治療有利。雖然目前臨床上較少將塞來昔布作為抗結腸癌藥物,但有研究表明,塞來昔布在食管癌放射治療中具有增敏作用,可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改善患者預后[31]。上述研究結果提示,塞來昔布在抗結腸癌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
帕瑞昔布是伐地昔布的前體藥物,為一種新型高選擇性COX-2抑制劑,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圍術期鎮(zhèn)痛治療中[32]。既往體外研究發(fā)現(xiàn),帕瑞昔布能下調Survivin表達,并上調caspase-3表達,從而抑制結腸癌LoVo細胞增殖,且其效應呈濃度依賴性[33]。原艷等[34]研究發(fā)現(xiàn),帕瑞昔布可抑制肺癌A549細胞的黏附作用,且能下調CD44v6蛋白的表達,有利于降低淋巴轉移風險。提示帕瑞昔布可應用于治療結腸癌,其在抑制腫瘤生長、轉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NS-398為一種磺胺類藥劑的衍生物,具有高選擇性COX-2抑制作用,對COX-1的抑制作用較小,用藥安全性較高[35]。有體外研究表明,NS-398在抑制膽管癌、胰腺癌、結腸癌體外細胞增殖中具有較好效果[36]。張旭等[37]就NS-398對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作用效果展開分析,發(fā)現(xiàn)其能通過抑制VEGF表達而降低VEGF對腫瘤血管生成的刺激作用,使腫瘤體積縮小。上述研究結果均表明,NS-398在治療結腸癌等惡性腫瘤中具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
人類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是機體多基因、多步驟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COX-2的過度表達為其中一種途徑[38]。COX-2抑制劑防治結腸癌等惡性腫瘤的分子機制包括依賴COX-2途徑與非依賴COX-2途徑兩方面,能通過多種通路抑制腫瘤的生長及遷移,為惡性腫瘤的化學防治提供新的路徑。雖然COX-2抑制劑存在抑制COX-1表達的作用,易造成患者出現(xiàn)胃腸道不良反應,但隨著安全性及特異性更高的新型COX-2抑制劑不斷研發(fā),抑制COX-2表達以防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療法將更為普遍[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