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萍
摘 要:長久以來小學課堂教學中,重理解輕感悟,重分析輕運用,教師統(tǒng)一要求和指導,影響了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诖?,本文淺談了小學課堂中實施個性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以供借鑒和學習。
關鍵詞:小學課堂;個性化教學;實踐;研究
個性化教學是以充分發(fā)展學生個性為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讓教師嘗試轉變教學理念,尊重和愛護學生,推動每個學生取得成功。但結合實際情況來講,我國小學階段中,廣大教師們在推行個性化教學中或多或少存在問題,而如何才能促進小學課堂中個性化教學的實施已經(jīng)成為了探討和研究的重點。
一、小學課堂中實施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
在我國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中,我國教育教學理念也取得了新的進展,傳統(tǒng)“滿堂灌”、“一刀切”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如今教學工作需求,為了能夠提高當前教育質量,個性化教學備受關注,在教學中日益普及。在小學課堂中推行個性化教學有其重要意義,其一,個性化教學能夠幫助小學生發(fā)展自我個性,每位小學生都有其學習個性,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fā)揮,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有差異,在教育中我們明確小學生這些特性,并結合小學生這些特性針對性、有目的進行教學。其二,個性化教學可以顯著提高我國教育教學水平。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個性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顯然個性化教學的推行已經(jīng)成為重中之重。
二、在小學課堂中實施個性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1.教師指導個性化,巧妙的利用個性化教學語言。
小學教師對小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指導內容是教師結合教學需求、學生學習需求,予以小學生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小學教師的個性化指導可以從如下幾點入手:其一,巧妙的、靈活的利用教學語言,幫助小學生明確思維方向,引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教學語言作為老師進行教學的前提,也是指導小學生了解學習知識的一大載體,其多樣化的教學語言有利于引導小學生判斷和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題目的不同選擇相應的教學語言,并同時注意多種教學語言之間的轉化,幫助小學生熟練掌握教學語言,彰顯小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其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針對性設計糾錯方案,第一時間內幫助小學生掃除思想上存在的障礙。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上存在問題,教師不要著急否定,而是先要聽聽學生的想法,在聽的過程給出疏導的方法,讓小學生學會主動糾正錯誤的學習思維。
2.營造輕松歡快課堂氛圍,鼓勵小學生積極發(fā)表意見。
小學階段的個性化教學要求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和諧的教學氣氛,在這種的氛圍中小學生才能夠積極發(fā)揮自我個性,表達自身內心的想法,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的目的。為了可以營造輕松的、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我們需要從如下幾點上進行:其一,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經(jīng)常交流和溝通,這是打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前提,在這個前提中學生上課中可以更加放松身心,有利于構建歡快的教學氛圍。其二,需要鼓勵小學生在課堂中敢于積極發(fā)表意見,讓小學生主動講出自身的看法,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并不多,通常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課桌上認真聽課,所以教師和學生互動并不多,這也就造成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沉悶,所以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在課堂中需要鼓勵小學生敢于積極發(fā)表看法,教師也需要主動小學生的想法,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好的營造和諧的、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其三,在反饋中,教師需要學會鼓勵學生,在學生表達建議后,教師應及時將建議反饋給學生,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但反饋中必須要以鼓勵為主,鼓勵小學生更好的向前發(fā)展,并且也可以營造更加輕松的、良好的教學氣氛,防止由于教師的消極評價影響了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個性化教學,為小學生提供充分、自主的學習空間。
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需要做好放手,將更多的學習時間留給學生,讓小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主動學習和探索知識,讓不同水平的小學生的智慧都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在個性化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工作,由于教師指導與教學設計的個性化都需要學生學習的個性化來展示,從而提高個性化教學質量。但教師需要認識中,小學生學習個性化的形成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從如下幾點入手:其一,小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形成需要在愉悅的、寬松的環(huán)境中,所以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小學生大膽發(fā)表看法,鼓勵小學生敢于突破常規(guī)約束,尋求學習的新方法。其二,在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有效捕捉信息,發(fā)現(xiàn)小學生創(chuàng)新點。在小學生個體發(fā)言過程中,教師需要仔細聆聽,并抓住小學生表達中新意點,并對其進行肯定。其三,每一位小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習能力、學習方法都有不同,對此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學習態(tài)度針對性培養(yǎng)其個性化學習風格,對于不愿意與同學協(xié)作交流的小學生,教師需要鼓勵其積極進行團隊協(xié)作;對于容易放棄學習的學生,教師需要與其深入交流,了解其學習習慣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導其針對性改正。
三、結束語
個性化教學是從“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中,從學生學習個性入手,在教師引導和幫助中,使小學生學習個性充分發(fā)揮。在素質教育教學推行中,實施個性化教學已經(jīng)成為了教育教學中一項重要內容,廣大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和研究,與時俱進,真正實施好個性化教學,以全面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琦.小學高年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個性化思考與實踐[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8(Z2):149-150.
[2]簡萬竺.小學數(shù)學個性化教學的實踐研究[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