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文作為中國母語的延續(xù),它的教育是國家教育最為關注的,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而且學生接受語文教育也是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傳承。初中是學生接受語文教育的關鍵階段,在他們的學習生涯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對于小學教育來說是一種鞏固和延續(xù),同時也是對奠定高中學習基礎的一個過程,所以,初中的語文教學是極其重要的,初中學校必須注重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課堂上高效的學習。
初中的學生還屬于孩子,他們的學習意識還沒有強化,還保持著愛玩的特點,學校必須結合他們的綜合特性來開展教學,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要不斷的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學習到知識。隨著教育者不斷的改革和實踐,最后提出了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模式就是“讀寫結合”。根據(jù)相關研究,在很久之前的古人就曾用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所有的感官都動用起來,加深記憶,更好地提高學習學習效率。總之,讀與寫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要求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到知識,還要讓學生能夠將知識充分體現(xiàn)在生活中,保證學生能夠學以致用?,F(xiàn)在的初中語文課本上有許多與生活相關的語文知識,這些課本知識對于學生理解起來并不算太難,而且很貼近生活,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地開展教學,雖然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學應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但是教師在開展課程中還是要以教材內容為主,引導學生正確對課本文章進行賞析,了解文章的寫作特色和結構,還可將課文進行延伸,讓學生去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手法,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情感,還可以讓學生從中學到一些寫作技巧。
如果能夠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運用,那么在課文講解中就能把這種模式合理運用進去。課文一般可分為三種形態(tài),第一種形態(tài)就是一種范圍,初中的每篇課文都有自己的范圍,而且相對來說也不是太難,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可給學生布置一些寫作,不用太多,以課文為范圍,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進行寫作;第二種形態(tài)就是例文,學生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教師會給他們找一些材料讓他們進行仿寫,然而,課文本來就很貼近生活,把它當作模仿的例文,可以省去很多麻煩,而且課文都是講過的,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第三種形態(tài)相比前兩種就比較難了,它要求學生根據(jù)這篇課文進行寫作,需要學生大量的查閱資料,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狀態(tài),能讓學生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教材學習其實就是一個動筆寫作的過程,在很多課后作業(yè)中,教師會讓學生去閱讀一些相關書籍,并摘抄一些好詞好句,這無非就是一個積累。除此之外,還會進行一些深層次的訓練,比如每天都要寫一篇日志,要能夠體現(xiàn)出主題和文體,定期進行一些作文訓練,這些都能夠提高寫作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于知識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使得國家對教育事業(yè)高度重視,尤其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初中生寫作本就是一大難點,而且他們還保持著小學的寫作習慣,不僅不利于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還可能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所以,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注重挖掘學生的寫作特色,不斷指出他們的不規(guī)范之處,讓他們形成一個好的寫作習慣,同時,在課本講解時,可適當講解一些寫作結構、技巧,或者可以讓他們對一些簡單文章進行模仿,在起初的仿寫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仿寫的字數(shù)和內容有硬性要求,一段時間后學生會行成一定的寫作習慣。對仿寫的技巧掌握差不多之后,教師可慢慢對他們放低要求,經常進行仿寫,仿寫之后可將自己的作品與原文進行對比,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并且不斷做出反思和改進,讓他們的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得到提高。
教育就是在不斷的改革,不斷的創(chuàng)新中變得更好,在新課改實施后,對我國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又提高了要求。雖然現(xiàn)在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但是學生自身的經驗還不是很豐富,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閱讀能力決定了他們的人格和審美,而且他們還小,很多能力還達不到要求。所以他們需要創(chuàng)新,教師可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書籍,拓展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而且需要不斷鼓勵他們,讓他們在閱讀寫作中可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這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他們的個人特色,同時對于他們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教師除了要督促學生積累更多的閱讀,還可以在教學中滲透一些德育教育讓學生提升自我修養(yǎng),從而在寫作中突出自身的特點,教師在上寫作課時有必要對寫作技巧、要求進行詳細的講解,但還是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不要設置過多的寫作要求,讓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學生必須要不斷地進行寫作才能提高他們的能力。
雖然目前的考試比較偏向于課本知識,但是學生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他們需要通過學習去提高能力,提升自我修養(yǎng),加強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教材內容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課本講解作為主要內容,但是也要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平時可提前查找一些有益書籍,以供學生閱讀,讓他們在閱讀中擴展自己的知識層面,拓寬他們的眼界。除此之外,學生大量的閱讀書籍,可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量,有利于他們的寫作。
根據(jù)多年來的教育發(fā)展,可以看出閱讀和寫作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屬于兩大難點,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學生沒有太大的積極性。然而,隨著教育者對語文教學多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閱讀和寫作之間存在很大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可利用這一特點展開教學,通過閱讀來加強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
總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教師講解將文章理解、閱讀、寫作等都結合起來,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是非常有用的。教師一定要合理運用好“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