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如
提到米開朗琪羅,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雕塑,比如《大衛(wèi)》,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男性的英俊健美。而他其實在建筑上也卓爾不凡,除聲名遠播的圣彼得大教堂外,他設(shè)計的勞倫齊阿納圖書館也精妙絕倫。
“勞倫齊阿納圖書館是人類16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建筑?!彼囆g(shù)史學家威特克沃曾如是稱頌。
勞倫齊阿納圖書館又名美第奇勞倫齊阿納圖書館,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這座圖書館正是在第二位出自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克萊門特七世的授意下修建的。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名門望族,為這個家族所作的許多畫像雕塑及建筑如今都成了展露文藝復興時期燦爛輝煌的珍貴遺產(chǎn)。
作為一座典型的“手法主義”建筑,勞倫齊阿納圖書館的空間設(shè)計“不走尋常路”。以往總將樓梯置于建筑偏僻黑暗的角落里,隱秘又幽深;而進入勞倫齊阿納圖書館狹小的門廳,大理石材質(zhì)的樓梯赫然在目,它堂而皇之地盤踞在廳中央,向上延伸至藏書室,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通往知識的階梯”。樓梯分為左中右三部分,中部的樓梯踏面為曲線型,兩側(cè)的是直線型,曲直交錯顯得層次分明,有一種立體的美。站在頂端向下看,只覺得這階梯瀑布一般傾瀉而下,滔滔向前,要涌出門外似的。當你踏著它走向知識的殿堂,一種神圣感油然而生,每一步都蘊藏了對知識的渴望和敬畏。樓梯四周的墻面上開有多扇窗戶,用壁柱加以分隔,而立柱又與墻面融為一體,明明身處內(nèi)部卻有從外面觀看一座宮殿的奇異體驗。這與其說是空間的錯位,不妨說是空間的奇妙延伸,門廳雖小,卻給人以高曠之感。
除此之外,圖書館里的走廊、窗戶、座椅,甚至地面墻面和天花板都可以看見長方形造型的設(shè)計。而這種設(shè)計不正好和圖書館相契合嗎?畢竟書頁就是長方形的。當你走進圖書館你就已經(jīng)開始閱讀了。勞倫齊阿納圖書館藏書豐富,其中美第奇家族的一萬冊古書尤為珍貴。日色傾城的時候,陽光從四面八方的窗戶流淌進來,照到紅黃相間的地磚和精美的木質(zhì)雕花上,也照到在讀經(jīng)臺或是書桌前看書的人們的臉頰上,整個圖書館流光溢彩,被一種寧靜溫柔的氛圍所淹沒。
國家圖書館向來被看做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志,而勞倫齊阿納圖書館則是公共圖書館的濫觴,對后世的圖書館影響深遠。人們在贊嘆圖書館的設(shè)計獨具匠心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米開朗琪羅在建筑中所體現(xiàn)的對物質(zhì)世界、靈肉關(guān)系、生之掙扎及解脫之道的思考,而這或許才是勞倫齊阿納圖書館經(jīng)久不衰的真正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