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玖芳
摘要:本文在備課研究的基礎上,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結合本班小學生的學習實際,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體現(xiàn)新課程教學理念,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課后教學反思,以及對新課程教學的認識與體會,闡述了如何組織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口算乘法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過程、課后教學反思、體會與認識。
關鍵詞:三年級;學生;口算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143-01
1.概述
《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應突出體現(xiàn)數(shù)學的基礎性和發(fā)展性?!毙抡n程對計算教學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對計算教學的價值觀重新定位,計算教學不再是單純?yōu)榱擞嬎愣嬎?,而是重視了?shù)的概念教學,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作為口算能力來說,它是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計算方面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實際上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我們重視了學生的動手實踐、相互合作,關注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實際計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說在計算教學這一塊花的力氣小了,導致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
2.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建議
2.1加強基苯運算的訓練,提高運算自動化程度。扎實的運算基本功是提高運算能力的基本前提,學生運算基本功不扎實是由于運算的自動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如果基本運算尚不能達到自動化的程度,而是要在做題的過程中才回憶和推導,不僅不利于運算速度的提升,也很容易造成運算錯誤。基本運算必須要達到不假思索立刻算出的熟練程度才能保證復雜運算的正確率。在教學中,應對學生的基本運算多加訓練以達到自動化。
2.2重視對運算法則和原理的解說。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運算法則和原理,而是單純依靠機械記憶和模仿計算過程,那么很難真正領會運算本質。如此一來學習過程枯燥,記憶量過大,且理解片面而難以靈活運用,一旦公式法則或是運算程序出現(xiàn)記憶錯誤,必然導致運算出錯。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對運算法則和原理的解說,讓學生明白這些運算法則是怎么得到的、意味著什么、在哪些條件下才能使用,這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掌握并自如使用。
2.3加強運算記憶的訓練。在復雜運算的過程中,記憶很大程度上也參與其中。這涉及長期記憶,即把學過的運算知識提取出來使用;也涉及短時記憶,即儲存并提取已做過的運算步驟和中間結果。學生的長期記憶缺陷容易使運算知識、定理、法則記憶不牢,而導致計算方法和策略的錯誤,而短期記憶的不足也頻頻導致計算步驟之間的互相干擾,造成步驟的重復、遺漏和錯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運算記憶的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大腦,促使其長期記憶和短時記憶都有所增強。
2.4提高“聽覺一動作”統(tǒng)和能力。在測試中發(fā)現(xiàn),用口算形式呈現(xiàn)的運算,學生無論是反應速度還是正確率都要低于心算。在訪談中大多數(shù)學生也表示因為無法看見題目所以做起來稍顯困難。這是由于學生無法很好地協(xié)調聽覺與思維的關系。視覺信息的傳達具有直觀性,而完整地接收聽覺信息則需要集中更高的注意力,且在信息轉化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xiàn)更多的障礙。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加強聽覺訓練,使學生將聽覺信息也能良好地轉化,以提升口算能力。
3.教學反思、認識與體會
3.1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組織有序,課容量大,活動到位,反應面廣,訓練到位,學生掌握了口算乘法的方法和技能,完成了教與學的任務,實現(xiàn)了課時教學目標,達到了教學目的要求。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還有個別學生在口算乘法時反應遲鈍、口算乘法速度慢,說明這部分學生還沒有真正掌握口算乘法的方法和技能,課后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個別輔導,強化訓練,究其原因,課上課下多加關注,迎頭趕上學習,達到學習目標。
3.2課程標準走進教師,進入課堂。我們怎樣教數(shù)學,《國家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數(shù)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shù)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zhàn),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教務處組織數(shù)學教師參加新課程標準、新教材教法培訓學習,并參加教務處課題研究性學習培訓。在各年級組織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全體數(shù)學教師集中二次分學段培訓,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了更深的了解,這一年各年級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3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本學期我們每位數(shù)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數(shù)學學習和諧環(huán)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fā)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shù)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組織了同組共研一課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
常思考,常研究,??偨Y,以教研促教學,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進一步轉變教學方式,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努力實現(xiàn)向課堂教學要高質量要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