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勝
摘要:初中階段是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識的關鍵期,所以在這一階段必須開展相關內容的有效教學?;诖?,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分析,闡述課本教學的需求,并論述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在初中階段,德育主要依靠道德與法治課程而開展。作為促進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主要方式,這一課程對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形成正確三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相關教師必須緊抓道德與法治課本內容,并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效連接,實現生活化教學。
一、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基于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現狀我們發(fā)現,在實踐中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更加偏向知識層面,反而對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有所忽視;同時,空洞的政治說教式教學法普遍存在,這就導致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教學開展方式毫無吸引力,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其思想和行為中的自我意識極高,所以在學習活動中其學習興趣會不由自主地向與自身相關的內容轉移。而開展生活化教學,就是將道德與法治課程與生活實際相連接,以生活中的內容擴充課本材料,讓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以學生熟悉的內容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既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又能夠依托熟悉實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加快速且深入地理解課本內容,在提升其學科素養(yǎng)的同時,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必須明確當前教學環(huán)節(jié)存在生活化教學內容欠缺、教學手段科學性不強且缺乏客觀全面評價機制等問題。而后,教師應該在實踐工作當中,基于當前教學環(huán)節(jié)暴露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真正地實現以生活化教學策略,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的目標。
1.教學目標與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
在初中教師開展教學時,其教學目標應該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三大類,基于素質教育要求和新課改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這三大目標的設定和達成缺一不可。而教學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也將深刻地影響教學開展的模式和成效,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策略實施的過程中,相關教師務必要實現課程教學目標與學生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1]。
基于此,相關教師應該基于學生的思想、年齡特征以及其認知規(guī)則和知識基礎來科學地設定生活目標,并始終保持教學目標與學生生活實際具備協(xié)調性。換言之,教學目標的設定既不能違背課程要求也不能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那么,在教學目標的設計環(huán)節(jié),相關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明晰初中生各階段的成長特點和心理特征。比如,在開展《認識自己》一課時,教師可將知識目標設定為讓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將能力目標設定為讓學生明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掌握多種認識自己的方法;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設定為提高自我認知程度,樹立正確三觀。
2.推進教學方法生活化
在設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還應該著力推進教學方法和模式的生活化。為了實現有效教學,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依據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教學內容,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并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實現高質量地學習。
比如,在開展《延續(xù)文化血脈》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開展教學:李老師十分喜歡閱讀《三國演義》《紅樓夢》等著作;同學小明經常背誦古詩,因此常常而受到老師的表揚;電視臺開播《古詩新韻》《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綜藝和紀錄片。教師需要通過這些生活實例,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并通過講述案例或還原案例幫助初中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他們產生學習興趣,積極投入教學環(huán)節(jié)。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認識到開展教學不能脫離實際,所以無論是在教學情境導入還是在教學方法選擇的過程中,都必須聯系實際推進其向生活化方向發(fā)展。仍以《延續(xù)文化血脈》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將生活化的道具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可選用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書籍、畫作、傳統(tǒng)工藝制品或視頻音頻開展相關教學。借助生活化道具和教學手段,讓道德與法治課程變得“接地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生活實踐能力,切實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和法治意識,真正地實現對初中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為此,在實踐工作中,相關教師要積極推進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實現教學情境和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參考文獻:
[1]謝燕原.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9(13):33-34.
[2]孫艷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8):7.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