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讀寫結合教學是指在語文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此文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以廣泛閱讀為基礎,以讀促寫、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而展開。
關鍵詞:讀寫結合 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 寫作實踐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能夠讓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開拓視野,頤養(yǎng)性情,不僅能夠豐富其語文知識,同時,也能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更多寫作的素材,對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與此同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會對其所積累的詞句和素材加以有效運用,從而不斷加深其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1]。
一、續(xù)寫補寫,讀寫結合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有效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還可以通過續(xù)寫、補寫的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象豐富,興趣廣泛,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文本中優(yōu)美的文字和極富童真的故事內(nèi)容,開展讀寫結合教學。
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坐井觀天》一課時,在教材的結尾處小鳥對青蛙的話,讓它跳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這個契機來有效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先是反問學生,當你讀完這個故事后,你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嗎?學生都說沒有。既然到此故事還沒有結局,而那個坐在井里的青蛙后來究竟怎樣了呢?現(xiàn)在請學生們借此來進行一個續(xù)寫練習,想象小鳥走后,青蛙又是怎么想的,又會怎樣做呢?讓小學生將其續(xù)寫的故事結尾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然后書寫在課文的后面,并嘗試與原文本內(nèi)容一起閱讀,感受寫作的奇妙,極大地調(diào)動了小學生的讀寫興趣[2]。
二、組織仿寫,讀寫結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初期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借助仿寫的形式來組織小學生進行訓練,能夠有效降低讀寫結合教學的難度。同時,教師組織小學生對固定句型或段落進行仿寫,還能使得小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讀寫結合的具體運用,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3]。
例如,我在執(zhí)教《竊讀記》這一課時,就結合課文首段中就有比較適合學生仿寫練習的句子:“轉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到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聲音,我放慢了腳步?!惫P者先是讓學生仔細品讀這個句子,進而揣摩其用語的妙處,然后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這個句子中連用了五個動詞,就能十分形象生動地向讀者傳遞出一個匆匆忙忙向書店奔去的學生形象。有了這一發(fā)現(xiàn)后,教師再引導小學生多次反復誦讀,進而體會其中所蘊含的一種語言跳躍之美,此后,再讓學生以此為示例,將自己日常上學或是放學所途經(jīng)場景進行類似仿寫,以掌握借助動詞來傳達人物心情,豐富人物形象的寫作手法。仿寫完后,教師再讓學生將自己所仿寫的語句與大家一起分享,讀寫結合,讓小學生們都能從中體驗到閱讀和寫作的樂趣,對其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課內(nèi)延伸,讀寫結合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讀寫結合能力,絕不可急于求成,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現(xiàn)下小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后根據(jù)其閱讀能力和認知能力,在依托于語文教材中的文本內(nèi)容,有效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從而使得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在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優(yōu)秀的課文,都非常適合運用讀寫結合這種教學模式來授課。因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托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些經(jīng)典課文,抑或是重要的語段,進而引導和組織小學生進行讀背,并從中獲得豐富地閱讀體驗及啟示。此時,教師就可以適機引導學生將其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以具體的文字表達出來,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既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同時也能強化其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能使得小學生對教材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時,也能使得學生的寫作有話題可寫,從而無形中提高其對寫作的自信,使得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以有效落實。
例如,筆者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就選取本課有關描寫中華不振的特寫片段,讓學生借此反復品讀體味,進而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共鳴。因此,筆者便借此作為突破學生情感的切入口,讓學生對此進行揣摩品讀,通過直面歷史,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愛國情懷和進取意識,使得小學生能夠早早樹立愛國信念,從而萌生愛國之情。此時,教師就可以趁機引導小學生,將其在閱讀的過程中,其內(nèi)心所激發(fā)的愛國感受通過文字的形式將其生動地表達出來,進而在讓小學生再次回顧前文,將自己為什么而讀書寫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這種立足課內(nèi)教材進行延伸,借助文本中的內(nèi)容有效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能夠讓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文本中的深刻內(nèi)涵,進而引發(fā)其情感共鳴,激起學生樹立個人遠大志向的欲望。與此同時,通過文字的形式將其在閱讀中所獲得的閱讀感受生動地表達出來,能夠極大地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實現(xiàn)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雙贏[4]。
總之,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引入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應用,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語文教師切不可急于求成,而片面地理解為只需用幾節(jié)課,抑或是只結合某一篇課文來組織讀寫結合教學便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需要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務必扎扎實實地做好相應讀寫教學工作,方能初顯成效。
參考文獻
[1]陳芬.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6(3):55-55.
[2]肖紅粉.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祖國, 2016(21):211-211.
[3]湯建錄.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研究[J]. 陜西教育(教學版), 2018(Z1).
[4]王愛紅.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科學運用[J]. 中華少年, 2018(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