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基礎。而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逐漸顯露弊端。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來優(yōu)化教學策略。爭取彌補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不足,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從而為發(fā)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優(yōu)化策略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革新和完善的過程中得以長久地生存和發(fā)展,教學也是如此。如果不追求改變和進步,只能被教育改革的洪流所淘汰,無法起到傳道授業(yè)的作用,甚至會阻礙學生的發(fā)展與提升。而閱讀教學作為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教師就更要注重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為此,教師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并了解當下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據(jù)此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以優(yōu)化。以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進而更好地實現(xiàn)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1]。
一、加強誦讀,深化情感體驗
閱讀應重在一個“讀”字,因為只有認真誦讀課文,才能了解課文內容,并對其中心思想有基本的掌握。但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將“讀”理解成“瀏覽”,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不難發(fā)現(xiàn),誦讀是彰顯文章魅力的重要形式。因為真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絕不僅僅是勝于立意、結構、寫作技巧,更是勝于語言。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課文誦讀。讓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流淌于學生唇齒之間,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獨特魅力。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文章情感的理解[2]。
例如:在學習《相信未來》一課時,為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學生對詩人情感的理解,我便加強誦讀教學。首先我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首詩的朗誦音頻,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校正字音,學習斷句,把握輕重音。而后,我組織學生以個人、小組合作、男女生分段的形式朗誦這首詩,并鼓勵學生在朗誦的過程中融入個人情感,爭取和詩人共情。比如針對第一段,學生便認為在讀前兩句時語氣應該稍微低沉、悲涼,以體現(xiàn)“蜘蛛網(wǎng)”“爐臺”“余煙”“灰燼”這些意象所代指的時代的荒蕪和艱難;而在讀到“我依然固執(zhí)地鋪平失望的灰燼”時,語氣應逐漸高昂,顯出詩人不屈于現(xiàn)實的堅定信念。由此可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加強誦讀,是彰顯文章魅力、幫助學生把握文章情感低調、促進學生理解的可行之法。
二、促進互動,激發(fā)思維碰撞
教育是為學生服務的,是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所以說學生應是語文閱讀課堂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但是,很多教師師本觀念過于嚴重,使得課堂變成教師展示個人學識的舞臺,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弱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加強課堂互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閱讀之中,并激發(fā)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在討論、辯論、合作中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莊子二則中的《混沌之死》時,為了促進生生互動,我便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翻譯課文,最后每組選出代表講出課文中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為了本組的名譽認真探討每個字、每句話的含義。而后,我向學生提問:“這篇課文有什么寓意?”這時學生便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有的學生認為莊子向人們闡述“做事不能憑一己之愿,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另有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根據(jù)這一點,這篇課文應該是告訴我們做事不能違反自然規(guī)律,否則很可能會導致與預期相反的結果?!蓖ㄟ^這一過程,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深化學生對課文內涵的理解。
三、賞寫結合,提升教學效果
鑒賞可以幫助學生從寫作技巧、文章立意、中心思想等多個層面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而寫作則與閱讀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比如從閱讀中獲得寫作素材、寫作思路、寫作技巧等等。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妨采取賞寫結合的策略。即通過鑒賞引領學生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課文,然后引導學生將從鑒賞過程中領悟到的寫作技巧、寫作思路用于寫作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背影》一課時,我便從語言特色、寫作特色、行文立意這幾個方面引領學生鑒賞課文。比如針對“寫作特色”,我摘選出文中“父親買橘子”的段落,為學生介紹白描這一表現(xiàn)方法。并引領學生分析白描語言清淡質樸、感情誠摯動人的特點。在鑒賞結束后,我便讓學生選擇一件生活中印象較深的小事,運用這一寫作技法進行微作文創(chuàng)作。通過這種賞寫結合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從多方面理解課文,并促進學生鑒賞水平和寫作能力的提升,進而使閱讀教學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xiàn)。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并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教學策略。爭取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滿足新時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興龍.初中語文閱讀互動式教學的搭建探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8.
[2]陳濤.初中現(xiàn)當代散文鑒賞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