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一題多變的概念、一題多變的作用進行分析,例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起到的作用;使學生更好地區(qū)分易錯、易混淆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知識系統(tǒng)化;鍛煉學生思維。在此基礎上,希望能夠給高中數學教學人員提供一些借鑒性,使高中教學模式處于積極的發(fā)展趨勢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開發(fā)。
關鍵詞:數學;一題多變;教學
高中數學的教學容易陷入題海之中,但在數學的課堂上,問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課堂上問題是教學的靈魂、是教學的核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高中生不可缺少的。如何在45分鐘有限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更有效地設置問題,充分把高中數學課堂的效率提高?本文就一題多變在這方面所起的一些作用,依據個人在教學中積累的經驗,談一些個人的心得和觀點。
一、 一題多變的概念
一題多變,是通過變換題目中的條件,或更換題目中的數據,或更改題目中要求的或要證明的結論等,把一個問題進行演變,使得原本沒有關系的不同問題,可以同時呈現,可以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數學問題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不同數學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高中數學不是一門簡單地將知識、問題堆砌在一起的學科。把一道問題進行變換后,學生不會處于思維定式的狀態(tài)中,思維會處于多元化的發(fā)展模式中,學生會用不同的角度對一道題目進行多方位的較全面、更深入思考。最終,促使學生的思維呈現多樣化的發(fā)展模式,學生將從固有的思維框架、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促進學生數學的思維方式的不斷改進,促使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獲得較大程度的提升。
二、 一題多變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 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一題多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師對數學題目進行不斷變化的情況下,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各種數學知識。在課堂上進行一題多變的訓練,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
講授導數的概念時,有這樣的一個例題:已知函數y=x2+1,求在x∈[1,2]的平均變化率。這個例題可作下面改變:
變式① 已知函數y=x2+1,求這個函數在x0=1附近的平均變化率;
變式② 已知函數y=x2+1,求這個函數在區(qū)間[1,1+Δx]平均變化率;
變式③ 已知函數y=x2+1,求這個函數在x0=1處的瞬時變化率。
學生針對不斷變化的問題進行逐步深入的思考,使學生對導數的概念有全面的了解,使學生對此部分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深化,從而促進學生對導數的概念的全面理解。通過條件不變的前提下,改變出來三個問題,由簡單到復雜,有舊知逐漸向新知過渡,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對導數的認識更加深刻。
(二) 促使學生知識體系更系統(tǒng)化
在課堂上進行一題多變的訓練,可以把較分散的數學知識點串聯在一起,把不同的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學生把紛繁復雜的數學知識形成知識網絡、知識系統(tǒng)。
例如在線性規(guī)劃的練習課上,有這樣的一個例題:(2016·全國卷Ⅲ)若x,y滿足約束條件x-y+1≥0,x-2y≤0,x+2y-2≤0,則z=x+y的最大值為 。條件不做改變,所求的可作如下改變:變式① 求z=y-1x+1的最大值;變式② 求z=x2+y2的最大值;變式③ 目標函數z=y-ax(a∈R),若z取最大值時,唯一的最優(yōu)解為1,12,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通過對一道線性規(guī)劃的高考題的改編,把線性規(guī)劃問題中常見的線性目標、斜率目標、距離目標和含參數的線性規(guī)劃問題整合在一起,使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后,明確線性規(guī)劃問題中有哪些知識點是要掌握的,使學生線性規(guī)劃的知識形成體系。在教師把一道問題進行精心變換的情況下,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對這個模塊的數學知識進行了整合,促使學生對模塊知識的消化吸收,從而更加系統(tǒng)地把握這塊數學知識。
(三) 鍛煉學生的思維
把問題進行改造,增加問題的難度,從而使問題更加靈活,使問題更加富有挑戰(zhàn)性,學生要在原問題的基礎上更深入去理解與這個問題有關的數學知識,增加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同時,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例如書本上有一道練習:已知點P(-1,2),一條光線經過點P照射到x軸后,反射光線經過點Q(3,5),問光線經過的最短路徑是多少?變式:已知點P(-1,2),一條光線經過點P照射到直線l:y=x后,反射光線經過點Q(3,5),問光線經過的最短路徑是多少。把點關于x軸對稱問題,改變?yōu)辄c關于一般直線對稱問題,使問題更一般化,鍛煉了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能力。
原問題:(2016昆明一中月考)點P是拋物線y2=4x上的動點,若點B(3,2),點F是拋物線的焦點,求|PB|+|PF|的最小值。
變式① 點P是拋物線y2=4x上的動點,若點B(3,2),直線l1是拋物線的準線,求點P到準線的距離與|PB|的和的最小值。
變式② 點P是拋物線y2=4x上的動點,若點B(3,2),點F是拋物線的焦點,求|PB|-|PF|的最大值。
變式③ 點P是拋物線y2=4x上的動點,直線l1是拋物線的準線,直線l2:3x-4y+24=0,求點P到直線l1與到直線l2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
把動點到兩定點距離和的最小值的問題,改變?yōu)閯狱c到定直線與定點距離之和的最小值的問題,改變?yōu)閯狱c到兩定點距離之差的最大值的問題,改變?yōu)閯狱c到兩定直線距離之和的最小值問題,問題由簡單逐漸復雜,但都是圍繞著動點有關的距離展開,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問題感受數學問題中的變與不變,使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在任意一個三角形中,其中三邊中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三邊中任意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在數學課堂上把好的題目,經過難度升級,延展有關知識,不僅可以很好鍛煉學生思維,還有助學生更深入理解與之有關的數學知識。
(四) 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最好老師,課堂上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課堂上設置問題情境時,通過改造問題,讓問題中融入實際生活中元素,使問題更有親切感,拉近問題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可以讓問題增加趣味性元素,使學生可以從不一樣的角度看待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更加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講授線面垂直概念時,一般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圖片,歸納出線與面的位置關系??筛淖?yōu)樵O置如下兩個問題:
①請在不同的時間,觀察并記錄學校升旗的旗桿與它在地面上影子的關系,你能得到旗桿與地面有什么關系?
②觀察當我們轉動教室的門,門軸與門框所在的直線是什么關系,你能得到門軸與地面有什么關系?
這兩個問題都是以生活中常見元素為背景,會使學生更認證觀察,從而得到線要與面垂直,要垂直于面上任一條直線。
例如在講授二分法時,可設置如下兩個問題:
①在一個正方形的房間里發(fā)現了一只老鼠,請問怎么做能快速地找到老鼠?
②綜藝節(jié)目中經常有這樣的游戲:給一個商品,給一個商品價格所在的區(qū)間,如何在限定時間內快速猜出商品的價格?
這兩個問題都是以生活為背景,學生通過聯系生活經驗可得到用二分法解決事半功倍。
在數學必修5等比數列前n項和是以這樣一個故事引入:國際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國王要給象棋的發(fā)明者獎賞,問他想要什么獎賞,發(fā)明者說:“請在象棋的棋盤的第一個網格里放一粒小麥,在第二個網格里放兩粒小麥,第三個網格里放四粒小麥,依此類推,每一個網格里的小麥的數量是前一個網格的兩倍,直到64個網格全部放完?!眴枃跏欠衲軡M足這位發(fā)明者提出的要求?也可以設置這樣的一個有趣故事:一個大學數學教授經常被一個朋友嘲笑:他教的數學是毫無用處。
一天教授氣不過跟這個朋友打一個賭:教授每一天給他朋友100元,連續(xù)給30天;他朋友第一天給教授1角,第二天給2角,第三天給4角,依此類推,以后每一天給的錢的數量是前一天的兩倍。請問教授的朋友可以接受這個賭約嗎?這個賭約中涉及兩種數列的前n和,一個是等差數列,一個是等比數列,通過它們和的強烈反差的對比,吸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的求知欲。最終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處于全面提升的狀態(tài)中,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并喜歡上數學這門科目,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五) 更好區(qū)分易錯、易混知識
在講解習題時,有些問題學生經常會犯一些小錯誤,可以通過改變問題,讓學生對錯誤原因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好該知識點。
例如有這樣的一道導數的問題:已知函數f(x)=x3-ax-1在(0,1)上單調遞減,求實數a的范圍。可作如下改變:已知函數f(x)=x3-ax-1,單調遞減區(qū)間為(0,1),求實數a。
通過原題與變式比較,學生可以更好區(qū)分清楚,“在(0,1)上單調遞減”與“單調遞減區(qū)間為(0,1)”是不同的概念,后者整個函數只有一個減區(qū)間,前者這個區(qū)間只是函數的減區(qū)間之一或某個減區(qū)間的子區(qū)間。
含有參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問題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學生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是不知道根據什么進行分類討論,如何通過問題向學生展示比較全面的分類討論的方法及依據?有這樣的一個問題:解關于x的不等式x2-ax-2a2<0(a∈R)??勺魅缦赂淖儯?/p>
①解關于x的不等式ax2-(a+1)x+1<0(a∈R)。
②解不等式x2-x+a<0(a∈R)。
原題可因式分解得到相應方程的兩根,根據兩根的大小關系進行討論;
變式①中二次項的系數是參數a,要對a>0、a=0、a<0進行分類討論;
變式②要根據判別式Δ>0、Δ=0、Δ<0進行分類討論。
通過這三個問題,向學生展示了如何對含參一元二次不等式進行討論,使學生能更好區(qū)分不同情況下如何對參數進行討論。
總之,一題多變作為一種常規(guī)教學方式,在課堂上運用好了,會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提升學生讀題、解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宋鵬翔,鄭立飛,吳養(yǎng)會.利用一題多變策略分析等價無窮小量的誤用[N].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6,24(04):84-85.
[2]唐洪光,蔣景琴.一題多變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12(07):121-122.
[3]章美瓊.課堂教學中的“一題多變”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11(18):43-45.
作者簡介:
毛祚欽,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