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霞(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yī)師) 編輯┃覃靜
“四季脾旺不受邪”出自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一書,四季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春夏秋冬最末十八天都是土盛、土旺之時,在五行之中土對應的五臟為脾。四季之末十八天是脾旺之時,不易受邪氣侵擾,說明了脾對健康的重要性。人體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不易受到病邪的侵擾。
脾位于人體中焦,主要生理功能為主運化、主統(tǒng)血。脾主運化水谷,位于中州而灌溉四旁,也就是說,身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以及完成的各種功能活動均要依賴于脾的生理功能?!夺t(yī)宗必讀·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說:“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于胃,灑陳于六腑而氣至,和調(diào)于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比顺錾螅L發(fā)育和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的充養(yǎng)。
在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脾胃功能正常,孩子的形體、智力、臟腑功能等才能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完善、成熟。脾能運化食物,孩子才會有食欲進食;脾主肌肉四肢,脾胃運化功能正常,才能為人體的肌肉提供生長所需的氣血,使其強健有力;脾主思,思維和學習能力也需要脾胃運化的氣血來保障,脾胃健運,氣血充足,思維才能清晰、活躍??傊?,若孩子的脾胃功能虛弱,則會出現(xiàn)形體消瘦,身材矮小,運動、智力發(fā)育緩慢,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比梭w的正氣強盛,致病的邪氣就不會侵入人體而引發(fā)疾病,而邪氣之所以能夠侵犯人體而致病,一定是正氣虛弱。脾氣健運,氣血生化之源充足,氣血旺盛,臟腑形體四肢百骸得養(yǎng),則正氣存內(nèi),腠理固密,生機蓬勃,抗病能力強;反之,抗病能力差,而致疾病發(fā)作?!峨y經(jīng)·四十三難》云:“安谷者昌,絕谷者亡。”可見脾胃運化功能對疾病恢復的重要性。
《脾胃論·脾胃盛衰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崩顤|垣認為脾胃不足,元氣虛弱是疾病發(fā)生的主要成因。
小兒脾常不足,脾胃嬌嫩,其功能發(fā)育尚不完善,脾胃功能更容易受損。脾胃功能不足,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食后腹脹,大便時干時稀,排便不規(guī)律,日久可出現(xiàn)精神疲乏,肢體倦怠,容易咳嗽、發(fā)熱,易患濕疹,愛發(fā)脾氣,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安,甚至生長發(fā)育遲緩。
● 飲食 飲食要規(guī)律,葷素搭配得當,盡量少吃零食,尤其不要在餐前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盡量少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水果并非越多越好,避免暴飲暴食。脾胃弱的孩子,可食用山藥、紅棗、薏米、蓮子、粳米、栗子等健脾食物。根據(jù)孩子出牙的情況逐漸將食物性狀調(diào)整為由稀到稠,再到塊狀食物,鼓勵孩子咀嚼,不要一味進食膏狀、糊狀食物。
● 運動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安排不同的運動,小寶寶可以幫助他做趴、翻身、爬等運動,大一些的孩子可安排游泳、球類、跑步等活動,有助于提高胃腸功能,促進脾胃運化。
● 情緒 古人言“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得飲食”,良好的情緒是人體脾胃最好的禮物,可改善脾虛引起的食欲不振等癥狀。
● 摩腹 每日睡前順時針摩腹30~50下,有健脾助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