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道德和品質(zhì)形式的重要時期。在學校教育中,各學科教學是進行德育的主渠道,我校各學科教師都秉承著“明禮、圖新、崇真、尚美”的校訓精神,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德育滲透。英語學科同其他學科一樣擔負著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務(wù)。以英語教學實踐為依托,探討如何通過挖掘教材、延伸教材、培養(yǎng)文化意識這三個方面找到德育和英語能力培養(yǎng)的結(jié)合點,使英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實現(xiàn)相應(yīng)的德育目標,賦予英語課堂以生命。
關(guān)鍵詞:英語教材;課堂活動;文化意識;德育滲透
小學階段是學生品格、意志、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初步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德育的滲透并非從外面把德育以外的東西強加到英語知識中去,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教材內(nèi)容挖掘德育素材,滲透德育。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到德育和英語能力培養(yǎng)的結(jié)合點
教材是德育的重要載體,依據(jù)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進行課堂德育的前提?,F(xiàn)行的英語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德育素材,教師應(yīng)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fā)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之中。
(一)巧用插圖,活學單詞
小學英語Join in教材圖文并茂,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插圖讓課本上原本枯燥的語言變得生動鮮活。教師要善于利用插圖,適時滲透與課文相關(guān)的德育內(nèi)容:學會關(guān)愛與尊重。例如:在五年級上冊Unit1 My family第一課時,有一些關(guān)于Emma的家庭成員的照片,我會用Emma一家的照片引出本課的主題“family”,并通過照片向?qū)W生解釋“family”是由“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這幾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拼成的,意思就是“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通過這個向?qū)W生滲透熱愛家庭,感恩父母以及盡力幫父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思想。
(二)善講故事,情感升華
故事本身蘊含著豐富的與資源,每單元的故事教學應(yīng)成為教師德育滲透的重點。故事內(nèi)容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緊貼學生的實際生活。Join in教材中的故事主人公深受學生們喜愛,每一個小故事都生動有趣,學生愛聽愛學,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會從故事里獲得啟迪,受到教育。在整個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觸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共識,引發(fā)共鳴,如此才能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
二、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擴展延伸,把握德育契機
語言的學習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處于豐富的該語言環(huán)境中,無須任何外在壓力,自然地形成對語言的認識,進而掌握這門語言的活動。其中讓學生在玩中學,讀中學,思中學是我們所追尋的目標。
(一)緊密聯(lián)系生活,于日常用語中滲透德育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性,教師要做好示范與帶頭作用,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jié)合點進行滲透。本學期我在三年級教學Good morning,Hello,Thank you時,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平常見到面也積極禮貌地與學生說“Hello,Good morning等,讓學生明白要積極主動跟人打招呼。
(二)情境教學,聯(lián)系實際,妙滲德育
創(chuàng)造妙趣橫生的課堂氣氛,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讓他們?nèi)缫娖淙?,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產(chǎn)生情感體驗,促進道德情感的形成。如在三年級上冊Christmas is near!教學時,我事先讓學生制作了圣誕賀卡,在課堂上播放學生熟悉的圣誕歌曲,學生很快受到節(jié)日氣氛的感染,知道圣誕節(jié)快來了,在學完圣誕節(jié)知識后,在互送卡片環(huán)節(jié)學生都高興壞了,爭先恐后地說出一個個節(jié)日祝福的句子“Merry Christmas!This gift is for you!”全班都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不僅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而且掌握了較難的句子。為了把這種愛的基調(diào)推向高潮,進一步擴大知識面,元旦也快到了,我讓學生一起唱出“Happy New Year”歌曲,并讓他們?yōu)樽约旱母改钢谱饕粡堅┵R卡。
三、注重跨文化培養(yǎng),不忘初心
在四年級上冊Unit 4 School Part5a,5b,6語篇教學中,教學目標單詞有:China,Japan,American,Britain。我在引入這些單詞的時并沒有直接教授單詞,而是通過世界地圖讓學生直觀地知道這四國的地理位置、形狀,國旗樣式、文化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學校,學術(shù)人物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增加這些背景知識,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它們的求知欲,而且還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用“This is...Its beautiful,Its famous. Its from...”句型展示世界美景,喚起學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欲望,同時激勵學生好好學習,早日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課文中講到Where are you from?時,學生會踴躍的回答“I am from...”我在課堂中放了一段祖國發(fā)展迅猛的視頻,還有武漢舉辦的軍運會的視頻。學生的情感受到極大的鼓舞。這時我引出“This is our country, China”板書一個大大的“China”,并領(lǐng)著學生有感情地讀:“Im from China,I love China. Im Chinese.”愛國情感油然而生。通過讓學生說與理解,逐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總之,在英語課堂中,進行德育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但目的則明確統(tǒng)一,就是教師提供信息,加強指導,積極創(chuàng)設(shè)英語情境,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提高英語交際水平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