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呼蘭河傳》里小團圓媳婦的悲劇讓人揪心不已,而這場悲劇其實只是女人的獨角戲,老胡家的女人們親手塑造了小團圓媳婦和她們自己的悲慘下場??此剖植徽囱哪腥艘膊⒎钦娴耐耆蒙硎峦?,他們打造了溫文爾雅的“塑像”,以此作為規(guī)馴女人的工具;女人之所以心甘情愿屈服于男人的規(guī)馴,并殘忍對待不屈服的同類,實為中國傳統(tǒng)的因襲觀念使然。
關(guān)鍵詞:蕭紅 《呼蘭河傳》 女性 悲劇 小團圓媳婦
《呼蘭河傳》中最讓人揪心的,莫過于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1]的小團圓媳婦,在不到半年時間里慘遭虐待,死于非命。而看似是“殺人兇手”的老胡家的女人們則跑的跑,死的死,瞎的瞎,瘋的瘋。無疑,這是一場關(guān)于女人的悲劇,悲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值得我們追問!
一.女人的獨角戲
小團圓媳婦來到老胡家,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被折磨致死,然而自始至終,老胡家的男人好像都不存在。唯一的一次正面出場還是在小團圓媳婦死后,老胡家的大兒子來求祖父施舍一塊土地埋葬小團圓媳婦。
另外,我們也可以得知,小團圓媳婦的叔公公曾用皮鞭子狠狠的抽了她幾回。但據(jù)小團圓媳婦的婆婆坦白,那是受了自己的指使。也就是說,在虐待小團圓媳婦這件事上,老胡家的男人只是女人們的“幫兇”。更重要的是,自始至終老胡家的四個男人都沒表露過自己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直到老胡家垮了,不再被人記得了,小說也只是交代了四個女人的結(jié)局,而沒有提及老胡家的男人們。關(guān)鍵就在于此,蕭紅之所以沒有寫,是因為這本就只是一場女人的獨角戲。
毫無疑問,小團圓媳婦的婆婆是導(dǎo)致小團圓媳婦死亡的最主要“兇手”。她曾告訴周三奶奶“你聽著吧,我回去我還得打她呢”[2];也曾親口向云游真人承認用烙鐵烙過小團圓媳婦的腳心;她還把可以隨時隨地打小團圓媳婦出氣當成自己“光榮的日子”[3]。在大神說小團圓媳婦要出馬的時候,是婆婆抱著“死馬當活馬治”[4]的想法,讓小團圓媳婦服下了瘟豬肉加黃連的偏方;也是在婆婆的指使下,小團圓媳婦活生生被熱水燙昏了三次。正如識者所論,小團圓媳婦實際上死于“群體謀殺”[5],因而不能將小團圓媳婦的死全部歸咎于她的婆婆。但在小團圓媳婦被打罵、被折磨的過程中,她的婆婆的確是最主要的策劃者和實施者。
大孫子媳婦偷偷把為小團圓媳婦“治病”的瘟豬肉上最紅的一塊孝敬了奶奶婆婆,在去為云游真人借筆墨的時候,她跟糧米鋪的山東女老板聊了好幾袋煙的功夫才回去。以此可以想見,她對小團圓媳婦的態(tài)度絕對好不到哪里去。另外,同為老胡家的孫子媳婦,小團圓媳婦“不像個團圓媳婦”,為老胡家招來了非議;而大孫子媳婦則在老胡家如魚得水,被認為“正合適配到這樣的人家”[6]。兩相對比下,小團圓媳婦無疑要為自己“不像個團圓媳婦”付出更多代價。
老胡家的兩個兒媳婦一向不太和睦,原因就在于二兒媳婦的兒子比大兒媳婦的兒子大,且二兒媳婦有一個“完美”的兒媳婦指使著。兩個兒媳婦在接小團圓媳婦來的問題上發(fā)生了分歧,二兒媳婦反對小團圓媳婦的到來,因為“她太小不能干活,只能白吃飯”[7]。盡管大兒媳婦如愿以償將自己的團圓媳婦接到家里,但當眾人都在議論小團圓媳婦不像個團圓媳婦的時候,可以想見二兒媳婦一定會趁機向自己的嫂子施加壓力。當大兒媳婦受了氣,遭罪的只能是小團圓媳婦。
奶奶婆婆看似與此事毫不相干,實際上她也應(yīng)該付一些責(zé)任。小團圓媳婦之所以會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跳大神的說她要出馬。換句話說,假如沒有為小團圓媳婦跳大神,只是挨婆婆的打的話,小團圓媳婦也許是不會死的。但老胡家歷來有跳大神的傳統(tǒng),而這傳統(tǒng)的源頭正是來自于老太太。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老胡家的所有女人都脫不了干系。不夸張的說,她們正是造成小團圓媳婦死亡的主要(直接)兇手,而殺人兇手最終也自食苦果。
二.男性的規(guī)馴
老胡家的男人們一直處于消失的狀態(tài),不代表男性可以完全置身事外。蕭紅在小說的第二章中指出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并揭露了男性對女性進行“利己性”馴化的事實。
同樣是指腹為婚,若女家窮了,男家可以隨意退婚;若男家窮了,女家就不能退婚。否則,那姑娘就會被叫做“望門妨”[8]。被逼之下姑娘只能嫁過去,面對夫家的欺侮,要么認命,要么投井。這自然揭示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重男輕女的觀念,于此之外蕭紅指出了更加深刻的問題——“那么節(jié)婦坊上為什么沒寫著贊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贊詞?那是修節(jié)婦坊的人故意刪給刪去的。因為修節(jié)婦坊的,多半是男人?!盵9]
修節(jié)婦坊的都是男人,也就是說男人掌握了話語權(quán),女性的規(guī)范性準則是由男人決定的。這就不是單純的不公平了,而是男性凌駕于女性之上,對女性進行“利己性”的馴化?;氐健靶F圓媳婦之死”這一事件中,小團圓媳婦在剛到老胡家的時候就被鄰居們指斥為“不像個團圓媳婦”[10]。為什么不像呢?“罪狀”主要有以下幾條:見人不怕羞,頭一天到婆家就吃了三碗飯,長得太高,大模大樣的。
那么是誰規(guī)定團圓媳婦見人就要怕羞,頭一天到婆家不能吃飽,個子不能太高的呢?恐怕還是男人吧!這些規(guī)定都指向了娘娘廟那些溫順的塑像,“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來為什么要那么溫順,那就告訴人,溫順就是老實的,老實就是好欺侮的,告訴人快來欺侮她們吧?!盵11]男人之所以規(guī)定了團圓媳婦要溫順,不能太大方,自然是為了能夠凌駕于女性之上,讓女人成為他們可以隨意捏弄的泥人。小團圓媳婦之所以成為眾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就是因為她有自己的骨頭,不是可以隨意捏弄的泥人。
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小團圓媳婦之所以被虐待,背后隱含的正是男性對于女性的欺壓。只不過問題在于,小團圓媳婦的死,主要兇手是女人而非男人。為什么女人會心甘情愿充當男人的幫手,欺壓自己的同類呢?
三.靈魂的缺失
《呼蘭河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小團圓媳婦的悲劇,還有小說第一章寫到的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蕭紅筆下的大泥坑是有寓意的,而比寓意本身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呼蘭河人看待大泥坑的態(tài)度。
大泥坑給行人帶來了不便,甚至于差點淹死了農(nóng)業(yè)學(xué)校校長的兒子?!耙荒曛刑к囂яR,在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沒有一個人說把泥坑子用土填起來不就好了嗎?沒有一個。”[12]為什么沒有一個人說把大泥坑填上呢?正如有研究者指出,“這并非愚昧,也并非懶惰,而是臣服自然,依附自然的文明所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想象力。”[13]的確,蕭紅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因襲的觀念吞噬了人的靈魂。
在因襲觀念之下,人的腦中都有“自古這樣”、“從來如此”之類的想法,這想法支配了人一切的行為。大泥坑既然已經(jīng)存在,那人就只能承受它帶來的不便,淹死了豬、狗、貓、雞、鴨,那是它們倒霉。團圓媳婦的標準既然被男人塑造好了,那女人就應(yīng)該主動合乎標準,假如因為不合標準而死掉,那是她活該。在這樣的觀念之下,男人和女人的二元對立轉(zhuǎn)化成了“符合標準的人”和“不合標準的人”的對立。
至此,就不難理解為何老胡家的女人們不能容忍小團圓媳婦“不像個團圓媳婦”,對這樣一個“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姑娘痛下毒手了。當然,老胡家的女人們不只害死了小團圓媳婦,也害了她們自己。
四.結(jié)語
總結(jié)來看,導(dǎo)致小團圓媳婦死亡與老胡家女人悲慘下場的,最直接的原因來自于女人自己,她們策劃并實施了這場“殺人悲劇”;之所以會有這場悲劇的出現(xiàn),是因為男人事先打造好了女性的“塑像”,小團圓媳婦不符合“塑像”的標準才遭虐待;女人之所以心甘情愿接受男人打造的“塑像”,并以此標準來嚴格要求同類,則是因為因襲觀念吞噬了她們的靈魂,導(dǎo)致她們不可能質(zhì)疑已經(jīng)存在的任何事物。事實上,因襲的觀念并非只導(dǎo)致了女人的悲劇,包括男人在內(nèi)的所有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的人無一不被這一觀念吞噬了靈魂!
注 釋
[1]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65頁。
[2]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67頁。
[3]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88頁。
[4]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71頁。
[5]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xiàn)代婦女文學(xué)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89頁。
[6]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58頁。
[7]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59頁。
[8]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10頁。
[9]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11頁。
[10]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65頁。
[11]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18頁。
[12]蕭紅:《呼蘭河傳》,《蕭紅全集》小說卷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79頁。
[13]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xiàn)代婦女文學(xué)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88頁。
(作者介紹:曹國偉,西南交通大學(xué)中文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