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e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累及多系統(tǒng)、多器官損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常見且嚴重的并發(fā)癥,臨床上僅有少部分LN單獨表現(xiàn)為腎臟受累,絕大多數(shù)與SLE的其他系統(tǒng)損害同時出現(xiàn),故臨床表現(xiàn)錯綜復雜,治療充滿挑戰(zhàn)性。隨著多種新型免疫抑制劑的相繼出現(xiàn),LN的近期臨床緩解率得到提升,但臨床上仍然存在部分對傳統(tǒng)免疫抑制劑治療反應差的難治性LN,以及因合并多臟器損傷使治療變得十分棘手的重癥LN。近年來,利妥昔單抗(rituximab,RTX)在難治性腎病領域的應用備受關注,作為B細胞的清除劑,RTX有別于傳統(tǒng)的非特異性免疫抑制劑,是通過生物靶向性特異性清除B細胞以減少體內自身抗體和促炎癥因子發(fā)揮治療作用。雖然美國風濕病學會在2012年頒布的LN治療指南中將RTX推薦為Ⅲ及Ⅳ型難治性LN誘導期的二線用藥,但不少的臨床研究已顯現(xiàn)出其在難治性LN中獨特的治療作用。本期特約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腎病科魯盈主任撰寫《利妥昔單抗在難治性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及狼瘡腎炎中的臨床應用》,針對RTX的治療作了介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疾病譜包括單純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盡管NAFLD起病隱匿,但如能積極開展早篩查、早干預,則能夠獲得良好的臨床防治效果。肝臟脂質合成代謝和轉運調控在NAFLD發(fā)病中起主要作用,其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調節(jié)元件結合蛋白-1c(SREBP-1c)蛋白表達上調,被認為對肝脂肪變性具有重要意義。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絕經后女性NALFD發(fā)生率顯著升高。絕經是女性發(fā)生NAFLD的獨立危險因素,但其視黃醇結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是一種新型脂肪細胞因子,被認為可作為胰島素抵抗的標記物。多數(shù)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成人或兒童,血清RBP4蛋白表達水平在NAFLD患者均高于較健康人群,但其與NAFLD之間的相關性尚未獲得一致確認。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蔡泓等采用小鼠高脂飲食誘導及去勢模擬女性絕經后NAFLD狀態(tài),通過分子生物學和病理學觀察外周血清及肝組織中RBP4、FAS和SREBP-1c蛋白表達的改變,探討RBP4蛋白在絕經后NAFLD發(fā)病中的意義。
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是臨床較常見的危重癥,嚴重可導致腦疝,危及生命,而ICP監(jiān)測是救治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過高的ICP可刺激腦干及腦膜,導致孕產婦子癇發(fā)作、腦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有創(chuàng)ICP監(jiān)測仍然是“金標準”,但因存在顱內出血、感染等諸多風險且費用昂貴限制其在臨床上的應用。子癇期等保守治療的患者無法進行有創(chuàng)ICP監(jiān)測,因此臨床迫切需要簡便、可靠的無創(chuàng)ICP監(jiān)測技術。常見的無創(chuàng)ICP監(jiān)測技術有閃光視覺誘發(fā)電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經顱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生物電阻抗(electric impedance,EI)、視神經鞘直徑(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等。最新研究顯示,超聲測量ONSD具有快速、準確且在床邊動態(tài)觀察的特點,能夠為臨床早期發(fā)現(xiàn)ICP增高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jù),但相關研究極少涉及孕產婦,特別是子癇前期患者。嘉興市婦幼保健院重癥醫(yī)學科過勇杰等比較普通孕產婦及子癇前期患者ONSD的差異,探討子癇前期患者采用超聲測量ONSD篩查ICP增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期還刊登了其他精彩文章,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