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華
【內容摘要】小學班主任一到六年大循環(huán)好外多,本文從五個方面加以闡述,并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班主任;大循環(huán);教學水平;積極性 ;透明度 ;管理;個性培養(yǎng)
學校的教學工作總要由班工任、科任教師等一些人員來分擔。每個學期開學,學校領導都要研究各年級,各學科由哪些老師任教,進行合理的人事分工。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感到,小學班主任一到六年大循環(huán)好處多。
一、班主任從一年跟到六年能使教師全面掌握小學各年級的教材體系,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自一九九四年我參加工作以來,就擔任班主任。從那時到現在我曾經歷過兩個大強環(huán),小學六個年級的數學、語文教材我都教了兩遍??吹轿覍戇^的兩個學科的24本教案,再看看又一個循環(huán)的24本,真是年年歲歲寫教案,歲歲年法不同。教學教法的改變,數學經驗的積累,使我感到收獲甚多,這是我教學工作的一個新的嘗試:更使我體會深刻的是,學生七歲時我能給他們啟蒙;六年后我又能送他們畢業(yè),分別之情難以忘懷。我深刻地回味,仿佛置身于希望的田野上,回想起每個六年的辛勤講耘,經歷過的風風雨雨,真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聲有色。感謝領導給了我駕馭小學整體教學的機會,我能奮力地去教,去學,去探討各年級課程的深淺,難易,像吮吸甘露一般去獲得知識,學習經驗,掌握方法,使我這個比較年輕的教師能承擔起各年級的教學任務。
二、 班主任從一年跟到六年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班主任工作與本人的主觀努力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積極性,工作不主動,效果就不好。相反,老師接過一個班,領導就明確地交待,這個班你要一直教到六年,老師一定會有長遠打算,知識從基礎開始,有連續(xù)性,因為整個六年的成績與他都有直接關系,老師還能教低年想高年,“立足長遠,狠抓當前”,認真?zhèn)湔n。及時此改,工作有計劃按步驟進行。對班級的差生、劣跡生也毫無怨言,緊抓不放,把這些學生的成績提到最高的水平,數量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三、班主任從一年跟到六年,學生情緒穩(wěn)定,能增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增加老師與家長的通明度。有的家長說,學生念書就怕總換老師,這可能說得過分了些。我認為,同等水平的老師,還是少換或不換為好。原
因有二:1其一,換老師,學生對老師有個適應過程,老師適應學生也要有一段時間,這中間,教學方面就要受損
失,每個教師的言行舉止、教學方法,語言表達等都各不相同。這些年來。我每個學期開學的那天,我都細心地打量學生一番,還是那些人。還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只是長大了,個子高了一些,而學生也用熟悉的目光看著我,情緒穩(wěn)定,思想也沒有變化。其二,班主任跟班能保持學校教育育與家庭教育的連續(xù)性。學生的學習、成長如果說學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只有長時間地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地位,了解家庭條件, 家庭環(huán)境以及學生在家中是怎樣的表現的,才有利于班主任有側重地教育學生。我們班學生的家庭情況我是非常了解的,家長支持我的工作,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都很豐富多彩,需要家長幫助的,都十分熱情,我也敢大膽地給他們任務。如果一位班主任只教一年半載的,工作常常就會出現阻力。臨畢業(yè)的家長會每次我都很受感動,全員參加,感激之情難以控制,這與六年的交往溝通是分不開的。
四、班主任從一年跟到六年有利于對差生的教育、劣跡生的管理。
一個班的差生,劣跡生總會給班主任工作帶來許多障礙。他們的舉止言行給老師和同學也留下一定的印象,有時即使他們做了好事,說了好話也需細心地分辯后才能肯定。這樣的學生我認為還是由一個人跟蹤管理,耐心教育效果好。我班有個學生郭某,長得白白的,高高的,不愛學習,遇事愛動怒,在他的身上,我把心都要操碎了。一年級時還沒有什么特殊表現,只是不愛學習,沒過多長時間,新鮮事就不斷出現;他說吃了一根做活的針,打了幾個吊針,最后針還在肚子里,后來知道他說謊,為了掩蓋自己幾次沒寫完作業(yè);他又吃過別人拿著玩的蓖麻籽,是我把他送到醫(yī)院;別的學生玩弄他說:“ 因為你幾次沒有完成作業(yè),老師要開除你?!彼乓詾檎妫掳职执蛩?,便離家出走,到陶家屯那兒的一個瓜園里蹲了三天,把他家人嚇壞了;校外的人讓他給煙、酒、刀等他回家偷錢給買。如果把他的事拍成一部電影的話,許多鏡頭都是驚險的。郭某幾年的小學生活都是在老師,同學的關愛下成長的,也避免了許多重大事故的發(fā)生。我設想,如果常換老師,換一次老師,在真正認識他之前就給他一-次變壞的機會,他說不定會變成什么樣子,不堪想象,所以我認為還是少換老師為好。
五、班主任從一年跟到六年,有利于學生個性培養(yǎng)。
什么是個性?個性是人的社會性(道德、品質、世界觀)和心理特征(情感、意志,氣質,性格,能力)的總和。每個人都有個性,但良好的個性特征是需要培養(yǎng)的,因為它多數不是天生的,是在社會、家庭和學校等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它是教育的產物。如果說低年級是發(fā)現培養(yǎng)階段,那么高年級就是發(fā)展完善階段,只有各年級連接緊密,才能不誤時機。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注意了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
1、發(fā)現階段
學生上一年級時我就發(fā)現,雖然年的差不多,但他們的性格、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及每個人的愛好各不相同,如果老師在工作中認真觀察,就會發(fā)現, 有的學生字寫得好,有的善于口頭表達,有的愛畫畫,還有的喜歡音樂等等。于是,新的問題就出現了:怎樣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
2、培養(yǎng)階段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個性愈加突出。我及時抓住特點,按照每個年級所具有的本能,給他們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機會。例如:為了培養(yǎng)作文能力,給寫作提供素材,我指導學生觀察樹掛、霜花、繁星、十五的月亮,小鎮(zhèn)夜景等,還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放風箏、看秋收、春游等,讓他們細心觀察,體味,回來后整理成一篇文章,效果很好。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說理能力,我特意把一節(jié)數學課 “圓柱的體積”交給能說善辯的卞鋒來講,幫他備課,準備教具。他在課堂上能夠熟練地演示教具,清晰地推導公式,準確地演算習題,同學們聽得明白,比聽老師講課精神還集中,從此我就每個學期都推選“小老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組織力,我把辦墻報的任務交給了張影,封她為主編,曾展出了“閃爍的小星”、“佳作欣賞”等欄目,供全校學生欣賞,受到好評,都稱她為“創(chuàng)作之星”。
3.取得的成果
兩個“大循環(huán)”,學生曾參加過上級有關部門或學校組織的許多活動,為學校爭光添彩,2006年我們班的邵玉琦、康旺代表學校參加了鎮(zhèn),縣的數學知識競賽獲-等獎; 我們班書法、繪畫、手工制作等作品多次受到領導的好評。
以上是我小學班主任兩個大循環(huán)后的經歷和感受,但絕不是有百利而無弊的。如果說學生總讓一一個老師教所得單調、枯燥的話,那么這個老師能做到多聽課,集思廣議,或許能擺脫這一弊端, 比方說老師的課堂教學是個屏幕的話,在這個屏幕上也會反映出各個教師,各種風格的教學法。我決心再次試一一試,也建議年輕的老師們試一試“小學班主任|的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小學教育管理謹防“大循環(huán)”的誤區(qū)——“一個老師教到底”利弊分析》--《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
2007年01--謝秀云
2、《淺談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 --《中國教育文摘》--邢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