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櫻花
【摘 要】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力量,是班級凝聚力、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而小學生作為班主任接觸的第一批學生,如何將他們引導走上正途,如何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歷年來都是外界重點關注的對象。本文主要針對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展開下列的論述。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俗語常說:有德無才可教也,而有才無德確是難也。通俗一點說,如果一個人品德高尚,沒有什么突出的才華,不可怕,可以在慢慢學習積累中獲?。蝗绻粋€擁有滿腹的才華,卻走上了歧途,盡干傷天害理之事,那么,這個人以后想要取得好的成就確是難上加難。由此可見,思想教育工作對于人們來說,尤為重要。小學生處于教育的最基礎部分,他們的德育工作直接影響著未來學生的工作、做人,它對以后學生是否可以成為一個真正大寫的人至關重要。下面本文結(jié)合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從以下四個方面,即深化了解學生,及時引導學生向健康、積極的大道上走,多鼓勵、信任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我認識感與自信心、定期舉行德育教育講座,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品德、加強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雙管齊下,做好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來說明班主任該采取什么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
一、深化了解學生,及時引導學生向健康、積極的大道上走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也是一樣的,只有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動向,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工作,使他們身心可以健康地成長。在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在教育中一言一行影響學生,使學生向班主任看齊,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其次,班主任要經(jīng)常性舉行班會課,多聽聽學生的心聲,如果學生當面不好說,可以在班會課上采取匿名的寫紙條的形式,把自己對班級的建議,自己近期來的困惑,希望教師幫助解決什么困難等寫在紙條上,交給教師。教師則在看了學生的紙條后,要積極思考,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用積極向上的語言、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向著光明的道路上走去。通過對學生的深入了解,有效地提出解決方式,培養(yǎng)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二、多鼓勵、信任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我認識感與自信心
小學生的心理是非常脆弱和敏感的,因此,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注意多夸獎、多肯定、多信任,從小培養(yǎng)學生一顆自信之心。例如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教師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先要了解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有什么原因和苦衷,不要一言不問就去批評學生,這樣會讓學生產(chǎn)生自卑感。學生有時候犯錯誤或許是無意識的,班主任指出學生的錯誤,教他們以后遇到這種事情時如何處理就行,不要給學生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顆抱怨教師的種子。有些學生犯了錯誤,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自身就很難過,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安慰和鼓勵,并且信任他以后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被愛和信任包圍的學生,他們的心里也會充滿愛與陽光,這對提高他們自我肯定感與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平時教學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這些策略,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三、定期舉行德育教育講座和放映德育短片,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品德
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可以通過定期舉行講座來實施,不要拘于一格,要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模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誘導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在平時的教學中班主任可以抽取一定的時間,借用新媒體的力量,放映一些視頻,像尊老愛幼的視頻,勇敢承認錯誤,知錯就改的視頻,樂于助人的視頻等。從這些短片中,可以更加深刻地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zhì):尊老愛幼、敢作敢當、知錯就改、樂于助人等。同時,班主任也可以在帶領學生們看了視頻以后,組織相關活動,像義務打掃學校、去敬老院慰問老人以及進行一對一幫學習幫扶活動,他們都是幫助班主任做好小學生德育工作的很好的措施。通過這些教育講座、視頻短片,以及身臨其境的切身感受,都可以讓他們以后成長為一個善良、勇敢、樂觀、積極向上的有為青年。
四、加強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雙管齊下,做好學生德育教育工作
班主任畢竟對學生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限于在學校期間。因此,為了加強對學生的了解,班主任可以和家長多溝通、多交流,了解學生、熟悉學生、親近學生。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班主任可以舉行家長會,學生、家長、教師三方面對面的開誠布公地交流,有什么問題,班主任可以及時了解,和家長互相商量,共同為孩子的德育教育工作貢獻一份力量。此外,班主任進行家訪也是一種好的方法,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在家里的動向和作為,如果學生有什么做的不好的,也可以指出來,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這些錯誤和缺點。通過加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對于學生潛在的錯誤意識等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防止他們誤入歧途,提高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工作質(zhì)量。
德育教育是教育的基石,只有德育教育工作有了出色的效果,學生才可以在未來的道路上發(fā)展得更好。人之初,性本善,德育教育工作的初期,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以合理可行的方式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相信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在德育教育的工作中受到來自于教師的心靈上的肯定、德育講座的熏陶、家長的夸獎,有效提高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質(zhì)量,為小學生的明天打開一扇明亮的大門。
【參考文獻】
[1]劉蜀民,甘霖.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途徑分析[J].中華少年,2016.20:250-251.
[2]陶新.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施策略探討[J].好家長,2016.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