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枚
【摘要】有效的師生互動對于每一學科的學習均有重要的作用,能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促進學生學習進步。本文主要從鼓勵語言多表達、身體語言多運用與學生建議多采納等方面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有效師生互動的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 師生互動 有效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125-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自信,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還能激發(fā)教師的教學思維,在課堂中為學生呈現(xiàn)出更多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學習技巧。
一、鼓勵語言多表達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最為廣泛的就是語言,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之中,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常常處于困惑狀態(tài),為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辨析學習的內容與問題,需要數學教師不斷運用鼓勵語言,鼓勵學生繼續(xù)探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簡易方程》這一課程內容時,筆者觀察到學生對于簡易方程知識掌握的并不牢固,并且在這種不牢固的情況下,學生對于簡易方程的學習也逐漸產生反感情緒。為鼓勵學生的信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筆者便帶領學生做一道簡單的方程練習,并在為學生講解的過程中運用鼓勵語言與學生進行互動。其中的題目是:水果店新運來8筐蘋果和10筐梨,蘋果每筐重a千克,梨每筐重b千克,問蘋果和梨一共重多少千克?這道簡易方程很好解答,筆者想先讓學生進行解答,以鼓勵學生的信心:“大家通過閱讀題目,誰知道現(xiàn)在有多少千克蘋果???”學生回答:“8筐蘋果每筐a千克,蘋果重8a千克?!薄澳敲蠢嬷囟嗌偾Э四??”“10筐梨每筐b千克,梨重10b千克。”見學生已經能夠說出蘋果和梨的重量,筆者便鼓勵學生道:“非常好,大家從這道題目中就可以看出簡易方程的計算方式,只是將我們之前所學的數字與數字的計算替換為數字和字母的計算,只要大家能夠將題目中的信息解讀出來,就很快能夠掌握簡易方程的計算方式了。”通過筆者的鼓勵,學生又重新燃起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信心,很快便進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之中。
二、身體語言多運用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身體語言也能夠表達出對學生學習的肯定,通過運用身體語言鼓勵學生,更能使學生感受到鼓舞和激勵。在課堂學習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倍受學生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從其言行之中學習數學知識和解題方式。因此,在小學數學中,教師的身體語言能夠激勵學生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
如,筆者在教授學生學習《因數與倍數》這一課程內容時,為鼓勵學生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便通過運用身體語言,來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在講到倍數和因數的關系時,筆者為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便讓學生舉例說明哪些數字是哪些數字的因數和倍數。其中一位學生說道:“15是3和5的倍數,3和5是15的因數。”見學生回答得非常準確,筆者便對學生點頭示意,并豎起大拇指表揚學生的回答。由此,學生也非常開心地坐下來繼續(xù)學習。之后,筆者看到平時比較靦腆的學生躍躍欲試,但是還有點羞怯,筆者便用微笑的目光注視著學生,鼓勵她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筆者鼓勵的目光中,學生也勇敢地站起來進行回答。由此可見,這種身體語言的運用,能夠使師生間的互動更為和諧,激勵學生學習的信心。
三、學生建議多采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還需要注意在教學中要多傾聽學生的建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教學的目的即是讓學生能夠了解知識,認識知識,并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所以,學生的想法與觀念也非常值得我們教師關注。當學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時,教師應進行采納,既可滿足學生的愿望,又可加強師生間的互動。
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課程內容時,就有學生為深入了解課程內容,提出了更好的學習建議。在課堂上,學生認為僅用文字表達某一物體的幾分之幾這樣的形式不能直觀地看出分數的形式與構成,于是提出要將全班同學作為一個整體,并說出幾個不同的分數,班中的同學再根據這些分數進行站隊,這樣就能夠充分了解分數的概念與表現(xiàn)形式。筆者在黑板上寫出了這幾個分數之后,便讓學生根據全班的總人數進行計算,并站隊,表示出分數。在這一過程中,筆者通過為學生進行分配的形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得以加強,學生也通過這一形式充分了解了分數的含義。由此可見,采納學生建議的形式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鼓勵語言多表達的形式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促進學生積極進入到課程學習之中;身體語言多運用的形式能夠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更為和諧,激勵學生的學習;學生建議多采納的形式能夠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促進知識的掌握與理解。
參考文獻:
[1]李洪,尹志鵬.加強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探究研究[J].中華少年,2018-07-05
[2]王利芳.鄒議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