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霞
摘要: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水平,能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與禮儀,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更應充分挖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利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巧妙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能夠使學生自覺融入課程之中,品味口語交際的樂趣。本文旨在提供如何在口語教學中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情境
0.引言
口語交際能力是衡量學生個人素質的重要指標,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必須經過系統(tǒng)化和專業(yè)的教學培養(yǎng)。小學時期是學生開始進入學習過程的階段,對小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有助于從小訓練他們對口語交際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掌握口語交際技能的要領,為未來的社會交際打下堅實基礎。應用情境創(chuàng)設,與口語教學結合,能夠提升小學生接受知識的有效性。
1.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不足之處
1.1 缺乏重視,認識不足
許多老師盲目地認為,語文教學側重于讀寫,而不是聽說。通常情況下,在小學生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的部分占了小學語文課程的大范圍篇幅,而對于聽說的建議與指導性意見寥寥無幾,經常一筆帶過。有的學校針對語文課程制定了教學目標,也比較完整的給出了關于聽說方面的教學建議,然而始終停留在概念化層面。老師沒有按照綱領和要求去執(zhí)行,學校也對此聽之任之,監(jiān)管力度格外松弛。有的學校在教學內容方面提出了要創(chuàng)設情境,可是具體如何操作卻給不出有效性指導,老師缺乏經驗,盲目施教,導致教學效果達不到思想預期。另外,國家的應試教育,一定程度減少了老師和家長對于口語交際的關注度,口語交際只能通過現(xiàn)場測評,而應試教育提倡書面化語言,導致口語交際教學一直處在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
1.2 枯燥乏味,內容單一
課程要求中,對如何情境化創(chuàng)設的概念模棱兩可,許多老師不清楚,便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創(chuàng)造情境。這樣創(chuàng)設出來的情景往往與生活有很大距離,學生無法正確理解其中含義,更不能形成正確認知,聽起來就會不知所云。老師一人傳授經驗,學生沒有興趣,覺得枯燥乏味。還有的老師運用貼近生活的趣味語言進行實踐,卻不懂的具體創(chuàng)設情境的技巧,不知如何拾取有用的場景,更不知如何解構素材,導致絞盡腦汁,往往收效甚微。對于課程內容的設計,老師大多選擇簡易的通俗語言,設置情境選擇常見的生活畫面,顯得千篇一律。例如:冬泳、夢想、藍天、白云這樣的口語交際話題,經常被老師拿來當素材進行講解。指導小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老師們的開場白也是大同小異[1]。幾乎都是“討論一下”、“聊一聊”這樣的表達方式。因此,導致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產生了抵觸感,老師覺得成果不好,就會完成任務一般敷衍了事,講起課來缺乏幽默感和生動感,大多極其生硬死板。加上學校沒有對口語交際課程開設拓展性訓練,導致老師的課題開發(fā)力度不夠,題材不夠多樣化。老師沒有接受專業(yè)系統(tǒng)化的教育訓練,因此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消化能力,無法掌控培訓節(jié)奏,過于機械化。
1.3 形式僵化,評價片面
小學生還處在一個懵懂的時期,接受教育比較緩慢,對于事物的認知和理解處在一個模糊階段。老師應該對不同學生做出區(qū)別的評價,以強化小學生對自我的認知??墒窃S多老師在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評價方式也是照搬,沒有任何新意,通常停留在簡單的口頭表揚和批評。評價內容也是過于單一,對口語說得好的學生通常都是諸如:“你很優(yōu)秀,你說的太棒了”這樣的回應,對口語說得差的則是“你太差勁了”這樣的籠統(tǒng)語言。老師往往含糊其辭,理不清頭緒,不能具體分析和診斷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使學生不能得到有效性指導。學生因此無法正確評價自己,并加以改進和學習。
2.應用情境創(chuàng)設解決小學生口語交際教學不足的措施
2.1 課文內涵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需要精心挑選,將與口語交際相關的教材進行整合。在課程中,對每一篇課文進行準確解讀,挖掘其中利于口語交際的新鮮元素。從而對這些元素進行搭配組合,在腦海中形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努力把口語交際情境變得富有生活化,使交際情境內容格外豐富。例如:“《丑小鴨》這篇課文,描寫了善良的丑小鴨華麗蛻變的故事。丑小鴨雖然長得丑,可是樂于助人,有一顆熱心腸??墒瞧渌喿?,只看重外表,對丑小鴨譏諷謾罵,最后丑小鴨成了白天鵝,它們卻依舊待在原地[2]。老師可以從中提取美丑、善惡幾個元素。老師可以將它們重新進行組合,可以告訴學生們:“丑小鴨和其他鴨子可是伙伴啊,它們生活在一起,應該相親相愛的。丑小鴨雖然丑,可是善良平和。其他伙伴雖然好看,可是那么壞。同學們,你們每天在一起游戲、一起學習,也是最親近的伙伴哦,你們是愿意當丑小鴨還是那些鴨子呢?你們覺得丑小鴨應該被這樣對待嗎?通過這些問題,可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活躍他們的探討思維。
2.2 識字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可以開展識字方面的訓練,應用情境化教學。通過情境化教學讓學生領悟識字訣竅,進而拓展學生的詞匯量,為口語交際打好基礎。例如:“老師可以在識字過程中,讓學生自由討論,互相向對方道出自己的識字秘訣。然后老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語文小子初長成”的情境,給予學生交流的行為鼓勵和夸獎,說出“各位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啊,都會這么多識字方法了呢,你們也可以做老師哦。”然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上臺,扮演老師的角色,帶領其他學生朗讀生字,其他同學可以給予正確的評價,注重互相之間的互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詞匯量擴大了,學生的腦海里可以發(fā)揮的表達口語就更加豐富了。老師應對每位學生的識字水平作出正確具體評價,強化學生的認知。
2.3 信息網(wǎng)絡創(chuàng)設情境
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更快被學生接受。老師可以經常播放一些課文相關的口語錄音,也可以放一些小學課堂訓練口語的視頻。利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直觀的展示口語表達的要領,同樣也是不錯選擇。例如:“《燕子專列》這篇課文,有大段對于燕子的描寫,其中摻雜了對天空等景色的描寫。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春天的圖畫,以此刺激學生的視覺[3]。學生的想象力開始被激發(fā)出來,對課文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老師這時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春天的其他元素,老師可以說:“小燕子為什么在春天快樂的飛翔呢”,然后繼續(xù)引導;“小燕子很怕冷啊”,學生就會說出:春天太溫暖了,有很美很美的景色,燕子喜歡春天”之類的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交際口語就得到了拓展,也培養(yǎng)了他們抽象的表達能力。
2.4 課外演練創(chuàng)設情境
課堂上比較枯燥,老師要多帶學生們去課外體驗情境,課外學習中能夠接觸到許多具體事物,通過這些具體事物,老師要及時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老師可以組織課外夏令營的活動,帶領同學們野炊,一路上除了講解各種小常識,還讓孩子們學會求生的本領,如:孩子迷路了可以說:“您能向我伸出援手嗎”,而肚子餓了可以說:“我想吃飯”,也可以說“餓肚子真難受”,“我還可以通過觀察太陽的方向辨別東南西北,這樣我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了”……通過課外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求生本領以及學生的表達口語的多種形式?!绷硗猓蠋熆梢栽谡n外組織學生排練舞臺劇或者話劇,將課本中的內容轉化為現(xiàn)場演練,先讓學生們背熟,然后在排練過程指導他們融入自己的感情,強化口語記憶。
2.5 課后作業(yè)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要學會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將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全數(shù)告訴家長,通過家長監(jiān)督學生有效的執(zhí)行,進行課外口語練習。同時老師要與家長打成一片,將分析口語標準的方法全部傳授給家長,讓家長掌握判別孩子口語是否正確的技能,以便及時提出改正[4]。例如:“在學習了三年級人教版課文《愛迪生救媽媽》之后,老師讓學生一定要把這篇課文記下來,回到家里重新向媽媽朗讀一遍,并且告訴媽媽自己讀完之后的感想。老師布置完這個任務以后要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詢問學生是否如實執(zhí)行。再或者,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里聲情并茂的朗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這篇課文,然后和家人進行討論,包括:我家是如何跨上“信息高速路的”;家里什么地方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這樣可以利用生活化場景,拉近學生與口語的距離,自然而然的學會口語交際。
3.結語
綜上可知,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形勢不容樂觀,但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落實口語交際對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我們必須解決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運用情境化教學手段,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措施,針對如何合理的在口語交際中運用情境化教學,應從本文提出幾點策略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王愛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情境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6,15(9)
[2]熊學敏.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J].鄂州大學學報,2018,5(23)
[3]宋尚琴.因文而易,創(chuàng)設情境[J].語文知識,2016,4(20)
[4]鄧玉香.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教學實踐,201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