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鴻儒
中考
“530分,是不是啊?……真丟人……”尚打電話告訴我我的中招分數(shù),我在郁悶和憤怒之中掛了電話。我和尚、陽、昊是一起長大的死黨,因為我們同齡,同一年級,所以家長們總是拿我們的成績在一起比較。尚考了533,陽和吳都是550多。我很納悶,中考前的兩次模擬,我在全市的排名都是五百名之內(nèi)。到了中考,分數(shù)卻沒進前五百名。
比我大一屆的鑫告訴我,三中每周會有一天假期,而其他學(xué)校都是兩周一天假。陽和昊去鄭州上高中了,于是我和尚一致決定——去三中,其實就奔著那兩天的假期去的。沒有進到快班,雖按成績來說是理所應(yīng)當,可我還是對中考的成績耿耿于懷。直到今天,我有時還在想:如果我進入了快班,或許今天的我會是另一個樣子。然而,沒有如果,生活的每一刻都是現(xiàn)場直播。
通告
至今我還記得三中2011屆學(xué)生入學(xué)之后,學(xué)校發(fā)出的第一張?zhí)幜P通告就是給我的,因為打架。15歲的年紀,年少氣盛,更何況又是剛上高中,從各個學(xué)校升上來的學(xué)生大部分都不認識,沖突就先于友誼發(fā)生了。和我同時被通報批評的還有尚、輝和浩。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覺得挺對不起他們的,畢竟都是我連累了他們。不過也很開心,年少血氣方剛的友誼在這里居然得到了升華,那種有些“江湖義氣”的友誼甚至還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
回家反省一個星期之后,我返??吹搅藦堎N的通告。教學(xué)樓的段長室前置了一塊黑板,上面貼著用兩張A4紙拼成的通告,還蓋了紅戳。當時我想:原來通告就長這個樣子啊!本來還想找個手機拍下來留個紀念,奈何在學(xué)校還是不敢明目張膽地使用手機,于是就此作罷?,F(xiàn)在想來還是個遺憾。
籃球
初中時學(xué)校里沒有乒乓球臺,于是改打籃球。但是籃球又打得不好,就找了一個曾經(jīng)是大學(xué)?;@球隊隊員的鄰居大哥教我。
上了高中,才知道付出必有收獲。在一個夏天的虛心求教和苦練之后,在2011屆所有球友之中,我的打球技術(shù)很快就突出了。學(xué)校里沒有籃球比賽,不免讓我有點小失望。體育課是四個班同時上的,于是我們就集合了其他三個班的球友。我們班和二班抽出人組個隊,三班和四班抽出人組個隊,在不知道是哪一天的體育課上,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而且,我們隊打贏了對方。就因為這件事,開心了好一陣子。
高一早期的時候,我的彈跳力讓我連班里的電燈都摸不到。下學(xué)期開學(xué),我莫名其妙地就拍到了,而且一不小心,還把電燈都拍滅了。高二時我能摸到學(xué)校里的大部分籃板。到了前一段時間,我竟然摸到了學(xué)校里最低的那個籃筐。我屁顛屁顛地跑去告訴輝,他說:“一邊兒涼快去吧,那是我高一時的高度。”我知道他的彈跳力很好。可畢竟,這于我意義不同。
成績
高中的成績基本維持了初中時候的成績,只是維持得不夠完美,因為至今我也沒像初中時一樣回到入學(xué)時的名次,更不用說超越入學(xué)時的名次了。
高一時候,帶著對中考成績的憤憤,我開始破釜沉舟,入學(xué)成績墊底的我愣是在高一期末考到了中等名次??墒欠治睦砜坪?,我那不均衡的各科成績又在分科之后現(xiàn)出了原形,再次回到了年級之末。高二叛逆心的滋長,讓我和班主任的矛盾常常很“激烈”甚至“悲壯”,多次沖突后的回家反省并沒有讓我獲得深刻的“認知”,所以我常常被安排坐到中間的小辦公室,和其他老師成為“同桌”,那一段歷史真的不堪回首。
后來我明白,不管怎樣的斗爭,受害的都是自己。且不說胳膊擰不過大腿,高中時光在一天一天遺失,大學(xué)夢也漸行漸遠。而你,悲憤之余能做什么?像班主任老師說的那樣,你再怎樣憎恨老師,老師也僅僅是陪你三年,所有的沖突你即便都勝利了,也一樣換不回你的前途和幸福。
帶著理科排名幾乎墊底的名次,到了高三,我開始偷偷醞釀起追擊,破釜沉舟地追擊。別人跑在你前面,你要追趕,就得加速,聯(lián)立P=Fv和F=ma的公式,然后算好加速度和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還要考慮發(fā)動機的功率和輸出功率之間的效率問題。緊趕慢趕地,成績就排到了200多名。
然后,我的學(xué)習(xí)開始進入瓶頸。我去找了班主任,老師告訴我:“不要去管成績,完成自己每天的任務(wù),再做好糾錯就可以了。”回到班里,我在桌子上貼了張便利帖:心無雜念,才會涅槃重生。到現(xiàn)在,對待成績的心顯然已經(jīng)很淡定了。做好自己的事,放平心態(tài),我相信成績并不會差。
最后
高中的三年就這樣走了過來,三年里我們經(jīng)歷了很多不堪回首的事情,也經(jīng)歷了刻骨銘心的追趕。無一例外的是,我們都成長了很多,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還會帶著沒臉沒皮、沒心沒肺的笑,但我們都開始篤定地相信自己、相信未來,更開始學(xué)會珍惜好友的陪伴,懂得懷念老師的教誨。
而高三所有的悲歡離合,也就像王越洋寫的那樣,“一切都是過去的和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