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淑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師生話語互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應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模擬互動情境、運用多種語言表達方式、利用課堂提問提供話語互動的平臺,通過這些技巧和方法,幫助老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更符合學生的需求和認知,有效促進語文學習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話語技巧
小學語文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漢語識別與應用能力為主,在學生的漢語學習過程中起到基礎引導的作用,而小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都處于啟蒙階段,更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增加有效的互動話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谶@一認識,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話語技巧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具有很好的實踐指導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話語互動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增加有效的話語互動,可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話語互動讓學生課堂注意力更加集中,讓他們在投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2.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小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的自主性,這就使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提高。而在課堂上適當地引入教師與學生的話語互動,有助于教師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和需求,進而更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改善存在的主要問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在整體上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的形式仍然較為單一,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以教師單向傳授教學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少得到充分體現。然而通過增加師生之間的話語互動,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能在課堂上及時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疑惑,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豐富了教學形式和手段。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師生話語互動技巧
1.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模擬互動情境
師生互動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學生需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但不同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會存在個體差異,每個人的需求和問題可能都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通過多種溝通方式來了解學生,因此,創(chuàng)設合適的溝通情境對于促進師生話語溝通具有重要的輔助促進作用。小學生正處于接觸和探索知識的起步階段,對直觀的、具有生動性的事物更感興趣,也更容易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生動的溝通情境,配合相關的教學設備和工具,增強課堂內容的吸引力。例如,在《曹沖稱象》這一節(jié)課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水盆、秤等工具模擬曹沖稱象的過程,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積極思考并產生互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考,提出比課文中更好的稱重方法,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考寫下步驟,再各自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始終以學生自主發(fā)言為主,教師引導為輔,通過創(chuàng)設的互動情境來促進師生話語互動的有效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結合圖片或視頻中的情境來啟發(fā)學生參與互動……可以說,在師生話語互動的過程中,不應局限于某一種形式和方法,而要適時根據課堂需求,多樣化地創(chuàng)設不同的互動情境,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參與互動的主動性。
2.運用多種語言表達方式
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很難持久,因此在話語互動過程中使用豐富多樣的語言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在選擇語言表達方式時,教師應注意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要讓表達的意思通過最簡單、直接的表達形式讓學生理解,與此同時,還要注意語言形式的動態(tài)節(jié)奏,或緩和、或急促、或激昂、或熱情……讓課本的內容更富有故事性,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容易隨著語言的變化而進入課堂內容中,在維持注意力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習興趣。
3.利用課堂提問提供話語互動的平臺
在師生話語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主表達觀點和問題的平臺,讓他們可以相對不受限制進行發(fā)言,課堂提問是其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而如何進行有效地提問,讓學生有更多自己思考空間,這也是需要技巧的。在課前,教師應充分熟悉課文的內容,了解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然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在提問方式上,也要注意采用不同形式,包括發(fā)散式提問、引導式提問、鋪墊式提問等,讓學生在提問中有一定的啟發(fā)和思考;此外,在學生作出回答時,也要注意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肯定,多采用“回答得很好、你的觀點很獨特”這類語言,讓學生在話語互動中更多地建立自信心,從而可以保持更高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增加師生的話語互動,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性溝通,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教師也能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都較差,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師生話語互動更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應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模擬互動情境,運用多種語言表達方式,利用課堂提問提供話語互動的平臺,通過這些技巧和方法,幫助老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更符合學生的需求和認知,有效促進語文學習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麗麗.淺談小學語文課堂語言藝術[J].現代閱讀,2012(12):208.
[2]陳霞.論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策略[J].學周刊,2016,10(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