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才
摘 要:現(xiàn)代的教學理念提倡因材施教,各科的教學都要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象棋教學也不例外,紙片教學法是2014年9月開始實施的一項新的嘗試,經(jīng)過近4年的實驗,在低、中年級的象棋課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紙片教學法;象棋殺法;反思
象棋殺法是對弈中取得勝利的最直接手段,也是提高學生攻防水平最為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一直以來筆者希望在一周一節(jié)的象棋課里能通過講解富有代表性的殺局,啟發(fā)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基本殺法技巧,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運用紙片教學法后,節(jié)省了教師和學生擺棋的時間,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運用紙片教學法還可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好地踐行因材施教。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筆者在以往的教學中,先在電腦平臺上擺好一個殺局演示在投影幕上(如圖1,對面笑殺法),然后讓學生再拿出象棋進行擺演思考,由于學生擺棋動作的快慢不一,個別學生還會把象棋作為玩具開小差,需要老師來提醒。通常講解一個殺局需要10分鐘左右。現(xiàn)在運用紙片教學法,老師把課前制作好的棋局紙片直接放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講解(如圖1至圖4),這樣就節(jié)省了教師和學生擺棋的時間,講解同樣的殺局只需要2分鐘左右,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二、照顧學生個體差異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象棋學習,學生水平的差異就逐步體現(xiàn)了,如何照顧到全體學生呢?這個問題我在以前的教學中一直沒有處理好,自從運用了紙片教學法后,這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首先,我在各種象棋書籍中收集了大量的殺局作為素材,然后根據(jù)殺局的難易程度進行分類,最后制作成容易、中等、較難三個層次的思考棋圖(如圖5,就可設(shè)計成3個層次的思考棋圖)。在課堂上留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自選一個棋圖進行解答,答對的同學可以多獎勵一個棋圖。一節(jié)課下來,大多數(shù)學生能獲得2~3個棋圖,個別優(yōu)異的學生能獲得將近10個棋圖,我還要求學生用一個練習本把獎勵的棋圖粘起來,整理成殺局練習冊,便于復(fù)習。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比以往有了較大的提升。
三、成效與反思
紙片教學法需要教師在課前準備好大量的象棋棋局作為學習資料,占用了不少備課時間,但換來的是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個體的差異得到照顧。
參考文獻:
[1]胡記偉.“下中國象棋,學中華文化”教學案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1.
[2]廖二平.象棋教學方法雜談[J].棋藝(象棋版),2013(10):60-61.
注:本文系廣州市海珠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小學中年級象棋校本教材開發(fā)與應(yīng)用的研究”(課題編號:2017C029)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