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林 袁園 陳繼中 杜慧玲
【摘要】目的 血清高敏肌鈣蛋白、肌紅蛋白和超敏C反應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期間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觀察組)和同期接受體檢的70名健康體檢者(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比較兩組受檢者的Mb、hs-cTnI以及hs-CRP檢測結(jié)果,同時觀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檢測結(jié)果變化。結(jié)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Mb、hs-cTnI以及hs-CRP水平相對更高(P<0.05)。與治療前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后Mb、hs-cTnI以及hs-CRP等指標均顯著降低(P<0.05),達到或接近正常范圍。結(jié)論 Mb、hs-cTnI以及hs-CRP聯(lián)合檢測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診療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guān)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檢測;高敏肌鈣蛋白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6..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危急、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在疾病的臨床診斷中,可以根據(jù)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xiàn),參考心電圖的改變,對疾病做出判斷,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過實驗室檢測Mb、hs-cTnI以及hs-CRP等指標的變化,可以更加真實、準確的反映出患者的病情[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同期接受體檢的7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期間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同期接受體檢的70名健康體檢者,分別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受檢者男女比例為35/33,最高齡74歲,最低齡48歲,平均年齡(61.2±3.2)歲。對照組受檢者男女比例為38/32,最高齡76歲,最低齡45歲,平均年齡(60.7±2.9)歲。兩組受檢者的基本資料對照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靜脈血2 mL,經(jīng)過離心(離心速度4000 r/min,離心時間5 min)處理后,使用ARCHITECT i40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美國雅培)以及配套的高敏肌鈣蛋白(hs-cTnI)、肌紅蛋白(Mb)測定試劑盒檢測hs-cTnI和Mb。使用SIEMEN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西門子)及其配套的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測試劑盒檢測hs-CRP,對各組的檢測值進行記錄,比較其差異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藥物再灌注治療3d后,再次進行Mb、hs-cTnI以及hs-CRP的檢測,并與治療前進行對比。
2 結(jié) 果
各組患者的Mb、hs-cTnI以及hs-CRP檢測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前)各項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心?;颊咧委熐昂笾笜藢Ρ扔酗@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狀動脈常發(fā)生管腔狹窄、閉塞等病變,影響心肌組織的血氧供應,進而引發(fā)胸痛、休克及心力衰竭等癥狀。在疾病的診斷中,根據(jù)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不能完全做出診斷,易與其他類似癥狀疾病相混淆。患者心電圖變化,也不具有決定性的診斷作用,尚需要依賴特異性和敏感性高的心肌標志物的變化來進行判斷[2]。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進展過程中,患者的Mb、hs-cTnI以及hs-CRP均出現(xiàn)顯著的升高,反映出患者心肌細胞內(nèi)轉(zhuǎn)運和貯存氧的能力,同時能準確判斷心肌損傷程度。單獨檢驗Mb、hs-cTnI以及hs-CRP其中的一項指標,均難以準確對疾病做出判斷。三項指標的聯(lián)合檢驗,能夠顯著提升疾病診斷的準確性[3]。
綜上所述,根據(jù)Mb、hs-cTnI以及hs-CRP聯(lián)合檢測結(jié)果,能夠?qū)毙孕募」K阑颊叩牟∏樽龀鰷蚀_的診斷,同時還能夠?qū)颊叩念A后情況進行判斷,有著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廣權(quán),黃華蘭,賀勇,等.高敏肌鈣蛋白T檢測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04):451-453.
[2] 喬安邦,孟旭,張海波,等.高敏肌鈣蛋白檢測的最新臨床研究進展[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5,10(04):788-791.
[3] 張成磊,祝茜,張永華,等.探討高敏肌鈣蛋白I聯(lián)合常規(guī)心臟標志物對微小心肌損傷的診斷價值[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16,21(04):3143-3146.
本文編輯:李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