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芝
摘要:網絡教學,說到底是一種媒體教學,是世紀媒體教育的基本模式。網絡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不僅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改變,而且使學生數學學習的認識關系發(fā)生了改變。利用現(xiàn)代網絡資源使數學課堂變得情境化、多樣化、趣味化和現(xiàn)代化,使學生學得更輕松、更快樂,更為主動。而且更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形成。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合作互動;影響
人類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著教育并導致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使我們的教育由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走向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現(xiàn)代教學。教育的信息化也改變了教學的概念、學習的概念。從而改變了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由講授型教學向自主創(chuàng)新型教學發(fā)展。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來幫助自己的教學,把計算機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生活化。以下幾點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所取得的經驗和體會。
一、“有情有境”巧設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設計的教學過程和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必須圍繞興趣這個主線來進行。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教學軟件集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特點,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
二、“有滋有味”豐富感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參與能力
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才能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適時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方式更加豐實、直觀、形象、更具動感和立體感,從而多角度,多層次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教學效果進一步優(yōu)化,效率進一步提高。
例如,在教學《條形統(tǒng)計圖》一課時,我在屏幕出現(xiàn)了一個繁華的十字路口,各種車輛穿梭不停。我讓學生想辦法計算在一分鐘內公交車,小轎車,大卡車,出租車的數量,全班學生迅速行動起來,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工合作,你數這種車我數那種車他做記錄。每個學生都忙的不亦樂乎;學生的參與熱情極高,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在活動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和發(fā)展。
三、“有聲有色”化靜為動,突破重難點
創(chuàng)設動態(tài)情景,以鮮明的色彩,美妙的聲音,活動的畫面把活動過程全面展現(xiàn)出來,那么既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逐步解決問題。,又可促進思維導向由模糊變清晰。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后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再比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中,在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時,利用實物演示比較麻煩,且效果不好,我運用多媒體教具,將平行四邊形面積切割,然后經過拼補轉換成長方形,把公式的推導過程清楚的演示出來,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掌握公式,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生動的動態(tài)一畫面聯(lián)系起來,不用教師多講,也就能準確、快速地理解掌握通過多媒體演示,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突出教學重點,有效的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四、“有理有據”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來輔助,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更能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維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良好的思維能力不是憑空而生的,它依賴于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與一個人的思維素質所受的思維訓練密切相關。根據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應用的廣泛性等特點,教師要為學生 開拓思維空間,幫助學生破除因循守舊的思想,增加思維的自由度,鼓勵學生探索,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互相討論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五、“有張有弛”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練習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全面完成數學教學任務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發(fā)揮計算機容量大,信息類型的轉換方便迅速,信息傳播速度快的功能優(yōu)勢,巧妙設計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練習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讓學生輕松鞏固已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電腦中的隨機函數編寫算式,可以根據要求無限量地供應題目,并判斷輸入答案的正誤,還可以設定答題時間,超過答題時間,電腦自動告訴答案,讓學生與電腦比速度。不失為一種學生喜歡的數學電腦游戲。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打破了以往教師邊講邊演示,然后練習,由老師一手牽著學生走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有味的生活情境,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教學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但基于網絡中小學數學的教學只是一種新的模式,它確實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但它又不是一種十全十美的教學手段,同時它也存在著局限性,只有把計算機多媒體同時與其他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結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才能產生最佳的教果
參考文獻:
[1]董強:轉變數學教育思想深化數學教學改革科技信息(學術研 究)200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