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波,鄭昭芬,危安
[湖南師范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省人民醫(yī)院) 1.心內科;2.超聲科,湖南 長沙 410005]
左室收縮功能(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LVSF)的準確測量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狀態(tài)判斷、預后分析、治療方案選擇及療效評價具有重要意義[1-2]。傳統(tǒng)超聲心動圖M型法與Simpson法比較因其方便快捷仍然是廣大醫(yī)療機構檢測心功能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對比M型法和Simpson法評價左室收縮功能,以便為臨床診斷提供更為精確的數據,現報道如下。
對象:82例確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來自本院心內科住院患者,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齡33~81歲(平均55.2歲)。入選標準:① 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III、IV級;②竇性心律;③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④排除室壁瘤、心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肺源性心臟?。ǚ涡牟。?、心肌梗死及超聲心動圖上存在明顯節(jié)段運動異常等器質性心臟病。對照組(非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健康成年人,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28~70歲(平均52.3歲)。
采用Philips HD11 XE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使用S4-2探頭,頻率1~5 MHz,進行常規(guī)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使用X3-1矩陣探頭,頻率1~3 MHz;每位心衰患者行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選取心尖四腔心和兩腔心二維切面以及胸骨旁左室長軸切面,采用雙平面Simpsons法和傳統(tǒng)M型Teichholz法分別測量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及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
所有資料采用SPSS for Windows 17.0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傳統(tǒng)M法超聲心動圖技術測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為(29.70±5.91)%,雙平面Simpson法技術測得為(26.96±5.53)%,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65,P=0.003);傳統(tǒng)M法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為(119.59±17.57)ml,高于雙平面Simpson法技術測得值(112.73±13.77) ml(t=2.780,P=0.006);傳統(tǒng)M法超聲心動圖技術測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 為(40.71±9.54)ml, 雙平面Simpson法技術測得值為(36.36±8.54)ml,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75,P=0.002)。見表1。
傳統(tǒng)M法超聲心動圖技術測定對照組(非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為(71.25±12.39)%,雙平面Simpson法技術測得值為(71.54±13.30)%,兩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0.123,P=0.903);傳統(tǒng)M法超聲心動圖技術測定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為(103.51±22.88)ml,低于雙平面Simpson法技術測得值(106.53±17.87)ml(t=0.809,P=0.420);傳統(tǒng)M法超聲心動圖技術測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為(35.17±9.53)ml,雙平面Simpson法技術測得為(37.55±8.47)ml,兩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47,P=0.151)。見表2。
傳統(tǒng)M型法診斷急性心力衰竭診斷符合率為81.7%,雙平面 Simpsons法診斷率為93.9%,傳統(tǒng)M型法與雙平面 Simpsons法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94,P =0.017),見表3。
表1 兩種方法測量AHF患者LVEF、LVEDV及LVESV比較(±s)
表1 兩種方法測量AHF患者LVEF、LVEDV及LVESV比較(±s)
不同方法 LVEF/% LVEDV/ml LVESV/ml傳統(tǒng)M型 29.70±5.91 119.59±17.57 40.71±9.54 Simpsons 法 26.96±5.53 112.73±13.77 36.36±8.54 t值 3.065 2.780 3.075 P值 0.003 0.006 0.002
表2 兩種方法測量對照組(非AHF患者)LVEF、LVEDV及LVESV比較(±s)
表2 兩種方法測量對照組(非AHF患者)LVEF、LVEDV及LVESV比較(±s)
不同方法 LVEF/% LVEDV/ml LVESV/ml傳統(tǒng)M型 71.25±12.39 103.51±22.88 35.17±9.53 Simpsons 法 71.54±13.30 106.53±17.87 37.55±8.47 t值 0.123 0.809 1.447 P值 0.903 0.420 0.151
表3 傳統(tǒng)M型法與雙平面Simpsons法對AHF患者診斷符合率比較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其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同惡性腫瘤一樣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心力衰竭重要病理生理基礎是心室容量劇增,心臟功能降低及電-機械傳導延遲引發(fā)的心室收縮不同步,從而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最終導致患者死亡[3-4]。因此早期、準確、及時的評價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對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至關重要。超聲心動圖以無創(chuàng)、操作方便且可重復檢查等優(yōu)勢成為臨床判斷心室容積、心臟功能的首選方法。
目前臨床超聲心動圖評價心臟功能常用的方法有傳統(tǒng)M型超聲心動圖及雙平面Simpsons法超聲心動圖及三維法;傳統(tǒng)M型法超聲心動圖是最早用于評價心臟功能的超聲方法,其理論基礎是將左室假設為長橢球體,測量心臟功能的各項數值[5]。近年,臨床發(fā)現對于左室節(jié)段性運動異常和心梗后心室重構以及心腔過大時的患者,心功能的測量結果可出現較大誤差[6-7]。雙平面Simpson法其理論基礎是采用圓盤相加法計算左室容量,將左室劃分為一系列等間距的圓柱體[8-9]。本研究通過測量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及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來比較傳統(tǒng)M型超聲心動圖及雙平面Simpsons法超聲心動圖,結果發(fā)現雙平面Simpsons法測量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及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的準確性均高于傳統(tǒng)M型超聲心動圖,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評價非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兩種方法無差異。結果說明:對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簡化雙平面Simpson法比M型法更能精確地評價左室整體收縮功能,因該方法適用于任何幾何形狀的心腔平面。
雖然雙平面Simpson法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較強的實用性,但是該法理論基礎是基于幾何構型假設,也存在一定限制性[10-12],首先,對于左室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異常的患者,由于心尖平面不能顯示左室全貌,計算左室容量可能存在一定誤差;其次,心尖切面,超聲束利用其側向分辨力顯示心內膜的大部分輪廓,因而分辨力較低。因此,本研究為防止研究誤差,排除室壁瘤、心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肺心病等所致的心力衰竭,本研究結果分析,雙平面Simpsons法能更準確地評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從而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