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萬宏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目標的改革,信息技術這樣一門以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基礎學科,在改革中也有了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努力適應著當下信息化時代的教學需求和學生需要,刷新著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教學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成績也有問題,初中信息技術課也一樣,在改革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導致學生信息技術課的成績不理想,影響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發(fā)展。本文將就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33-00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17
信息技術是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基礎學科,在改革中也有了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努力適應著當下信息化時代的教學需求和學生需要,刷新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初中信息技術課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導致學生信息技術課的成績不理想,影響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發(fā)展。鑒于此,筆者結合自己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經驗,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研究,略談幾點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信息技術課沒有像語數(shù)英、物理、化學等一樣被重視,而是被放在比政史地還尷尬的地位。在教學中教師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傳統(tǒng)應試的課程上,對信息技術教學關注度、重視度嚴重不足。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他們的觀點里,信息技術不參與考試,對升學的成績影響不大,在學習中稍微了解一下就行。其次,學校對師資力量的建設沒有引起重視,信息技術課的教師大多都是代其他的課程,隨便拉來應付。教師本身對信息技術的專業(yè)知識了解不深,操作不熟悉,也就無從教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就算一個學校有幾個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yè)教師,也是由于得不到重視,培訓進修的機會少,他們教學熱情不高,能力停滯不前,對自己知識也不時常更新,嚴重影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認識和學習興趣,使初中信息技術課得不到應有的發(fā)展。最后,由于認識原因,初中信息技術雖然也卷入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大潮,但是改革不夠徹底,更不完善,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還是抱著穿新鞋走老路的態(tài)度,對于教學方法缺少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也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設計,缺少一定精練性、靈活性,說教式的教學導致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離,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失去興趣。顯然,這也是目前信息教學存在的問題,更是影響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的原因所在。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成績,教師就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和學習時間,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中走出來,把灌輸式的傳授知識變?yōu)閱l(fā)學生智慧,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學習的積極性。(1)教師要做到更新理念,把學生當成課堂教學的主體,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提問、回答問題,且與教師交流討論,增強互動;(2)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中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接受能力,注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意識和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習慣;(3)教師要及時轉變角色,重新建立師生之間新型合作關系,這樣教師才能真正放下所謂的師道尊嚴,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合作,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保證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率。
(二)緊跟新課程改革,靈活選擇教學方法
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成績,教師就要擺脫以往那種機械式、單一式教學,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要求,結合新課程素質教育教學的理念和精神,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1)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要掌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講練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深化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綜合素養(yǎng);(2)任務教學方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以目標為學習方向,有目的地獲得學習信息、材料,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多渠道地完成任務,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目標,獲得新知。
(三)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初中生喜歡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更喜歡有趣多樣的教學方法。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充分了解學生的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1)巧妙運用導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設計精彩的導入方法,利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把學生快速代入學習狀態(tài),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如情境導入、懸念導入、故事導入等等。(2)有計劃地組織競賽活動。初中生的好勝心很強,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有計劃地組織一些競賽,如繪圖比賽、文字處理比賽、五筆或搜狗輸入法比賽等等,以此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3)在教學中融入游戲。由于初中信息技術課主要涉及基礎技能的操作,因而學生要進行反復練習才能掌握。為了提高操作練習的效率,避免因單一、枯燥練習影響學生興趣,教師就可以在練習中根據(jù)教學內容融入相應的游戲,促進訓練。這樣既能保持他們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技能。
三、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是人們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也是學生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一的項內容。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們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妮娜.初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的認識與思考[J].時代教育,2014(4).
[2] 張現(xiàn)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學周刊,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