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泉
摘 要:新課改的深入,課堂模式的優(yōu)化,成為課堂教學探討的主題。初中信息教學中,開展主題探究教學,構建主題探究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力。文章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開展主題探究教學的問題,從三個方面進行簡單論述,以期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質(zhì)量,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主題探究活動;實踐應用;主要策略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明確了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和主要理念,指出“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打下必要基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改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運用主題探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打造主題探究模式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論述。
一、注重先學探究,培養(yǎng)預習探究的興趣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前有效的預習,可以實現(xiàn)“先學”的目的,是“先學后教”的前提,通過課前先學,利用已有知識對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初步思考、了解要學習內(nèi)容的重點和難點,利于學生課堂學習具有針對性,提高學習效率。初中信息技術在初中教育教學中常被冷落,學生對這門學科不夠重視,自主預習需要教師首先重視這門學科,課前精心設計預習作業(yè),促使學生認識到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預習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課前探究的興趣。
在《修改文字》的教學前,教師可以設計下面的自主預習任務,讓學生帶著這些任務自主預習、主動先學。如教師給學生一段《老師,您好》的文字錄入,讓學生找出這段文字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和標點符號,試著把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進行修改……這個預習作業(yè)的完成,需要學生先自主看教材或者觀看相關的微課、微視頻,掌握如何選中、如何刪除、怎樣修改,這樣的預習任務,促使學生主動先學、自主探究,培養(yǎng)自主預習、主動探究的習慣。
當然,學生先學,教師開始時,不妨給一些建議性的指導,如怎樣帶著問題趣思考、去討論,并引導學生在先學時,要在自主解決不了的問題上、在自己感到難以理解的地方做標記,利于在課堂上學習時有目的性。
二、注重問題教學,引發(fā)學生研究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感興趣,就會形成內(nèi)在的動力,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樂學的效果,遠比“讓我學”的效果要好得多。而問題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知識的探究興趣,利于探究模式的開展和推進。
如在《有效獲取信息》的教學時,筆者提出下面的問題:
(1)閱讀教材中的小故事,通過故事,說說如何有效地獲取信息;
(2)結合下面的情境,說說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
a.郊游——需要獲取天氣信息;
b.獲取天氣信息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定位信息需求,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這些問題的提出,緊扣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有效獲取信息,促使學生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思考和探究,提高探究學習能力。
再如在《數(shù)據(jù)收集與錄入》的教學時,對于WPS表格方面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提出下面的問題,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如:
(1)什么是單元格?什么又是活動單元格?
(2)怎樣給一個單元格編號?
(3)什么叫工作表?一個工作表有幾個標簽?是哪幾個?
(4)什么是工作簿?文件擴展名是什么?
(5)在A:50B、B:C80、C:CC、D:50中哪一個是單元格地址?
(6)成績表.et、考試.doc、工作.ppt、學生.exe中,哪一個是工作簿?
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和提出,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討論,促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改變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學”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自主、樂學,激發(fā)求知欲和探究欲。從這意義上說,問題教學法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開展主題探究、提高學習效果,提升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探究能力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家庭里,在這個大家庭中,需要相互交往、需要交流,這就需要學會與人合作,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主要策略。為此,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巧妙設計難度較大、探討性的問題,促使學生互相討論和交流。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學科特點決定的。因為信息技術教學學科涉及的范圍較廣,一些問題和任務,不是個人能獨立完成的,需要集體的智慧,需要在互幫互助下才能高效完成。同時,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合作探究教學,促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也是新課標倡導的主要課堂模式和學習方式。為此,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巧妙設計合作學習、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主動合作、樂于探究。
如在Flash制作的教學時,開展合作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教學過程中,教師布置Flash的制作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讓組長分配任務,發(fā)揮每一個組員的特長和聰明才智,再統(tǒng)一和匯總大家的意見,完善設計作品,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體會合作的快樂,收獲合作的快樂,也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提高合作探究學習能力。
主題探究學習模式,改善了課堂環(huán)境,實現(xiàn)了課堂的翻轉(zhuǎn)。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這門學科,并不斷探討和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讓主題探究模式的運用,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貴祥.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
[2]徐宏偉.探究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4(20).
[3]蔣淑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主題探究模式探析[J].師者,2014(6).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