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云
摘 要:學生是課程學習者,更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學生資源在課程教學當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效果也會直接影響到課程體系的建設質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平臺,在完善學生德育素質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要從學生方面著手,認識到學生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價值,從而運用多樣化的方法發(fā)揮這些資源的利用優(yōu)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學生資源;開發(fā)利用
按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要求,學生是課堂主體,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獲取的經驗等都能夠成為重要的學習資源。為了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完善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就要把學生資源作為教育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的重點,既幫助學生認識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的價值,又讓學生的德育素質得到最大化的發(fā)展。
一、開發(fā)利用學生生活資源
一個完整的班級是由眾多學生共同構成的,而每個學生都有著各自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經驗,同時還有著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而這些生活資源都是值得開發(fā)和利用的寶貴課程資源,只有將學生的生活經歷融入課程學習當中,才可以最終轉化成為學生的人生經驗,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深刻感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體現(xiàn),也展示出非預約化的教學魅力。例如,在教學“感受社會變遷”時,為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更好地對學生生活資源進行開發(fā)與利用。教師可以設計研究改革開放后,尤其是近些年來,家鄉(xiāng)變化為主題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自選課題,調查不同的領域,從多種途徑獲取有關家鄉(xiāng)變化的材料,讓學生的生活經驗得到利用,也將課程教學進行延伸。再如,在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中的誠信模塊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一下生活當中看到以及真實體驗的有關于誠信的案例,和同學進行分享。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從反面著手,列舉一些不誠信的表現(xiàn)和危害,將學生的生活資源轉化成為寶貴的課堂資源和知識營養(yǎng),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又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
二、開發(fā)利用學生興趣資源
要讓學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當中,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首先,讓學生的課程興趣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當學生在濃厚興趣的支持之下,會把課程學習當作是一種享受,也會更好地促進學生資源以及生成性資源的形成,保證教師可以更好地開發(fā)利用學生資源。根據這樣的教育規(guī)律,教師要在課程教學當中運用多元化的方法刺激學生對課程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引起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讓學生資源得到更好的開發(fā)與利用。比方說,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國家的新聞和社會熱點話題有著濃厚的興趣,也常常會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不同的渠道獲得新聞信息。那么在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內容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邀請這部分學生擔當教師助手,讓他們將自己搜集到的國際國內的時事新聞進行介紹,讓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同時也讓學生的興趣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這樣學生也能夠在豐富成功體驗的支持之下,強化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質量。其次,教師可以將班級當中熱愛關心集體和友愛同學的學生事例作為教學案例。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提高針對性,讓學生感受到身邊包含著多種多樣的教育資源,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與生活態(tài)度。這部分學生會在班級當中成為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從而在潛移默化當中完成榜樣教育,一舉多得。
三、開發(fā)利用學生差異資源
每一個學生都是差異化的個體,他們在個性、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表現(xiàn)等多個方面都各有不同,所以說學生的差異以及差異化發(fā)展是一個客觀事實。教師必須要明確認識到這樣的事實,并對學生差異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運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擁有一個差異化的精彩人生。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為宗旨,正視學生的客觀差異和由此產生的差異化學生資源,做到尊重、研究、縮小以及發(fā)展差異,讓這些資源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的寶貴財富。例如,在教學“積極服務社會”一課中有關“維護公共秩序”內容時,教師可以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家庭和生活背景差異進行分析,并從不同背景當中的學生群體當中選出幾位,讓他們談談維護公共秩序的認識和體會,將他們的體驗和感悟當做是課程教學的案例以及寶貴的資源。再如,在教學“團隊精神”一課的“個人與集體”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學習基礎和能力各有不同的學生當中選取代表,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在班級建設當中做出的努力,使學生能夠有效融入班集體,提高集體主義觀念。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在學習當中的多種表現(xiàn)可以成為課程教育的資源,從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得到發(fā)展。教師要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耐心細致地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從中獲得豐富的學生資源,把這些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fā)與利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可以內化為學生正確的思想與行動。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