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明
摘 要: 修辭教學(xué)是語言教學(xu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語言學(xué)家修辭手法研究的基礎(chǔ)上,本文對比了英漢成語中常見的幾種修辭手法,以期啟發(fā)教學(xué),豐富學(xué)生的語言和文化知識,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guān)鍵詞: 成語 比喻 擬人 重復(fù) 對偶
1.引言
目前,修辭手法在英語教材中很常見,傳授修辭知識勢在必行。如何教授修辭知識?對英漢修辭手法進(jìn)行對比研究不僅可以啟發(fā)教學(xué),而且可以豐富學(xué)生的語言和文化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漢成語是民族語言的精華。從廣義而言,包括諺語、俗語、俚語及歇后語。從語言形式角度來看,是民族語言中經(jīng)過長時間提煉而形成的形式簡短而意義精辟的、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也是該語言修辭手段的集中體現(xiàn)。歸納起來,最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2.比喻(Comparison)
比喻是將抽象的概念和具體的事物進(jìn)行比較,給抽象概念以具體形象,讓人們更易于理解和傳播。如:as cool as a cucumber(泰然自若)/ as faithful as a dog(忠心耿耿)/ as mute as an oyster(噤若寒蟬)/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一貧如洗)/as swift as an arrow(風(fēng)馳電掣)/ as thin as a lath(骨瘦如柴)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揮金如土)/to take one as an old friend at first meeting(一見如故)/Time flies like a shuttle(日月如梭),等等。以上這些英文成語都使用了比喻,把比喻的事物(喻體,vehicle)和被明比喻的事物(本體,tenor)用比喻詞“as/like”等連接起來,表明兩者之間的相似關(guān)系。這種比喻在英語中叫明喻(simile)。
漢語中,明喻通常是用“如、似、若”等比喻詞把喻體和本體連接起來。如:安如泰山、大筆如椽、度日如年、心急如焚、日月如梭、光陰似箭、繁花似錦、情深似海、如饑似渴、如膠似漆、大智若愚、冷若冰霜、噤若寒蟬、門庭若市、虛懷若谷,等等。
成語是人們從長期的生活中提煉而成的思想結(jié)晶。由于相似的生活經(jīng)歷, 英漢兩族人民對外界會有相同的體會, 一些相似的成語在此基礎(chǔ)上產(chǎn)生。如:as cold as ice(冷若冰霜)/as light as a feather(輕如鴻毛)/as timid as a mouse(膽小如鼠)/as firm as a rock(堅如磐石)等。
盡管一些英漢成語可以進(jìn)行對等理解,但由于英漢民族的具體歷史文化背景不同,形成的成語會有不同的語言形式和表達(dá)方式。如:漢語中的“大力如牛”,根據(jù)英國人的習(xí)慣只能譯為“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馬),因為中國人通常用牛犁田,英國人一般用馬犁田或拉車。成語源于生活,與一個民族的歷史、經(jīng)濟(jì)、地理、風(fēng)俗習(xí)慣等密切相關(guān)。因此,在理解和翻譯成語時,我們應(yīng)該尊重各民族的歷史、風(fēng)俗習(xí)慣等。
比喻是修辭中使用最普遍的技巧。除了上述明喻之外,還有隱喻(Metaphor)。隱喻是一種沒有比喻詞的含蓄的修辭手段。英語中有許多隱喻成語。如:to cast pearls before a swine(明珠暗投)/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撈針)/to lose heart(灰心喪氣)/on the ice(如履薄冰)out of tune(格格不入)/rain cats and dogs(傾盆大雨)/stand by with folded arms(袖手旁觀),等等。此外,英語隱喻成語還通常用動詞to be連接本體和喻體。如:Time is money(一寸光陰一寸金)/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高枕無憂)/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等。
在漢語中,隱喻詞通常用“是、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充當(dāng)比喻詞,聯(lián)結(jié)本體和喻體。如:十個被鮮血浸泡的手指頭腫得變成了大熊掌。而且在中文成語中利用隱喻這一修辭手法的也有很多,如:冰消瓦解、冰清玉潔、草木皆兵、車水馬龍、唇槍舌劍、刀山火海、滿面春風(fēng)、人面獸心、鐵石心腸、銅墻鐵壁、土崩瓦解、星羅棋布等。英漢成語在暗喻修辭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有些可對應(yīng)翻譯,如:Time is money(一寸光陰一寸金)/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高枕無憂)等。
3.擬人(Personification)
擬人是指將人以外的東西擬作人,使其具有人的特征這樣的修辭手段。擬人這種修辭格多見于英語成語中,即把人以外的東西想象成為具有感情、語言、動作和思想的人,使之具體化。如: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實勝于雄辯)/Happiness takes no account of time(歡娛不惜時光逝)/Money talks(有錢能使鬼推磨)/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時不待我)/Walls have ears (隔墻有耳),等等。
在漢語里也有很多使用擬人手法的成語。如:百花爭艷、閉月羞花、捕風(fēng)捉影、春風(fēng)得意、風(fēng)木含悲、隔墻有耳、花枝招展、怒發(fā)沖冠、天誅地滅、鶯歌燕舞、眾星捧月,等等。英漢擬人修辭格雖然存在差異,但共性居多。
4.重復(fù)(Repetition)
重復(fù)也稱為反復(fù),是指重復(fù)重點詞或重要概念,突出某個思想或強調(diào)某種情感,引起讀者注意,達(dá)到某種效果的一種修辭格。英語成語大量運用了重復(fù)這一修辭手段。如:again and again(三番五次)/measure for measure(針鋒相對)/out and out(徹頭徹尾)/Step by step(一步一步)/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還眼,以牙還牙)/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杞人憂天),等等。
漢語成語也大量使用重復(fù)的修辭手法。如:沸沸揚揚、慌慌張張、鬼鬼祟祟、兢兢業(yè)業(yè)、馬馬虎虎、唯唯諾諾、熙熙攘攘、洋洋灑灑、郁郁蔥蔥、戰(zhàn)戰(zhàn)兢兢等成語。其修辭手法除采用了詞的重復(fù)外,還使用了詞的重疊手段,即采用疊音詞的形式,這種疊音詞在英語成語中一般沒有。雖然一些英語語言形式與漢語不同,但在英漢成語中重復(fù)所起的加強語勢和旋律的語用功能大體相似,一些英文成語也可找到相應(yīng)的漢語成語。如: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還眼,以牙還牙)/out and out(徹頭徹尾),等等。
5.押韻(Rhyme)
英漢成語除了各自的民族性外,另一個共同特征是許多成語具有一種流暢和諧的節(jié)奏美。
英語成語使用頭韻和尾韻使它們的音韻鏗鏘有力。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Look和leap兩個關(guān)鍵詞,通過相同的輔音構(gòu)成了英語成語的頭韻,而begun和done兩個關(guān)鍵詞,則通過相同的元音加上相同的輔音構(gòu)成了英語成語的尾韻,使英語成語產(chǎn)生了聲韻美,加強了節(jié)奏感。漢語成語和英語成語在功能上比較相似,它們也是通過押韻增加音韻美的。如:自吹自擂、換湯不換藥 、救兵如救火等,通過同音重復(fù)讓其順口且有節(jié)奏感。又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等,通過相同的韻母使句子產(chǎn)生韻律之美。
6.對偶(Antithesis)
對偶是將意義相對的詞組或句子并列運用于句中,起到凝練集中、聲韻和諧、整齊勻稱、言簡意賅的作用。這種例子在英語成語中屢見不鮮。如:back and forth(來來回回)/ day and night(日日夜夜)/fair and foul(風(fēng)雨無阻)/give and take(平等交換)/up and down(上上下下)/young and old(老老少少)/Harm set, harm get(害人害己)/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見,心不煩)/More haste, less speed(欲速則不達(dá))/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準(zhǔn)備)。
漢語中,對偶就是字?jǐn)?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對詞組或句子,在意義上彼此相關(guān)的修辭方式。在漢語成語中也有很多采用這種方式。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漢語成語有的是對偶四字短語,在這四字中,前后兩對往往在含義上重復(fù),而且結(jié)構(gòu)對稱,節(jié)奏鮮明,和諧悅耳。如:暴風(fēng)驟雨、捕風(fēng)捉影、斷子絕孫、銅墻鐵壁、貪官污吏、違法亂紀(jì)、無影無蹤、幸災(zāi)樂禍等。由于英漢民族審美心理和語言文字的差異,英語成語往往舍去了對形式美的追求,因此通常沒有對偶四字詞組。
7.結(jié)語
以上筆者對比了英漢成語四種修辭手法。通過對比成語修辭特色,我們希望幫助學(xué)生提高文化素養(yǎng),掌握成語內(nèi)在含義,學(xué)習(xí)修辭手法,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xiàn):
[1]郭文濤.從美學(xué)角度看英語比喻的對等翻譯[J].外國語,1993(1).
[2]肖福壽.英語成語意義新探[J].外語教學(xué),2000(2).
[3]李鑫華.英語修辭格詳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