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國花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的,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理解和參與能力。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時事熱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本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時事情境;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8-0060-02
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2017年初,教育部考試中心對高考進行了系統(tǒng)的頂層設計,提出“一體四層四翼”,確立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的高考核心立場,明確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的考查目標?!镀胀ǜ咧兴枷胝握n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與時事政治相互補充,承擔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任務。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利用時事創(chuàng)設情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此,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的復習為例,踐行這一想法。
一、有“溫度”的導入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應該是有“溫度”、有情感的課堂,用帶有“溫度”的時事政治導入,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在鮮活的時政情境獲得深刻體驗,進而提升其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本節(jié)課以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上全票當選國家主席,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紛紛發(fā)來賀電或賀信的情境作為導入。讓學生在感受喜悅而莊嚴的氣氛的同時,歸納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并對發(fā)來祝賀的國家進行分類,探究主權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如讓學生分析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fā)來的賀電體現(xiàn)了聯(lián)合國的哪些宗旨,使學生從中感受中國在聯(lián)合國中的重要地位和積極作用。
“政治認同”決定著思想政治課堂的“溫度”,以真實的時事感染學生,讓學生增強家國情懷,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培育學生政治認同這一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并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二、有“深度”的過程
高中思想政治課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思考,促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其辯證思維能力。因此,課堂應是有“深度”的,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時事情境打造有“深度”的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如在《當代國際社會》復習中,可引用以下時事材料:
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為了更好地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我國在南海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進行島礁人工陸地建設,完善醫(yī)療、氣象、環(huán)境觀測、航行安全等民用設施,為南海航行提供公共服務。同時,部署必要的國土防御設施。在南海問題上,各方訴求不盡相同,利益交織紛繁復雜,這就要求各國在交往中重視平等原則,在溝通中增進理解互信。在堅定維護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同時,堅持通過談判協(xié)商解決爭議,堅持通過互利合作實現(xiàn)共贏,致力于把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和合作之海。
要求學生運用“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有關知識解讀上述材料,既可以突出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一重難點,達成知識目標,又可以讓學生辯證地看待主權國家不僅享有權利而且也要履行義務,權利和義務是統(tǒng)一而不可分割的。
還可以啟迪學生在生活中既要珍惜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又要履行義務,嚴守道德底線,維護公平正義。教師應注重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引導學生自覺參加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崇尚社會主義法治,并外化為捍衛(wèi)社會主義法治的行動。這樣的法治意識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公共參與的熱情,這也是政治認同和理性精神的要求。
“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敝蟹侵g是敵或是友的關系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2016年10月18日,菲律賓總統(tǒng)應邀訪問中國,中菲關系從陰轉(zhuǎn)晴。在此之前,因南海仲裁案而使兩國關系出現(xiàn)倒退。2017年11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峴港會見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此次越南峴港會見,習近平指出,自杜特爾特總統(tǒng)2016年10月訪華以來,中菲關系翻開了新的一頁,雙方積極開展合作,兩國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切實利益,也為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做出重要貢獻。中國將繼續(xù)同東盟國家一道,維護好南海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和發(fā)展繁榮。杜特爾特表示,菲方致力于推進兩國各領域合作向前發(fā)展,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妥善處理好海上問題。
要求學生運用“國家利益”的有關知識,分析中菲關系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并簡要說明我國是如何維護國家利益的。在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及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性后,教師隨即提問:“中學生為維護國家利益可以做些什么?”使學生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信念,堅定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都絕對不能也絕對不可能從中國分割出去的信念。
與此同時,我國也兼顧他國合理關切,使學生辯證地看待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這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政治生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這樣教學,既達成了了解“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理解“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的知識目標;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國家間的合作、競爭和沖突的根源,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這一能力目標;培養(yǎng)國家觀念,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又寓這些教學目標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中。
通過設置有“深度”的時事情境,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既使課堂內(nèi)容有深度,又提升了學生的政治認同、法治意識、科學精神、公共參與等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有“遠度”的結尾
思想政治課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應該是深遠的、終身的,一節(jié)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立德樹人任務的終結。因此,思想政治課堂的結尾應是有“遠度”的,幫助學生形成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此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終身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近五年來,習近平所到之處無不掀起一陣魅力旋風,許多往訪國用最高規(guī)格甚至超高規(guī)格來接待這位中國貴賓。讓學生觀看《習近平外交魅力》的視頻,領略五年來習近平所到之處掀起的魅力旋風,感受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屹立于東方世界,感受中國的大國擔當。
看完視頻后筆者并沒有提問書本知識,而是隨即讓學生表達看完視頻后的心情和感想。學生內(nèi)心澎湃,十分激動,真切感受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為祖國的強盛和大國擔當而感到自豪。抓住時機發(fā)揮時事情境的熏陶作用,不是假大空地把這種自豪感和責任感生硬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內(nèi)心油然而生這樣的情感,并使學生將之潛移默化為自己今后的責任擔當。這樣,學生才會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真正關心家事國事,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行使當家做主的政治權利,培育其核心素養(yǎng)。
繼而讓學生運用《當代國際社會》中的知識,分析習近平外交魅力如此之大的原因。在分析思考中,學生拓展了國際視野,開始關心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感受到做中國人的自豪,增強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時,學生樹立了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增強了國際意識和國際責任。
總之,教師應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學,用一系列的時事創(chuàng)設有“溫度”“深度”“遠度”的情境,聚焦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