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洋
[摘 要]數學學習離不開數學思想的指引,教師應敏銳地捕捉數學思想觸發(fā)的契機,及時通過質疑、反思、總結等活動,啟發(fā)、引導學生關注數學思想,感悟數學思想,感觸數學思想的作用力。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2-0033-01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發(fā)布,數學思想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提及,于是它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頻頻出現在數學教學中。但是,一些不當的教學行為也開始引發(fā)筆者的憂慮。
一、真實課例回放
以下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課堂教學片段。
師:我們學完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誰來陳述一下具體的操作流程?在研究計算法則時,不管是把異分母化為同分母,還是將分數化為小數,都用到了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轉化。
二、課后質疑反思
在課程告一段落后,刻意點名主旨——轉化思想,值得學習。但教學中是否潛移默化地滲透了數學思想?教學行為是否具備滲透性?成效如何?值得反思。首先,在課程收尾時點明主旨——轉化思想,及時、必要。但由于之前教學設計的針對性不強,沒有在思維上逐步提升和引渡,學生對轉化思想沒有太多的感受,導致最后的總結變成教師的一廂情愿,學生并沒有心悅誠服地接納轉化思想,也沒有積累運用轉化思想的相關活動經驗。其次,整個教學設計顯露出“重結果,輕過程”的錯誤導向。在探究過程中,并未進行蘊含數學思想的思維訓練,而是教師直接告知學生哪些環(huán)節(jié)用到了轉化思想,這樣的數學思想滲透只是一種空洞蒼白的說教宣講。最后,教師對教材鉆研不夠,本節(jié)課除了要滲透轉化思想,更為重要的是滲透計數單位的統(tǒng)一思想。
鑒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數學思想的滲透不應是強制灌輸,而應做到三點:準挖掘、重經歷、促感悟。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吃透教材,挖掘知識本質,如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之所以要轉化為同分母,其思想根源是不同數集進行計算時都要在統(tǒng)一的計數單位環(huán)境里。
當學生在親歷實踐、觀察圖形變化,總結出算法后,教師要及時質疑:“為什么一定要將異分母化為同分母?不化成同分母就無法計算嗎?”促使學生展開反思:將異分母化成同分母的根本原因是使分數單位統(tǒng)一,因為只有單位相同,分數才能處于同一溝通情境中,也才能進行融合與分離——相加減。在此基礎上,啟迪學生回顧舊知,舉一反三:計算整數、小數加減法時是不是也存在這種規(guī)則? 促使學生進一步從宏觀上明確:整數加減法里的數位對齊,小數加減法里的小數點對齊,化成同分母分數,都是出于將計數單位化為統(tǒng)一的目的。這樣,在類比遷移中,學生的認知結構趨于完善,同時,計數單位的統(tǒng)一思想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