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娟麗
摘 要:伴隨著《公共圖書館法》的推行,在保證公眾基本文化效益與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在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中促進公眾的參與性,擴展公眾參與途徑,培養(yǎng)公眾參與主體認知。
關鍵詞: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評估
《公共圖書館法》第四十七條說到“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進行考核??己藨斘丈鐣妳⑴c??己私Y果應當向社會公布,并作為對公共圖書館給予補貼或者獎勵等的依據(jù)。”作為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與公共文化設施給予者,公共圖書館應該使社會公眾加入到圖書館服務考核里面來,這不但是認真貫徹法律規(guī)定的主要措施,而且是提升圖書館公共文化的服務效能的主要方法[1]。然而,在圖書館服務考核的實際工作進程中,公眾參加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我現(xiàn)在就對其進行簡要分析,并在《公共圖書館法》指導下提出相關對策。
1 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存在的問題
1.1 公眾欠缺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的主人翁意識
公眾的參與不但是促進圖書館服務向著良好方向發(fā)展的動力,而且是圖書館在為公眾提供服務的進程中調整工作目標、取得讀者建議的主要措施。于是,圖書館需要拓展參與途徑,公開參與信息,才可以使公眾深深地信服。公眾可線上、線下實時掌握圖書館的各類服務信息,獲得公共文化活動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墒侨秉c就是,因為在圖書館平時的閱讀推廣活動中廣大公眾欠缺該有的主人翁與主導地位意識,詳細體現(xiàn)在圖書館自行決定閱讀推廣活動、圖書推薦、讀者服務等,讀者缺少積極參與組織與策劃閱讀活動的認知[2]。讀者在參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的時候,缺失作為閱讀活動主體的意識,僅僅表現(xiàn)為接受服務,未曾站在主導服務、決定服務的角度思考要求服務;缺少對應的激勵體制,部分讀者協(xié)會、讀者俱樂部等機構也沒有充分施展該有的組織參與功能,直接使得公眾參與意識的逐漸減弱。
1.2 公眾參加公共圖書館服務評價的渠道窄
公眾參加圖書館服務考核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很低,參與技能不夠,需要更好地幫助他們。那些時常樂于展現(xiàn)自我、參加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人群,很多都是文化氛圍很濃厚的群體:他們擁有一定的文化組織技能、很強的語言表達技能以及很高的主動性與文化素質,是極易挖掘其文化潛力、調動其文化熱情的一個群體??闪硪徊糠秩巳?,或者沒有很強的表達文化需求的技能,欠缺對自身的文化潛力的體會,造成其欠缺參與欲望與文化熱情;或者是盡管有強烈的參與欲望與很高的參與熱情,可由于本身技能有限,造成其變成公眾參與的局外人。公眾參加圖書館服務考核渠道很單一,公眾參與模式通常只局限于問卷調查、舉行讀者座談會等;再者參與活動存在偶然性、隨意性,一般只對大型閱讀推廣活動感興趣;公共圖書館對于公眾參與服務評價相關制度未建立,相關的審議、評估、制定等步驟還需進一步深入,就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來說,指標中未涉及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評價,依然以“服務提供機構”為主旨來考評圖書館的公共服務,卻不是以“公眾參與”為主旨。
2 完善且改進公眾參加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的對策
2.1 融入信息科技拓寬參與服務考核渠道
如今的圖書館不但擁有文獻貯藏的作用,而且還具備文化教育職能。為此,公共圖書館應該創(chuàng)建系統(tǒng)、長遠的宣傳教育機制和規(guī)劃,主動融入信息科技,拓展此項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拓展環(huán)境公眾參與的服務范疇,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社會影響力。詳細來說,公共圖書館能夠采取協(xié)作的形式,和新媒體形成策略共識,經(jīng)過微博、門戶網(wǎng)站與微信,宣傳公眾參加服務體制,進一步吸引讀者的關注。同時,公共圖書館也能夠利用QQ與微信等互動平臺實時發(fā)布公眾參與有關信息,并且和讀者開展深度溝通,對他們的精神與心理訴求進行充分了解,掌握他們的內在需求,進一步有目的性地提供服務,提升了服務質量與效率。再者,公共圖書館還能根據(jù)本身的場地優(yōu)點,聯(lián)系有關機構和組織,進行講座與畫展等公益活動,提升了本身的社會影響力,提升公眾參加服務的程度,獲得大眾的信賴與認同,拓展此項工作成效,并且吸引他們的普遍參與。
2.2 培養(yǎng)公眾參與主體認知,由公眾決定讀什么、怎么讀
新媒體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不但使得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傳播形式發(fā)生變化,而且提供給廣大讀者更加快捷方便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導致公共圖書館公共服務面臨更大的困難。廣大讀者沒有參加公共文化服務,對相關圖書館活動缺乏主動性,原因并不是公眾對此欠缺能力或興趣,問題的重點是公眾切身利益和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是不是有直接關聯(lián)。這給我們的啟發(fā)是在進行公眾參加圖書館活動服務里,聯(lián)系公眾的利益對調動公眾的主動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社會媒介需要利用輿論來正面宣傳公眾文化服務中人民群眾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圖書館在對全民閱讀活動進行策劃的時候,應該將圖書館的決策主體地位轉移到公眾讀者手上,要更多地讓讀者自己來決定如何閱讀,閱讀什么。尊重社會公眾的主導地位,使廣大讀者進一步有效、真實參加圖書館服務活動。
2.3 重視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工作中多元主體的優(yōu)勢互補
如今,我國在公共文化服務范圍的公眾參與體制還在起步探索階段,在資源購置、文化活動、公共圖書館重大業(yè)務決策、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圖書館工作評價社會力量介入不夠深入,公眾參與略顯不足,并沒有形成真實意義上的公眾參與體制,民眾訴求和群眾參加公共文化服務的實際情況之間存在沖突。尤其是比較欠缺公眾參與途徑,可國外的措施就是家庭、政府、志愿團隊、私人部門還有個人都會主動加入到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評價中,并且逐步展現(xiàn)出管理主體的多元化發(fā)展趨勢[4]。為推動社會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工作,促進圖書館服務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在公共治理理論下,重視多元主體的優(yōu)勢互補,可尋求公眾參與圖書館服務考核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一是可根據(jù)《公共圖書館法》建立公共圖書館理事會制度,凝聚和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共謀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增強圖書館公益服務能力,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要充分認識并在實際工作在落實“堅持國家辦館和社會辦館相結合”是圖書館事業(yè)建設的原則之一,要主動與社會力量交流、溝通、聯(lián)系和合作,主動探索、建立社會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的有效模式。二是規(guī)范壯大文化志愿服務隊伍,根據(jù)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7部門印發(fā)的《關于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志愿服務管理制度,積極發(fā)揮志愿者在讀者服務、閱讀推廣活動中的經(jīng)驗和作用,積極吸收志愿者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建議和意見,讓志愿者主動參與到閱讀推廣的策劃和管理中。三是發(fā)揮民間行業(yè)組織作用,要很好地施展讀者協(xié)會、行業(yè)協(xié)會等非政府機構在安排公眾參加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上的功能,要給予大力的資金、政策支持,搭建了多渠道、多層次的圖書館與讀者的交流平臺。
2.4 政府支持是公眾參與圖書館服務考核的最強勢支持
政府作為民眾利益的代表者, 有責任支持民眾需要的圖書館服務。面臨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的需求及《公共圖書館法》的要求,政府有責任為公眾的文化需求買單,通過權威性供給來保障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公平,制定相應的政策方案來鼓勵支持公眾參與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考核中來,公共圖書館落實政策要求、細化措施來保障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的主體權利。
3 結語
更好地提升公眾參與公共文化的效率,依據(jù)《公共圖書館法》制定公共文化和公共參與的詳細實施規(guī)則是如今的主要工作。然后需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參與途徑、組織激勵、信息公開、回應反饋、參與方式等制度,利用平時公共參與的促進功能,使廣大公眾主動參加到圖書館的服務考核任務中來。
參考文獻
[1]屠淑敏.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探索與實踐——基于杭州圖書館案例的思考[J].《圖書館建設》,2015,254(8):13-17.
[2]張春雨,藺麗英,楊淑亞.河北省公共圖書館環(huán)境公眾參與服務研究[J].《統(tǒng)計與管理》,2017(7):136-137.
[3]周世江.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公眾參與制度[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35(11):15-17.
[4]張春雨,渠開躍,溫暄.公共圖書館在環(huán)境公眾參與中的功能解析[J].《統(tǒng)計與管理》,2017(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