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學科作為“百科之母”,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在初中教育階段,語文教學一直處于重要地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以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逐步走進各學科課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
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手段逐漸滲透到現代教學的各個方面。運用信息技術將語文教材內容通過更加豐富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視覺、聽覺等影像中引發(fā)學習興趣,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啟迪學生思維,最終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呈現不斷上身的趨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教學實踐將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有效整合,探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策略。
一、 利用新媒體課件導入新課,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以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學生很容易產生倦怠感。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改變了這一現狀。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原本靜態(tài)的教材內容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出來,使課堂教學由“無聲”變?yōu)椤坝新暋保粌H讓沉悶乏味的課堂變得有趣,也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春》這篇散文時,我提前制作好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通過播放優(yōu)美的春景圖及歌曲將學生帶入教學情景中吸引學生注意:“看來同學們都知道這首歌歌唱了哪個季節(jié)了,(學生異口同聲:春天),那你們誰來說一說,春天都有什么特點?”學生各抒己見:桃紅柳綠,勃勃生機;春雨陣陣,萬物復蘇;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春天還讓人犯困(學生笑)……“好,接下來咱們來看看朱自清先生寫的《春》是怎樣的。”這樣,通過多媒體導入,選擇恰當的切入點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效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信息技術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方面發(fā)揮了異常出色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技術借助語音、圖像、影像、文字等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和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理解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比如,在教學《香港回歸新聞一則》一課時,通過信息技術展示香港回歸的視頻畫面,吸引學生注意,在國歌奏響的剎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愛國情感,這時讓學生通過讀課文回答問題:什么是新聞?新聞包括哪幾個要素?新聞的特點是什么?這樣,多媒體輔助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我通過展示各種各樣背影的圖片,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發(fā)表觀后感,打開學生表達的話匣。課堂教學中,我通過播放《朗讀者》中董卿的《目送》,讓學生在飽含情感的朗讀中回想成長過程中父母對自己無私的付出,在打動學生內心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父母的感恩情感。
三、 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寫作教學,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新課改的深入實施改變了傳統(tǒng)寫作教學的模式,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其中,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首先,在課前我通過互聯(lián)網收集信息,從多個角度豐富寫作主題資源,整理成電子教案,以在課上點撥、啟發(fā)學生。在寫作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營造氛圍與情境,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愿望;在講解范文和技法過程中,我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平臺引導學生共同分析,確定主題;課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儲備素材,通過篩選有用的信息,融匯素材豐富自己的材料累積;在修改過程中,我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紙質修改形式,利用電腦投影,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明白修改前后的文章;同時,將學生既定的文稿通過網絡即時發(fā)送給家長,在不斷進步和激勵中讓學生愿意進步。
四、 運用信息技術加大課堂容量,發(fā)揮最佳教學效果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傳授知識量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師利用教材和板書想在45分鐘的課堂內達到教學目標并非一件易事。而將互聯(lián)網接入課堂,通過多媒體技術將重點難點呈現出來,將抽象難懂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可以提高課堂利用效率,充實課堂內涵,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由于前面已經學習過說明文,對說明順序與方法有所了解。因此,在教學時,我運用多媒體將事理說明文簡單介紹,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和結構,通過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對課文中的說明順序和語言特點開展討論。運用信息技術將課文中未出現的大自然奧妙現象列舉出來,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而激發(fā)學生認識自然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使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發(fā)生了根本變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現代教學的優(yōu)勢、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通過有效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的學習效率,增強課堂容量,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潘艷明,李大孟.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探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2):140,142.
[2]張國華,趙志峰.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35):328.
作者簡介:
鄭蘭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欽州市浦北縣福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