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例,對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分析探究,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語文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為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十幾年,感受頗深,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勢在必行。我認為,中共中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教育,對進一步促進小學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推動城鄉(xiāng)教育教學工作舉足輕重。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結合實際教學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就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來說一說。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文章,寫的是少年時代周恩來的一件事,他親自看見在外國租界里的中國人受洋人欺負卻沒有地方申訴的事情,當時的他能深刻地領會到伯父當時說的“中華不振”深層次的意思,從而立下遠大志向,要為振興自己的祖國而讀書。在教《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課時我是這樣做的,我先定下教學目標: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2. 體會周恩來的遠大志向,聯(lián)系實際,積極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為民族振興和國家繁榮而努力學習。我上課的過程是這樣的:
一、 復習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周恩來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文章的條理和主要內(nèi)容有一定的認知,大家在學習中表現(xiàn)非常好;但老師還是希望大家一起再一次認真地閱讀課文、學習。進一步深入體會課文的內(nèi)容以及所體現(xiàn)的人物品質(zhì)。
問:課文中具體講了周恩來的哪幾件事?請分別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三個階段中,少年周恩來的情感所發(fā)生的變化有哪些?
二、 細讀課文,感受人物情感
1. 學習課文第1到第6自然段。
(1)讀課文,教師提問:周恩來的內(nèi)心感到怎么樣?(很疑惑)。他究竟在疑惑什么呢?板書:中華不振。
(2)PPT出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畫出讓周恩來產(chǎn)生疑惑的語句。PPT出示相關句子。
①“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②“那是外國的租借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③“租借地是什么樣的?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去那,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里?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
(3)自由讀以上句子,并努力讀出“疑惑不解”的語氣。
(4)指名讀,并評價。
(5)同桌分角色互讀對話。
2. 學習第7到第9自然段。
(1)認真讀這部分。
(2)問:此時此刻,少年周恩來的心情是怎樣的?因為什么事情讓他感到氣憤?
(3)展開想象,讓孩子們體會情感。PPT出示
①課文中這位婦女的遭遇悲慘嗎?這里只是想寫這位婦女嗎?從文中找出描寫這位婦女可憐的句子?!八麄兗泵Ρ剂诉^去,……”
②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她為何哭訴?哭訴什么?
③此時此刻周恩來體會到了什么?(理解“中華不振”)是什么讓他體會到的?
(4)思考:第九自然段里為什么不把少年周恩來沉思的內(nèi)容具體寫出來?這段話起到了什么作用?
3. 學習第10到第15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真思考:周恩來沉思些什么,你從哪里看出?
(3)理解周恩來的讀書目的與其他同學的讀書目的究竟有什么不同?在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方法,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其他學生的讀書目的是:明理、做官、掙錢、吃飯的這些讀書目的,全部是為了能很好地滿足自己在生活上的需求,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確是把個人與民族聯(lián)系起來,更深入地體會到當時周恩來立下的“天下之興亡,匹夫有責”的遠大志向。
(4)聲情并茂地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板書:博大胸懷、遠大志向。
4. 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集體讀)
三、 暢談感受
(1)感受人物:引導孩子們從“不解地問”“打破砂鍋問到底”“經(jīng)常想”、等處深入體會周恩來除了愛國還是個善于思考的人,我們要學習他這種品質(zhì)。
(2)學習寫法:體會過渡句、過渡段的用法。
(3)感悟交流:我們?yōu)槭裁炊x書?
四、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大家學習得非常認真,對課文也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對有關的寫作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盡量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回頭看看這節(jié)課,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抓準切入點,緊扣“中華不振”,整體解讀課文?!盀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其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中華不振”。上課時,我緊緊抓住這一點組織教學。第一,是我用來貫穿整節(jié)課的全部的教學內(nèi)容的其中一條線索就是——“中華不振”,從目睹“中華不振”到體會“中華不振”到思考“中華不振”,一步步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慢慢地去體會感悟少年周恩來的愛國情懷。第二,我又把文中的“中華不振”定為本節(jié)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部分。上課時,我緊緊圍繞“中華不振”細心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第8自然段中所體現(xiàn)的“中華不振”的整個環(huán)節(jié)部分,不僅能激發(fā)當時學生的愛國情懷、還可以進行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
通過這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討活動,我有以下體會。通過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根據(jù)習總書記的一系列關于實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點,就是要從孩子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融進教材,走進課堂,深入學校,入心入腦的要求,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很好地融入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很好地融入弘揚中華文化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融入社會活動實踐的原則,緊密聯(lián)系小學生思想和學習生活實際,在當下的小學生中要不斷地、積極開展這一系列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并要很好地進行實踐。做到入腦入心,人人皆知,讓小學生真真正正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參考文獻:
[1]凌成樹.論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現(xiàn)實意義[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1998(08).
[2]陳玖福.為中華崛起而讀書[J].群文天地,2013(02).
作者簡介:
閉云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橫縣陶圩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