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轉(zhuǎn)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點,課堂教學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開放化。以高中學段的教育教學為例,幾十分鐘的課堂時間,是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以及教育目標的養(yǎng)成需求。課堂變成了“濃縮”知識、方法、思想精華的場所。而要想完成精華的吸收,還需要我們幫助學生利用好課外的業(yè)余時間。那么,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才能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好訓練活動呢?下面筆者將對從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余;訓練活動;開展策略
體育活動具有延展性,課堂短短的幾十分鐘其實只能像“廣告片”一樣,向?qū)W生展示體育活動的形式、方法、理念。尤其是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更需要“擠時間”才能完成我們的預期教學目標。而對于學生的體能養(yǎng)成而言,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升以及終身體育理念養(yǎng)成而言,更需要體育教育突破課堂局限。本文中筆者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心得對如何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好訓練活動加以闡述。
一、 課外活動形式要“自由”
既然是課余時間完成的體育訓練活動,自然就不需要和課堂中的體育訓練活動那樣嚴謹。在筆者看來,課外活動形式的主特色應該是“自由”。我們可以將高中課外體育訓練活動的主題定位于養(yǎng)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如何能讓學生對自己的課感興趣呢,不同的老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進行,例如,做一些小游戲發(fā)幾個小獎品,或者與男生多談一些籃球、足球,與女生多談一些健美操,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學生自然會喜歡你,也會喜歡上你的課。
二、 了解學生的喜好
不得不說在課堂中,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其實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教師往往會從自己的認知出發(fā),主觀認定學生的喜好。當然有時候我們的判斷是準確的,而有時候我們的判斷其實是錯誤的,在開展高中體育課外訓練時,我們需要切切實實的把握學生的喜好。若是體育課上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踢足球,或者都來做健美操,那么肯定有一部分學生是逃避這個課程的,所以也就無法達到鍛煉的目的,更別說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釋放壓力得到放松了。所以根據(jù)學生的喜好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是高中體育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三、 調(diào)動全體學生參與互動
體育活動給人的感覺就是“熱血沸騰”。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喜歡這些活動。尤其是在對比沉悶、緊張的知識課堂之后,體育課堂中學生對其是充滿期待的,尤其是在業(yè)余時間內(nèi)開展的體育活動,學生更是積極主動。作為體育教育者,我們要注意以此為契機,給學生創(chuàng)造“釋放青春”的機會。體育課可以增加一些比賽項目,比如排球比賽,乒乓球比賽,豐富大家體育課上的生活,可以讓對這些比賽不感興趣的學生做啦啦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增加大家的責任心,也能達到鍛煉的目的。也可以選擇跟同一時間段上體育課的學生組織一場友誼聯(lián)合賽,把興趣相同的學生組織到一起,既能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又能鍛煉身體,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四、 教師擁有組織教學的能力
相比其他學科學生有遵守課堂紀律的自覺性,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缺乏這種自覺性。在課余時間開展的體育訓練活動,學生的這種問題就更為突出。基于此,教師要注意進行相關的引導與培訓,讓課余體育活動也能有序展開。當然這需要體育老師充分的責任心與組織能力,要制定一個安全有效的計劃,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最有效率地完成這件事情。畢竟,體育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既要保證學生安全又要使學生得到鍛煉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這卻是一個鍛煉身體又減緩壓力的好方法。
五、 構(gòu)建興趣小組
其實構(gòu)建興趣小組是課余活動的主要形式,在高中體育課堂中,我們主要傳授的是方法,而課后業(yè)余活動我們主要推動的是興趣。基于此,在課余時間構(gòu)建體育訓練活動時,我們需要用群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個人興趣。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構(gòu)建興趣小組,實現(xiàn)興趣養(yǎng)成。每個班級里學生的擅長也都不同,可以根據(jù)學生選擇的興趣去成立小組,例如乒乓球小組,排球小組,讓小組內(nèi)比較強的學生去教比較弱的學生,這樣的話老師也不用愁分身乏術,學生也不會抱怨在體育課上學不到東西了,學生之間互幫互助更加深了友誼,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也是有好處的。
六、 教師轉(zhuǎn)變?yōu)椤皩а荨?/p>
在筆者看來,教師應該是“導演”,學生應該是“主角”。教師提供劇本,而學生自由發(fā)揮,完成再次創(chuàng)作。只有是這種課堂,學生才能生成學習的興趣。提倡給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學習留有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給予有效的指導,但非包辦學習,更不是“放羊式”教學。強調(diào)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教師要轉(zhuǎn)變角色,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樹立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思想,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以教促學、互教互學、相互尊重,與學生一起加強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解。
七、 改變評價方法
對于評價方法的改變,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人們也進行過一系列的探究。在高中體育業(yè)余訓練時,也需要貫徹評價方法的改變。畢竟“競爭”是體育活動的常態(tài)。體育與健康課程強調(diào)評價內(nèi)容的全面性,不但重視對體能、運動知識和技能的評價,而且重視對學習態(tài)度、情意表現(xiàn)和合作精神、健康行為的評價。特別是在運動技能的評價內(nèi)容方面,允許學生有一定的選擇權(quán)。在評價的方法方面,強調(diào)評價方法多樣性,如觀察、口頭評價、測驗、技能評定、展示、成長記錄、量表評價等,提倡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jié)合、終結(jié)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jié)合、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相結(jié)合。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其實很難在短短的幾節(jié)課中完成。作為教師要注意提升教學能力,讓學生在課下仍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而高中體育教學中,能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才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王鵬.體育課的預設與生成[J].中國校園導刊,2012.
[2]《體育與健康 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教師用書.2008.
作者簡介:
陳星龍,重慶市,重慶市忠縣忠州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