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華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得到了快速地發(fā)展,政治作為高中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對高中生的道德觀念養(yǎng)成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闡述了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旨在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2-0031-01
隨著國家素質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深入,高中政治教學有了新的教學要求以及教學目標,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就是新課程中提出的政治教學新方向,致力于高中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社會發(fā)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政治作為一門與國家大事具有密切關聯(lián)的學科,其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政治是高中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對高中生綜合素質提高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由于高中生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再加上部分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導致其的教學理念有所偏頗,其認為只要教授學生考試會考的內容,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一個比較理想的成績就是全部了,其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改中重點強調了政治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因此,要想開展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學,政治教師首先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及時地創(chuàng)新自身的政治教學理念。教師要認真領會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政治提出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要求,有效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積極改革政治教學,重視在政治教學中生活知識的引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政治與生活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進而培養(yǎng)學生用政治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用政治思維去解決生活中所存在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最終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充分發(fā)揮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政治教師作為學生政治學習的引路人,其一定要及時地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將生活引入政治課堂,真正地實現(xiàn)生活化的政治教學。
2.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營造生活化學習氛圍
政治雖然是屬于文科知識,但是高中階段的政治學習還是更加注重事物本質的,因此,高中政治的部分學習內容還是比較抽象的,其學習難度也比較高。基于此,教師可以有效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這個生動形象的情境中進行政治學習,為其政治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的內容,在增強趣味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比如說在學習《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這節(jié)課時,部分學生可能會認為這些涉及到國家本質屬性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不是自己考慮的事情,為此,教師應了解學生的這種思想,借助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這部分內容。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因為大部分高中生都聽過這首歌,因此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就不會陌生。借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探討新中國具體是什么模樣的,借助PPT課件帶領學生正確認識新中國,讓學生認識到新中國就在我們自己身邊。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政治學習的生活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改觀對政治學習的刻板印象。
3.結合教學實際、選擇生活化教學素材
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性還體現(xiàn)在生活化的教學素材方面。高中政治教師應結合生活化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政治學習需求,為學生選擇一些生活化的政治學習素材,以此來彌補政治課本中的不足。課本中的大多都是基礎理論知識,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講解,有效結合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比如說在學習《解開貨幣的神秘面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本知識之后,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不同國家的貨幣,以此來幫助學生真切地建立貨幣的意識,結合一些實際的案例帶領學生研究貨幣的產生過程、商品的含義及其價值等等。生活中的人民幣以及超市中琳瑯滿目的物品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觸到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貨幣與商品的本質內涵。
4.積極開展第二生活課堂、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
開展生活化的政治教學,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時間以及空間的局限,積極開展第二政治生活課堂,帶領學生走入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政治,提高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比如說在學習《影響價格的因素》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劃分班級政治學習小組,利用節(jié)假日或者是周末休息的時間帶領各小組走進菜市場,每個小組自行選擇五種物品進行調研,比如說土豆、大米等等,每個小組都有分工,有的負責調查,有的負責記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小組的調研中,了解每個小組的進度,把控節(jié)奏。通過實地調查,學生可以正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政治,也能了解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以及次要因素,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與此同時,第二課堂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敢于打開心扉,更有助于政治教師之后的政治教學。小組合作提高了學生的團結意識以及分工意識,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由此可見,生活化的政治教學對學生的政治學習影響頗深,對促進高中政治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總結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新時期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發(fā)展方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明白知識與生活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進而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提高自身學以致用的能力?;诖?,高中政治老師要提高自身的生活化教學能力,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彬.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中國高新區(qū),2018(05):107.
[2] 陳茜.實施生活化教學 激活高中政治課[J].文學教育(上),2017(02):152-153.
[3] 康麗金.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策略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