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昌福
【摘 要】高中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從而讓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無論哪個時代,都需要音樂,所以我們音樂教學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音樂;能力培養(yǎng);教學策略
高中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從而讓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無論哪個時代,都需要音樂,所以我們音樂教學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此,音樂老師應該不斷地進行音樂教學的探索,深入探討如何將音樂教育回歸生活,回歸自然。筆者從下面幾個方面闡述,高中音樂教學如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1、注重開展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
黨十九大報告中把創(chuàng)新稱為“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zhàn)略支撐。”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競爭。人才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主體,已經成為知識經濟時代國家之間、區(qū)域之間的爭奪焦點。陶行知先生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生活,要在生活中尋找教育?!睍r代需要人才,需要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設置音樂課程,其主要是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過程中,積極參與各種多樣化的藝術實踐活動的,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陶冶學生情操,健全人生品格,讓學生全面均衡發(fā)展。這一特定的教育環(huán)境下,老師一定要改變思想觀念,意識到音樂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教師不能停留在教材中,教師要注重豐富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流行音樂,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因材施教。結合當地音樂和風土人情,播放一些歌曲,通過這些地域歌曲可以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提升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音樂和文字不同,文字表達明確的概念和思想,而音樂是通過人們的感知,使人們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產生聯想、想象、共鳴。通過視唱、欣賞音樂,不但訓練和提高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能力,而且學生的大腦在隨著音樂的活動的同時,想象、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非?;钴S,這些都有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2、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的能力
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蹦睦镉幸魳?,哪里就有幸福。不同歌曲的節(jié)奏、音律、速度、節(jié)拍等的變化,都能夠給人帶來了一種不同的感受。平時多叫學生聽聽歌曲,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欲望,在欣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內涵。從唐朝時期開始,音樂藝術走向了全面的發(fā)展階段。比如一些歌曲不僅呈現了我國古代時期古典音樂美、曲調美以及生動形象的特點,還實現了現代音樂文化因素與古代音樂文化的完美結合。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比任何藝術都能更快地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心里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樂審美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音樂教學應該是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使用其在情緒的勃動中進入審美的狀態(tài)和意境,帶有情感因素和點亮激情。如講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因素的樂曲,把識譜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到整個教學中去,教唱新歌時特別要注意指導學生唱好曲譜。分重點指導,難點突破,然后讓學生獨立練習視唱,讓學會在捕捉情感的同時感受到音樂的樂趣。無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只要能唱出動聽的歌聲就是好方法。除了讓學生欣賞教材上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外,還可以結合聽音練習。教師可以用不同種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如分別在風琴的中音區(qū)、高音區(qū)、低音區(qū)彈奏學生喜愛的歌曲,讓學生欣賞三種不同音律的效果。還可以加深度,提高要求,可以采用合唱與表演的方法給學生講音樂的故事和有關音樂勵志。
3、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高中音樂是一門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課程。因此,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乃是高中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組織音樂教育活動,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古今中外的音樂文化藝術淵源流長,各時期的著名音樂家及其音樂作品和各民族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浩瀚無邊。這給我們的音樂教育帶來了良好的外圍條件。
課堂上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討研究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充分顯示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其有所發(fā)揮和盡情學習的機會,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個也不能少。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教師可以建立多種評價機制,適當地獎勵學生,鼓勵學生多多參加音樂活動或者參賽。音樂教學是學生全面發(fā)展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它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為目的。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學生欣賞的興趣,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欣賞能力,喚起學生的欣賞注意,激發(fā)欣賞的渴望,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和學習音樂。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描述過:“所謂課上得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潮、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可見,學生是在一種激動的情形下開始感受和體驗音樂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或幻或真。只嘆: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守成一段傳奇,不是所有的坦誠都能換回等同的默契......站在歲月之端放牧心靈,山一程,水一程,念念不忘中,誰成了誰的只如初見?誰成了誰的地老天荒?誰為誰覆了青春?誰又做了誰的云淡風輕?經年回眸,多想,握一把溫暖,詮釋地老天荒;多想,拈一指曾經,與秋水共長天......這些就像音樂的音符,充滿著深情和渴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內在的體涵的整體把握,努力揭示音樂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發(fā)言,多學習和多思考,這些方式都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總之,音樂是人生一大永恒的主題。“音樂,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一堂充滿活力的音樂課,能夠讓學生體驗到音樂的音樂的神奇與魅力,獲得美好的音樂感受。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學生是祖國的花朵。高中音樂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多元化地提高教學質量,這對于我們當前的時代具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