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多層次教學模式,是教師通過對學生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進行考察,針對其不同而將學生劃分不同群體,進而有策略、有目標的進行教學設(shè)計的教學模式,是因材施教的直接體現(xiàn)。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需要對課本閱讀進行劃分理解,更要采取不同教學活動,有效利用學生知識水平與能力的不同,進行分層教學,以此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效果。同樣在課后評價中,也要切實有效的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采取適當?shù)脑u價方式,使學生能夠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主動性,從而達到分層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
關(guān)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英語;閱讀;嘗試
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逐漸成為制約教學進步,限制學科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過于沉悶的課堂講授和單一不變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喪失對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同時未能及時考慮學生間個體差異性也為英語閱讀的學習帶來諸多弊端,影響教學活動的有效發(fā)展。而分層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不僅使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變得有趣,更改變了閱讀課堂中理論與實踐的失衡現(xiàn)狀,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影響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
一、分層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學生發(fā)展
教學模式是教師教授的方法與途徑,應(yīng)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學生在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進行合理劃分,以此進行教學講授,使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得到有效引導,促進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符合新世紀全面發(fā)展教學理念。
(二)改變教學模式
分層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新式教學模式的一種,它以學生為本,針對學生不同特點進行合理教學活動設(shè)計,采取多種教學活動統(tǒng)一結(jié)合的方法,使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變得富有變化性,提高課堂趣味性,以此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使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課本內(nèi)容,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加強教學效果
教分層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教學引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應(yīng)用不僅順應(yīng)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更使學生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加強課堂教學效果,是高中化學教學改革中至關(guān)重要的存在。
二、分層教學的依據(jù)
(一)按課文難易度劃分
眾所周知,初中正是青少年思維快速成長的階段,不僅影響其個性的發(fā)展,更與其理解能力有關(guān),是培養(yǎng)青少年理解能力較為合適的階段,而初中英語課文的難易度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其的理解速度與程度,對其英語閱讀的學習有較大的影響。針對課文難易度的不同,教師在進行教學編排時應(yīng)以學生為主,根據(jù)學生生理與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從簡到繁,由淺入深,較為全面的對課本文章進行講解。另一方面,教師理應(yīng)注重學生的課文整體閱讀的理解,而非對單一知識點的教授,應(yīng)將英語語法與課文結(jié)合,并以其理解的繁復劃分層次,進行逐一講解,以此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吸收效果,促進分層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知識水平的劃分
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表現(xiàn)在其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教師在進行課堂教授時應(yīng)考慮學生在知識水平上的差異性,不可以偏概全,忽視個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分層教學理應(yīng)考慮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性,由簡至繁、由淺入深的對課本文章進行拆解翻譯,并適當補充講解單詞與語法內(nèi)容,以彌補學生知識水平差異所造成的學習效果的不同,從而提高課堂整體學習效率。
(三)思維方式的劃分
思維是人類大腦的直接體現(xiàn),是對事物本質(zhì)屬性的間接反映,是將事物由整體分解為部分再由部分歸納為整體,通過比較分類進而得出事物屬性與規(guī)律,進行有效概括的過程。學生思維的塑造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理應(yīng)考慮學生思維方式的不同所帶來的知識理解的不同,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教學探討,以此鍛煉學生對課本文章的宏觀把握,從而促進其對課文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嘗試
(一)課前準備時的分層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前準備不僅需要對課本知識進行理解,更要預先考慮課文教學效果,通過對課文難易度的分層劃分,使學生能夠清晰明了的了解英語語法的整體框架,有效理解英語與中文之間的異同,鍛煉學生對課文閱讀的理解能力,以此提高課堂學習效果,促進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展開。。
(二)活動設(shè)計時的分層
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基礎(chǔ),是教師教授與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對英語閱讀的學習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進行活動設(shè)計時,教師應(yīng)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對教學活動進行分層設(shè)計,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課堂討論,深入理解課本文章,提高學生對英文閱讀的主動性,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個人理解能力。
(三)效果評價時的分層
教學評價是教師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效果的直接體現(xiàn)。在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中,對教學效果進行分層評價也是分層教學模式理念的體現(xiàn)。例如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jié)時,應(yīng)針對不同學生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以此提高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對英語的理解,探究語言魅力,從而提高其英語閱讀能力,促進課堂學習效率。
結(jié)論:
由此可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需要對課本文章的難易度進行劃分理解,更要采取不同教學活動,有效利用學生知識水平與理解能力的不同,進行分層閱讀教學,以此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在課后教學評價中,教師也應(yīng)切實有效的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英文知識水平,采取適當?shù)脑u價方式,使學生能夠參與閱讀討論,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自信心與主動性,以此達到分層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魯定元,萬益,操時堯.大學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9(03):4-7.
[2]廉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思與探析[J].現(xiàn)代交際,2018(01):156-157+155.
[3]黃欣.對構(gòu)建高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措施探討[J].新課程學習(中),2014(11):94.
[4]吳婷.基于分層教學法下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提高的研究[J].職業(yè),2018(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