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潮機加濕。(3)熱蒸汽加濕方式更有利于雪茄煙整體外觀質量的轉化,特別促進了茄衣茄"/>
田煜利 喬保明 劉學兵 伍發(fā)明 譚紹安 劉小斌 李勝民 樊海亮 陳成
摘 要:比較了幾種雪茄煙葉加濕方式對煙葉含水量均勻性、發(fā)酵后煙葉外觀質量和發(fā)酵效果評吸等方面的影響,結果表明:(1)采用熱蒸汽加濕的茄衣茄套和茄芯煙葉重復間煙葉含水量無差異(P<0.05)。(2)加濕效率由高到低分別為:人工噴霧加濕>熱蒸汽加濕>回潮機加濕。(3)熱蒸汽加濕方式更有利于雪茄煙整體外觀質量的轉化,特別促進了茄衣茄套煙葉均勻性,極大地提升了茄衣茄套煙葉的可用性。(4)熱蒸汽加濕方式促進了發(fā)酵進行完全,提高了發(fā)酵質量和評吸質量,使雪茄煙葉的風格特征和芳香得到進一步顯露。
關鍵詞:雪茄煙葉 發(fā)酵 加濕方式
中圖分類號:TS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c)-0252-03
Abstract:The effect of cigar humidification ways on the uniformity water content、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fermented cigar leaves, and the smoking quality was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s of cigar-wrapper tobacco and cigar filler tobacco humidified by hot-steam way had no difference in the moisture content;The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from high to low was artificial humidifying,hot-steam humidifying and damping machine humidifying;Compared with two other ways, hot-steam way was mo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cigar appearance quality, especially it could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of cigar-wrapper tobacco, and could improve the industrial availability of cigar-wrapper tobacco greatly;The hot-steam way could promote full fermentation, could improve the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smoking quality, and could improve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 and aromatic of cigar tobacco better.
Key Words:Cigar leaves; Ferment; Humidification ways
雪茄煙發(fā)酵是為了給煙草帶來獨特的雪茄風味和芳香,并使煙葉的顏色變得均勻[1-3]。發(fā)酵是一個化學過程,主要是酶的作用[4-5]。雪茄煙葉發(fā)酵煙堆內溫度的上升主要受制于煙葉含水量和煙堆高度,適量的煙葉含水量是雪茄煙葉發(fā)酵的基礎。煙農(nóng)晾制后的雪茄煙葉其含水量僅為18%左右,相對較低,不能滿足雪茄煙發(fā)酵對水分的需求,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煙葉含水量。傳統(tǒng)的雪茄煙葉加濕方式為人工噴霧加濕,該加濕方式操作簡單、攜帶方便,成本低廉,但是加濕速度緩慢,煙葉水分不均勻,煙葉含水量可控性差,發(fā)酵效果不均勻。因此,探索出一種新型高效的煙葉加濕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通過探討熱蒸汽加濕機、人工噴霧加濕、回潮機加濕等幾種雪茄煙葉加濕方式,比較各自加濕效率以及對發(fā)酵后煙葉化學物質和評吸質量的影響,以期獲得較為理想的雪茄煙葉加濕方式,滿足雪茄煙葉發(fā)酵需要,為生產(chǎn)優(yōu)質國產(chǎn)雪茄煙葉提供技術支撐。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煙葉:雪茄煙 BES NO H382生產(chǎn)的茄芯、茄衣茄套煙葉。
加濕裝置:電動噴霧器(普蘭迪3WBD-20)、煙葉回潮加濕機(貴陽恒浩光電HHC-4)、自發(fā)研制熱蒸汽加濕機[6]。
1.2 試驗方法
人工噴霧加濕:工人在煙葉堆碼的過程中,每堆碼一層煙葉,噴霧一次水,直至堆碼結束。
煙葉回潮機加濕:啟動煙葉回潮機加濕,將霧化水汽導入煙葉加濕室,利用霧氣潤化加濕煙葉。
熱蒸汽加濕:鍋爐產(chǎn)生的蒸汽通過管道輸入傳動式自制加濕機,煙葉在傳動帶上,通過傳動帶運動,在充滿熱蒸汽的加濕機內加濕,在傳動帶另一端取走已經(jīng)加濕完畢的煙葉,進行堆碼。通過控制傳動帶運行速度調節(jié)煙葉含水量(運行速度與煙葉含水量對應關系見表1)。
試驗均采用堆積發(fā)酵方式進行[6]。
1.3 煙葉含水量要求及測定
將茄芯煙葉和茄衣茄套煙葉含水量加濕至指定含水量。
試驗采用烘箱烘干法測定煙葉含水量。
1.4 試驗取樣
隨機從三種加濕方式的三個不同位置進行取樣,每處取樣25kg,每個處理共計取樣75kg。
1.5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xcel 2003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PS 22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加濕方式煙葉水分含量均勻性比較
表2為不同加濕方式煙葉含水量測定表,從表中可清晰看出,對于茄芯煙葉,人工加濕三次取樣煙葉含水量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回潮機加濕三次取樣煙葉含水量兩兩之間存在顯著和不顯著差異(P<0.05);熱蒸汽加濕三次取樣煙葉含水量無差異(P<0.05)。
茄衣茄套煙葉含水量,人工加濕三次取樣煙葉含水量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回潮機加濕三次取樣煙葉含水量兩兩之間存在顯著和不顯著差異(P<0.05);熱蒸汽加濕三次取樣煙葉含水量不存在差異(P<0.05)。
2.2 不同加濕方式用工量及加濕耗時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加濕茄芯煙葉,熱蒸汽加濕平均用工最多,為34個,人工噴霧加濕用工最少,為22個;回潮機加濕耗時最長,為16.7h,熱蒸汽加濕耗時,為14.5 h,人工噴霧最短,為10.2h。加濕效率由高到低分別為:人工噴霧加濕>熱蒸汽加濕>回潮機加濕。加濕茄衣茄套煙葉時工作效率與加濕茄芯煙葉相同,以人工噴霧效率最高,其次為熱蒸汽加濕,效率最低的為回潮機加濕。
2.3 不同加濕方式對發(fā)酵后煙葉外觀質量的影響
從表4可看出,人工噴霧加濕和回潮機加濕發(fā)酵后煙葉顏色均有部分表現(xiàn)為微青和淺色,顏色均勻性呈現(xiàn)為不均勻至較均勻,各項指標均以熱蒸汽加濕較好;人工噴霧加濕煙葉破損度較大,其余兩種加濕方式為稍破損;發(fā)酵后煙葉成熟度,人工加濕處理部分煙葉為欠熟,回潮機加濕和熱蒸汽加濕處理煙葉成熟度較好。發(fā)酵后煙葉油分以回潮機加濕和熱蒸汽加濕處理較理想。
2.4 不同加濕方式對煙葉評吸質量的影響
從表5、表6可以看出,隨著煙葉水分均勻性的提高,發(fā)酵效果明顯改善,從發(fā)酵后茄芯及茄衣茄套評吸結果看,熱蒸汽加濕得分最高,茄芯及茄衣茄套得分分別為87、88.5,其次是回潮機加濕,最低得分是人工加濕噴霧加濕,茄芯及茄衣茄套得分分別為70、76。
3 結論與討論
3.1 結論
三種加濕方式煙葉含水量均勻性比較,其結論是茄芯、茄衣茄套含水量均勻性最好的均為熱蒸汽加濕方式,重復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其次為回潮機加濕方式,以人工加濕煙葉均勻性最差。
加濕茄芯、茄衣茄套煙葉效率表現(xiàn)規(guī)律相同,加濕效率由高到低分別為:人工噴霧加濕>熱蒸汽加濕>回潮機加濕。
采用回潮機加濕和熱蒸汽加濕的煙葉,發(fā)酵后的煙葉外觀質量較好,煙葉顏色較一致,成熟度好,有油分,評吸得分較高 。在湖北省來鳳縣的生態(tài)、氣候條件下,雪茄煙葉發(fā)酵采用熱蒸汽加濕是較為理想的加濕方式。
3.2 討論
加濕是雪茄煙葉發(fā)酵的起始步驟,加濕后煙葉的均勻度對雪茄煙的后期發(fā)酵影響較大,直接關系著煙葉的顏色一致性、成熟度、身份、油分等發(fā)酵質量。本文選取了三種加濕煙葉方式,結論以熱蒸汽加濕方式較為理想。
人工加濕方式采取人工噴霧方式進行,該加濕方式人為因素占比例較大,加濕煙葉均勻性較差,導致發(fā)酵后煙葉顏色深淺不一,影響發(fā)酵質量。
回潮機加濕方式通過將待發(fā)酵煙葉置于回潮室內,人為不斷翻動,以達到煙葉加濕均勻的目的。該加濕方式回潮室內相對濕度不易控制,煙葉含水量不易操控,加濕時間較長,加濕煙葉含水量均勻性仍不能達到理想狀態(tài)。
熱蒸汽加濕方式將待加濕煙葉隨傳送帶通過充滿熱蒸汽的相對封閉的裝置內,通過調節(jié)傳送帶運行速度,調節(jié)煙葉在裝置內的時間以達到控制煙葉含水量。該加濕方式通過調節(jié)傳送帶速度控制煙葉含水量,可控性較強。此外,通過熱蒸汽加濕的煙葉,其堆碼發(fā)酵起始溫度較其他處理高10℃左右,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發(fā)酵用時,促進發(fā)酵完全,有助于提升雪茄煙葉煙葉品質。
參考文獻
[1] (德)迪特·H·維爾茨.雪茄圣經(jīng)[M].2版.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12.
[2] 周文,劉一兵,曾代龍,等.雪茄茄芯煙葉堆垛發(fā)酵技術研究與應用[J].農(nóng)業(yè)科學,2016,6(3):63-70.
[3] 王潔,曾代龍,符雷,等. 晾曬煙葉發(fā)酵研究進展[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4,43(4):1-4.
[4] 周錦龍,湯珍瑤. 雪茄煙發(fā)酵技術進展與展望[J].農(nóng)技服務,2009,26(11):119-120,127.
[5] 秦艷青,李愛軍,范靜苑,等.優(yōu)質雪茄茄衣生產(chǎn)技術探討[J].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2012,24(7):101-103.
[6] 譚紹安,田煜利,劉學兵,等.雪茄煙葉加濕堆積發(fā)酵技術研究與應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7,45(2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