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雙管喉罩在子宮頸錐形切除術中的運用。方法:選擇子宮頸錐形切除術的患者40例分為腰麻組和喉罩組。腰麻組行腰椎L3~4間隙穿刺,0.5%的布比卡因蛛網(wǎng)膜下腔麻醉;喉罩組采用舒芬太尼和得普利麻等全憑靜脈麻醉誘導后,置入雙管喉罩行機械通氣。觀察2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3min(T2),術中第15min(T3),拔管即刻(T4)的心率和收縮壓;觀察患者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效果,肌松程度,體動情況,術后雙下肢麻木情況,尿管留置時間。結果:喉罩組在T2和T3時間點心率變異小,血壓波動小,無體動反應,無雙下肢麻木,尿管留置時間短。結論:雙管喉罩在子宮頸錐形切除術的運用具有優(yōu)勢。
【關鍵詞】腰麻;雙管喉罩;子宮頸錐形切除術
在婦科疾病中,宮頸上皮內瘤變Ⅲ級、子宮頸原位鱗癌或腺癌、Ⅰa1期宮頸癌發(fā)病率極高,而這些都是行子宮頸錐形切除術的手術指針[1]。傳統(tǒng)的麻醉方式是腰麻,鎮(zhèn)痛良好,效果確切,但是也有不良反應[2]。隨著雙管喉罩的革新,其在婦科短小手術中的運用越來越受關注,本文將探討兩種麻醉方式在子宮頸錐形切除術中的運用。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8年1月~3月?lián)衿谛凶訉m頸錐形切除術的女性患者40例,簽署知情同意書,ASA分級Ⅰ~Ⅱ級,年齡25~55歲,平均(38±5)歲,體重40~70kg,平均(52±5)kg,患者的一般情況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2組,腰麻組和喉罩組。
1.2 操作方法?;颊呷胧中g室后常規(guī)監(jiān)測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和無創(chuàng)血壓。開放上肢外周靜脈,滴注復方氯化鈉液。腰麻組的患者排除椎管內禁忌癥后擺側臥位,于L3~4間隙進行蛛網(wǎng)膜下腔穿刺,見腦脊液流出為穿刺成功。配伍混合液為腦脊液0.7ml、0.75%的布比卡因2ml和50%的葡萄糖液0.3ml,根據(jù)身高往蛛網(wǎng)膜下腔推注0.5%的布比卡因1.5~2ml,平臥位后調節(jié)麻醉平面,使用血管活性藥和容量維持循環(huán)穩(wěn)定,待痛覺消失后開始手術。
喉罩組患者擺截石位,2mg/kg的丙泊酚和0.4ug/kg的舒芬太尼麻醉誘導,行喉罩通氣試驗,反射消失后置入合適型號的雙管喉罩,確認喉罩對位良好后固定,行機械通氣,以4-6mg/kg/h的丙泊酚和0.2ug/kg/min的瑞芬太尼維持麻醉。術畢前3min停藥,達到拔管指針后拔出雙管喉罩。
1.3 觀察指標。記錄2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3min(T2),術中第15min(T3),拔管即刻(T4)的心率和收縮壓;記錄患者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效果,肌松程度,體動情況,術后雙下肢麻木情況,尿管留置時間。
1.4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喉罩組T2和T3的心率小于腰麻組,分別為(67±6)bpm和(60±7)bpm,收縮壓高于腰麻組,分別為(95±33)mmHg和(95±23) mmHg,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喉罩組的鎮(zhèn)靜效果優(yōu)于腰麻組,無體動反應,無雙下肢麻木,尿管留置時間短于腰麻組,為(12±2)h?,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頸錐形切除術本身是一種短小手術,一般在半個小時左右可完成,要求這種手術麻醉起效迅速,有研究證明,全憑靜脈麻醉誘導只需要3分鐘就可達到外科切皮要求,而腰麻最快也需要5分鐘起效,所以選擇喉罩全憑靜脈麻醉可滿足此要求[3]。傳統(tǒng)的腰麻對無菌技術要求高,以防止穿刺部位感染。穿刺過程出血形成血腫將會對神經(jīng)產(chǎn)生壓迫,導致非常嚴重的并發(fā)癥[2]。椎管內麻醉的麻醉藥物易產(chǎn)生明顯的擴張血管作用,嚴重者血壓急劇下降,反射性心率增快來代償心輸出量,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抑制作用強大。本研究中,喉罩組麻醉后3min(T2)和術中第15min(T3)的心率小于腰麻組,收縮壓高于腰麻組,提示運用喉罩全憑靜脈麻醉波動較小。
現(xiàn)在患者對醫(yī)療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手術不僅僅是無痛,還要安靜舒適的進入睡眠狀態(tài),全憑靜脈麻醉可使患者麻醉深度BIS值維持在40左右。而單純的靜脈麻醉有呼吸抑制的風險[4],喉罩的運用可以完全規(guī)避此風險,使患者通氣得到有力保障。和普通喉罩相比,雙管喉罩可進行食道和胃部吸引,使誤吸風險降低[5]。
一個滿意的麻醉對于手術醫(yī)生來說就是鎮(zhèn)靜良好和鎮(zhèn)痛足夠,并且要求一定的肌肉松弛和無體動反應便于手術操作,本研究中喉罩組肌肉松弛例術足夠,并且所有患者沒有發(fā)生體動反應。
隨著術后加快康復的發(fā)展[6],患者術后的舒適感覺和恢復程度也很受關注,喉罩組幾乎沒有雙下肢麻木的并發(fā)癥,尿管留置時間也明顯縮短,有利于防止尿路感染。這兩個因素也可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動,防止靜脈血栓,加速胃腸道功能恢復,這些都可促使術后加速康復。
參考文獻
[1]石敏, 子宮頸錐切術的臨床應用及發(fā)展[J]. 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 2001. 5(36).
[2]王明山, 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不良反應[J]. 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 2002. 3(23).
[3]李修志, 單次腰麻在剖宮產(chǎn)術中的合理應用[J]. 淮海醫(yī)藥, 2014. 2.
[4]焦青春, 丙泊酚兩種給藥方法對無痛女扎術呼吸抑制的影響[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08. 9(16).
[5]王志紅, 雙管喉罩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反流1例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9. 9(9).
[6]黃祝娟,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婦科手術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 廣西醫(yī)學, 2012. 2(34).
作者簡介:
鄧青竹,女,1988-,碩士,湖北省武漢市同濟醫(y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