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特別是小學班主任肩負著整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一般還作為主要的科任教師。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小學班級管理的工作也發(fā)生了改變,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更多地給予學生空間,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發(fā)揮出學生作為班級主要組成部分的作用,構建一個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和班級面貌,保障學生健康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小學班級管理中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策略。
小學 班級管理 班主任 創(chuàng)新與實踐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27-0159-01
1.小學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目標
班級是小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與實踐時,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班級氛圍,保證學生能夠健康發(fā)展。小學生的年齡小,社會經歷不足,容易被周圍的環(huán)境所影響,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有一個正確的導向。小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當中,是能夠進行自我約束,主動進行學習的?,F(xiàn)在的小學教育,不僅要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教學,也需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班級作為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其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小學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策略
小學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要符合教育改革的進行,以學生為本來實施策略,具體的策略要從班級的領導者班主任著手。
(1)班主任要重視學生在班級中作用。一個班級的組成,主要的成員就是學生,而且班級的構建也是為學生服務的。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大多的時候都忽略了學生在班級中的作用,致使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上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難度,而且容易激發(fā)小學生的逆反心理。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重視學生的作用,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主要目的來開展管理工作,這樣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的活動當中,同時也可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2)發(fā)揮班主任的榜樣作用。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的對班主任比較敬畏,在言行舉止上愿意去模仿班主任。所以班主任要發(fā)揮好自身的榜樣作用,在班級中以身作則,用自身優(yōu)秀的個人品質去影響學生,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能夠作為小學班級的班主任,在個人操守和素質上,肯定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但是班主任也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個人素質。在校期間要注意約束自己,提升自身的品質,在小事上做好帶頭作用,使學生潛移默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比如守時的觀念,班主任首先就不要遲到或者活動延時,如果班主任存在不遵守時間的行為,學生也不會去注意時間觀念,這是學生走入社會的一項基本素質。還要班主任在精神面貌和儀容儀表上做好表率,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精神和干凈整潔的儀表,這些都是可以影響到學生素質的。小學班主任是學生最關注的人,所以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好榜樣作用。
(3)構建師生和諧關系。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師生和諧關系,是保證管理順利進行,樹立良好學習風氣以及提高班級凝聚力的主要管理方式。小學生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要想讓一個班級中的學生都能夠有一個統(tǒng)一的思想認知,能夠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主動的提高自己,就需要有一個絕對的核心,無疑在小學的班級中班主任是絕對的核心和靈魂。如果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有隔閡,學生表面上不敢說出來,在內心里肯定是不滿意的,這樣就會造成班級不和諧的情況發(fā)生,部分學生不能凝聚在一起,不利于班級的建設。因此,班主任要主動關心關懷學生,及時的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和個人需要,然后對學生進行心理開導或者特別的關心,比如對于學困生的學習,班主任要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學困生是因為厭倦學習還是沒有跟上學習的進度,如果是厭倦學習可以進行心理輔導,然后將具體的問題反映給科任教師,這樣也便于科任教師改變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是因為沒有良好的學習基礎,很難跟上學習進度,就可以在班級活動中,提出誰能幫助他的問題,讓學生能力強的學生主動去幫助其學習,從而解決問題。構建師生和諧關系是小學班級管理的基礎,也是班主任將班級學生凝聚在一起的主要工作方法。
(4)促進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發(fā)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要求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間接的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但是也為新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契機。班主任可以采用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模式,班主任做一個總體的規(guī)劃和調度,真正的實施由學生自主來完成,這樣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能夠使學生在主觀上共同建設班級氛圍,也讓生本教育理念得到了體現(xiàn),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具體的工作中,在班干部的任命和班級制度的制定上,班主任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把握大方向不錯的情況下,讓班級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提升學生作為班級一份子的自豪感,可以使學生共同建設和諧班級環(huán)境。
(5)組織班級活動,提升班級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班級管理要實現(xiàn)班級的整體性,就要提升班級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最好的方式就是班主任組織班級集體活動,讓班級中的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產生友誼和作為班級一份子的集體榮譽感。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活動當中,需要參與到其中,做好組織安排,并且可以在其中和學生建立和諧關系。
總之,現(xiàn)階段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是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的,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上要從實際的情況出發(fā),結合教學理念的改變,發(fā)揮出班主任在班級中的領導作用,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發(fā)展,組織班級集體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使學生能夠在班級中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黃玉珍,趙天兵.小學班級管理中語言溝通的原則與方法[J].基礎教育參考,2018(24):76-77.
[2]王樂勝,彭振靜.淺談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