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淺析現代地理中教學的特殊性,從課堂,學生,教師層面分析如何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 興趣 學習能力
一、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特殊性
1.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形象較強
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不同,心理特征也有差異。與高中生和大學生相比,想象和理解的能力較差。然而,對于特定的對象,初中學生有很高的接受度。例如學習地球運動方面的知識,展示地球儀、利用手電等教具進行的直觀形象地理教學策略。
2.尷尬的學科地位
地理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基礎學科的一門。多年來,地理教學受到忽視,不被學生、家長、學校、社會重視,甚至被當作“小科”來對待。盡管現在被納入中考的考試中,但是其分數“雞肋”,滿分30分的結業(yè)考試,學生累,也讓地理老師好生為難。當前的教育改革正處于轉型和探索階段,地理教師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3.初中地理學科是文理兼?zhèn)涞闹R結構
地球運動經緯網的知識是偏理科性的內容,對于剛升入中學的小學生來說,抽象的天體運行,學生很難理解掌握。還沒有來得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語文數學英語的主科刷題,學生的認知水平很難接受。另一方面,地理還有大量記憶性的知識,比如34個省級區(qū)域的熟記、我國地形區(qū)的分布、國外的生疏拗口的地名等,學生出現偏科討厭“地”,甚至是教師改行離“地”的現象。
教材知識結構特點。七年級第一章的內容就是地球運動和經緯網,此內容抽象不易理解。如果地理老師把此內容放到后面講解,那么其他的國家位置范圍,氣候,地形等自然環(huán)境就不能講解,這部分知識的結構是不能改變的。再如世界氣候,雖然氣候,貌似學生體驗的生活常識,但是,與實際的地理課本的氣候知識理解還是有段距離,這部分內容仍然在七年上冊中,剛入中學的學生認知很難理解。
4.中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的參與度很高
通過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初中地理教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影響。對于初中地理教學,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1.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地理作為地理知識學習的起步階段,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師生相互激勵、交流,在分享經驗和知識的同時,他們也互相交流情感、經驗和想法,以達成共識,共同完成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既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必須合理地控制整個教學過程。培養(yǎng)興趣意味著集體參與和平等對話。
2.指導學生掌握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是一門兼有文理的學科。有許多地理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許多知識是相互關聯(lián)的,有較強的綜合性,很難理解。這就是學生不喜歡地理的原因之一。鑒于這種情況,應該讓學生們走出死記硬背的學習陷阱。理科性的部分,如地球運動,經緯網,氣溫分布等抽象難理解的,引領學生針對性做練習題,配合形象生動的教具,如三球儀,經緯網地球儀等,遍理性抽象為感性具體,知識活起來,學生更好理解掌握。
對大量記憶部分知識,如概念,規(guī)律性的,知道閱讀,使學生找出重點,理清結構,分析歸納,加強記憶。如在學習自然資源的概念是直觀上沒什么重點,學生背熟“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價值的事物 ,土地,陽光,水等”后,仍然不懂什么是資源。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歸納為:“對人”,“有價值”,那么這個概念就一目了然了,做題時候,也就準確高效。再配一些相應的聯(lián)系題,學生這一知識點就清晰掌握,記憶永久了。再如中國行政區(qū)域,34個行政區(qū)域輪廓名稱簡稱,按照課標都要求熟記,引領學生聯(lián)想記憶法,將行政區(qū)域輪廓熟記于心,像“黑龍江,形似鵝”,“山東,形似鷹”,“甘肅,形似骨頭,年頭粗,中間細”,“云南,形似蝴蝶”,等,學生可以拋磚引玉的聯(lián)想自己的形狀,印象深刻。又比如說中國的河流,長江黃河,重點多,知識點瑣碎,學生很難在圖上填出準確位置。教師引導,長江的主干流輪廓聯(lián)想成“駱駝的樣子,有兩個駝峰”,那么河段的分界線,之流的位置,重要的城市等,就準確定位了,這樣形象高效。那么黃河比作漢字“幾”,在它的筆畫處標記就把知識點覆蓋完整了。
3.培養(yǎng)學生地理讀圖技能
教會學生會看圖,讓學生多看圖,要看懂圖。如七年的南極洲周圍的海洋的位置時候,讀圖很容易,但是填圖就不容易了。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南極半島做參照物,順時針記憶大洋的相對位置,就能解決填圖問題。所以,觀察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沒有觀察就不可能有豐富的現象,理論的概括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再如,講解地形類型的分布時候,讓學生按照相對位置記憶不同類型的地形,就能準確填圖,牢固記憶。還可以通過圖表,圖片,視頻等的觀察,在地里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多觀察,才能容易理解所學內容,不斷提高他們的觀察事物的能力。
4.對于教師本身業(yè)務能力提升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國家加大教育階段財政投入,學校設施的不斷改善,教室都安裝了一體機等多媒體教學設施,相應的教師也要熟練掌握多媒體設備的操作并應用于教學。美麗的自然美景、高山、河流、古鎮(zhèn)和小橋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奮和興趣。
教師老齡化,讓多媒體設備形同虛設,所以,活到老,學到老的名言告訴我們,調動教師積極性,激發(fā)學習新鮮事物的熱情就尤為重要;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課件是教學輔助,不是主體,去除華而不實的圖片,換學生簡潔實用的教輔資源是多媒體使用的重中之重。過多的花哨只能博學生一時的眼球,但是實際上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被動聽課。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過程,努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技能,教師熟練應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將給地理教學的課改帶你更廣闊的空間。
作者簡介
鄭寶石(1978.09.20—),女,籍貫:遼寧省海城市,海城市第二中學,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