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萬艷
【摘 要】目的:探討護患溝通在腦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腦外科疾病患者10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正常的護理手段,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適當的護患溝通藝術,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患溝通在腦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腦外科護理;護患溝通藝術;臨床價值
腦外科疾病有一定特殊性,在病情影響下,患者大多有躁動、興奮等存在,對治療、護理工作的配合度不高,嚴重者甚至會有攻擊性行為,不僅會對病情康復造成影響,而且可引發(fā)醫(yī)患糾紛[1]。近年來公眾健康意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對醫(y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臨床醫(yī)療服務稍有不慎,就可能致使護患糾紛出現。而大量研究及實踐證實,醫(yī)護患糾紛發(fā)生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醫(yī)患、護患之間未進行到位的溝通,尤其是在腦外科這一較為特殊的科室中,護患糾紛極為關鍵。為進一步對腦外科護理工作中護患溝通的實施方法與效果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7月收治腦外科患者100例,并將他們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20~49歲,平均(32±2.4)歲。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21~53歲,平均(31±2.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1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所選患者相關疾病均在多項臨床檢查下明確確診;②所選患者均擬在該院腦外科接受或已經接受了手術治療;③研究前已將詳細告知該次研究,都愿意配合參加。(2)排除標準:①將意識、精神有嚴重障礙的患者排除;②將處于昏迷狀態(tài)的患者排除;③將知曉該次研究后不愿意參加者排除。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具體包括進行生活的護理、對患者的藥物進行管理、對飲食方式等進行指導和對病情進行全方位的檢測。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護患溝通藝術的方式,具體如下:
①明確腦外科中護患溝通的要點。進入腦外科接受治療的患者病情大多于突然間發(fā)作,病情極為嚴重,且有較大復雜性,其中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往往難以對預后作出明確的判斷。另外,發(fā)病后,患者意識、情感、行為等方面會有障礙出現,行為難以自控,生理自理能力較低。受以上因素的影響,腦外科護理工作有極大難度,對護理工作進行開展時,護患溝通要點較多,需與患方進行多個方面的溝通,以得到其支持,使其對相關治療、護理工作的開展進行配合,進而使臨床治療工作可以順利展開。
②非語言方面的護患溝通。一般而言,日常進行溝通時,大多以語言進行,但實際上,在對護理工作進行開展時,相關護理工作者的一些行為也會影響到患者。具體而言,在患方面前,護理工作不可作出不耐煩的表現,尤其是需切忌幾個護理人員圍在一起說悄悄話,這樣,會讓患者產生錯覺,以為護理人員在議論自己,進而產生不舒服情緒。此外,護理人員還需注重自己的穿著、眼神、動作等,使患者產生親切感、信任感。
③語言方面的護患溝通。在護患溝通中,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語言方面的溝通,這是護理人員對患者想法進行了解的主要途徑,也是對患者心理情緒實施評估的一種方法。因此,日常對護理工作進行開展時,護理人員需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向其解釋相關疾病的知識,并對其進行安慰。但要注意的是,通過語言進行溝通時,需要注重患者認知水平、接受能力的考慮,對于不同的患者,給予差異性溝通。例如,對于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解釋時,盡量對通俗的語言進行應用,向其解釋相關醫(yī)學知識,使其接受程度提升。此外,對于有嚴重負性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更是應該適當增加與其進行溝通的機會,引導其進行傾訴,以促進其負性情緒的緩解。
④心理暗示方面的護患溝通。在進行護患溝通時,暗示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護理人員需對暗示進行充分應用,將患者心結打開。但在進行心理暗示時,需注意以下問題:對患者具體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切換角度,從患者角度出發(fā)對患者問題進行考慮,以對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有更為準確的了解,進而為針對性心理干預的實施提供支持?;颊哂兄髟V時,注重傾聽,傾聽也屬于溝通的一種形式,患者說話時,護理人員需尊重,并引導患者充分表達,不可不耐煩,更不可隨意進行打斷。進行交流時,需依據患者個體特征對交流的方法、語言的態(tài)度進行選擇,語言親切、通俗,使患者能夠聽懂,進而促進溝通有效性的提升。
1.3觀察指標
使用自制問卷的方式對患者的親屬滿意程度進行相關的調查,問卷內容一共包含15個具體項目,其中主要包括護理人員是否能夠較為嚴格地按照護理學的相關標準進行護理的操作與護理服務等。設置總分為100分,其中,得分90~100分為優(yōu),得分80~89是較好,得分60~79為中等級別,得分<60為差。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親屬滿意率100%,對照組的親屬滿意率90%,觀察組的親屬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腦外科護理的過程中,患者的身體狀況和意識水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親屬往往對臨床的治療效果較為擔心,擔心患者的護理不到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再加上患者對相關的醫(yī)護知識不夠熟悉,因此,醫(yī)護人員與患者親屬之間往往出現一定的沖突,不利于建立較為和諧的護患關系,因此,必須要創(chuàng)新方式以加強腦外科護理工作。本次研究充分表明,使用護患交流藝術的觀察組的親屬滿意率明顯地高于對照組的親屬滿意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在腦外科護理的過程中使用護患溝通藝術的效果較為顯著,護患溝通藝術具有一定的臨床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峰利,王毓.腦外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處理對策[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7(5中旬刊):365-366.
[2]潘聰云.認知護理在腦外科危重患者應激反應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