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鳳山
摘 要:在人性當中,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能夠賞識自己,并且尊重自己。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實施賞識教育,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討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體會和策略。
關鍵詞:賞識教育 小學語文 教學 應用 體會
教育的本質并不在于知識的傳授,而在于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激勵并且喚醒學生學習的欲望。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角度出發(fā),人們是有不同層次的需求的,當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就會向著愛和尊重的高層次需行出發(fā)。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是他們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因此他們也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同,特別希望得到來自老師的賞識和表揚。關于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1]
一、給予學生關愛和尊重
在新課程標準當中,要求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充分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理解,在能動性的作用之下,對知識進行認識和改造,并且賦予知識一些個性化的內涵和意義。實際上,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認知的范疇當中,已經擴展到了人們的情感領域和人格領域里面,能夠使得學習者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的價值得到充分的呈現。課堂不僅僅是對小學語文知識進行傳授的重要場所,更是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正確情感的有效載體。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關愛和尊重,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當中的成長和體現。關愛和尊重是賞識教育的基礎,也是賞識教育的重要靈魂,教師只有做到真的關心學生并且包容學生的錯誤,才能夠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加有力的推動作用。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如果教師能夠對他們循循善誘,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苦惱,就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當中的各種問題。例如:在學習拼音的時候,有的學生在幼兒園的階段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或者本身的語言學習能力比較薄弱,此時就是不應該一味對他們進行指責,可以在課后幫助學生進行補習,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所給予的溫暖和關心。[2]
二、理性激勵學生,避免出現過度賞識和無效賞識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當中,賞識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沒有付出努力就唾手可得的稱贊不會讓學生產生珍惜的效果。對于小學生來說,一些不切實際的夸獎不僅不能夠激發(fā)他們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探索欲望和學習的興趣,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形成隨意應付學習的態(tài)度,致使學生在學習當中采取隨意應付的方式對待學習。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會導致學生的進取心不斷地喪失,同時也會讓學生認為教師對于教學工作存在敷衍的態(tài)度,因此他們在學習當中的積極性會更差。對于一些敏感的學生,他們甚至會認為教師的過度賞識是一種無效的內容,甚至認為對于自己是一種遷就,教師存在著虛情假意的行為。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要在理性的思考之下對學生進行激勵,避免出現過度賞識和無效賞識的現象。對于學生所反饋的信息,教師要從一個客觀性的角度給予評判,同時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能力展開科學的評估工作,明確自己具體的努力方向。教師在對學生省時的過程當中,不要單純通過一些明確情感的判斷與來進行上市,要適當對學生進行深入的點評,讓學生也能夠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同時在今后的學習當中,不斷地改進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例如: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對于一些從來沒有能夠把古詩詞背誦出來的學生,如果他們在某一次的課堂當中能夠背誦其中的詩句,那么教師要適當進行理性的激勵,表揚他們的進步,同時也指出在背誦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缺點,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賞識的合理性,
三、適當懲罰,合理批評
有的教師認為,提倡賞識教育就應該杜絕批評,實際上,這樣的一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在教育當中,如果缺少了批評的環(huán)節(jié),那么教育是不完整的。因為批評是賞識教育當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批評能夠對學生產生一定的警醒作用,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要對學生實施賞識教育,就要適當進行懲罰,對于一些違反紀律或者學習不夠努力的學生,適當進行一定的批評,可以更好地激勵學生不斷進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懲罰和批評的過程當中,要注重懲罰和批評的尺度,同時要采用比較合理的方式,對學生產生教育的作用,又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對學生進行懲罰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懲罰的方式,不能夠違背教師職業(yè)道德當中的規(guī)定,能夠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要使其成為引導學生積極向上,不斷改進自我的重要方法和工具。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上市戰(zhàn)略在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能夠發(fā)現學生的亮點,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他們能夠在學習當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習的效果。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要注重給予學生關愛和尊重,同時理性對學生進行激勵,避免出現過度賞識和無效賞識的現象,要適當對學生的不恰當行為進行懲罰,合理進行批評。
參考文獻
[1]孫萬才.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學周刊,2017(2).
[2]潘招娣.淺談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5).